APP下载

分析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路径优化

2019-06-30郁丽玲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郁丽玲

【摘 要】图书资料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图书资料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知识传递,为此,图书管理人员需要借助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来优化图书资料管理。文章在阐述信息技術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用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图书资料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266-02

网络信息时代改变了原有图书管理模式,使得图书资料管理朝着虚拟化、数字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被人们应用到图书资料管理中,不仅提升了图书资料管理效率,而且也节省了图书资料管理成本。为此,针对当前图书资料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就如何优化图书资料管理进行策略分析。

1 信息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1.1 能够更好地实现馆藏资源共享

在以往,图书馆资料信息大多是以纸质形态存在,这无形中加大了整个馆藏资源的管理压力,也不利于实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更便捷地获取和应用图书信息,且现代图书资料不管是馆藏数量还是资料的内容、形式都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图书资料信息的共享程度加大。

1.2 能够更好地丰富馆藏资源内涵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图书资料的应用体现出更多层次、更多元的发展服务格局,同时,馆藏资源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一方面,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形式能从图书馆中获取内涵丰富的图书馆藏资源信息,比如世界名著、电子书、电子报刊等,使得读者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开展阅读;另一个方面,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还能够丰富电子文件的收藏,克服以往纸质文献收藏费用贵、不方便保存的问题。

1.3 能够有效优化图书资源检索服务

随着图书资料日渐丰富,各类信息载体形式不断增多,由此无形中加大了图书资料信息检索工作难度。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形式不仅能够优化以往的信息检索方式,为每位读者之间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从而帮助读者及时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并实现资料信息的逻辑匹配。此外,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还能够在以往的基础上优化检索环境,减少读者获取信息的困扰。

2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发展存在问题

2.1 图书资料信息资源共享率低

虽然新时期我国信息化技术得到发展,但是从发展总体上来看,我国信息化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当前,图书馆藏和全文传送服务方式与原有图书馆基本相似,但是在科技支持下图书资料信息的搜索速度、图书管理、图书使用人群却具备电子化的发展特点,怎样深层次地开发和利用图书资料信息成为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2 图书资料信息服务理念缺乏

在以往,图书资料管理主要采取非主动形式,都是用户到图书馆阅读之后才能够享受到一定的服务。在这样的模式下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思想意识,无法充分发挥现有图书资源应有的重要作用。

2.3 图书资料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招聘需要严格遵循国家指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较多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长期处于同一个工作岗位,且在具体工作中没有紧跟时代发展需要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长此以往,图书馆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基本能力不再适应现代化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需要。

2.4 管理方法落后

管理方法的选择深刻影响图书资料管理成效。为此,图书管理机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总结现有图书资料管理的经验,从现有的管理中找到不足之处。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图书资料管理方法的选择比较落后,图书资料管理方法无法满足新老用户的使用需求。

2.5 数据库建立不完善

当前,一些地区图书电子资料管理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工作不足的问题。虽然多个图书馆都建立了自身资料书库,但是在资料数据库中的各栏目选择规划设计不够统一,且文献资料管理不够全面的,读者在搜索有关资料时无法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同时,在图书资料管理应用时也没有打造完善的资金库,网站建设和读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3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的管理方法

3.1 增强人们的管理意识

图书资料使用管理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关人员需要向外界积极宣传信息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作用,同时严格筛选管理人员。首先,在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需要严格把关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应聘人员满足实际岗位需求。其次,强化对图书资料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管理,增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后,打造一个由专业人员组建的专业化、核心化领导团队,特别是图书管理领导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带头作用。

3.2 强化对图书资料网络的安全管理

信息化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打造完善的资料数据库,将所收集到的图书资料在这个数据库上进行统一归纳和管理。首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全面收集和整理图书资料,打造完善的数据库资源。其次,完善信息的归纳和综合划分功能,制定出精准化的图书资料目录和索引,提升图书资料管理利用效率。最后,强化图书资料网络的安全管理。在信息科技的发展下,图书资料管理开始依赖信息网络。从图书资料管理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图书资料和数据信息一般都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保存和管理的,为了确保图书资料的安全,需要强化对数据管理网络的检查,确保图书网络资料的安全。

3.3 提升图书资源共享率

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自身网络建设力度,结合社会需要,立足整体、因地制宜地打造图书资源共享平台,强化图书馆内外的合作交流。同时,在图书资源共享利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打造局域网,通过实现不同网络的互通互联,将网络信息资源转变成图书馆内部信息服务组成,通过对图书信息资料的精准开发,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资源的共享效率,实现图书资源信息的一体化应用。

3.4 打造完善的图书资料信息体系

在图书资源信息共享过程中需要提升其虚拟化和电子化建设水平,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将原有的纸质图书转变为音频图书资源,比如音频、互联网资料、电子文献等。同时,在利用图书资源信息时,图书馆还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和社会现实因素强化不同学科的服务建设,通过搜索具有个性化的图书信息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读书阅览室,打造完善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完善的资源信息检索和应用支持。

另外,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还可以通过引进设备,如引进触摸设备等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所需要的文件信息,提升文献资料信息的检索应用效率。通过对图书资料的智能化管理,在降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同时减少计算误差的出现。

3.5 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管理图书资料的能力

针对当前各种类型圖书资料开发应用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角度入手,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即图书馆需要按照网络化的基本要求定向培养专门从事图书资料管理的人才,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补充和更新完善图书资源库信息,为人们提供最新、最全的图书资料信息。同时,还需要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向其传授图书资料开发利用的管理技能,从而将传统图书管理和现代数字网络管理有机结合,为读者提供更具创造性的资源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图书馆资源信息的管理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支持,使得图书馆资源信息管理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并开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中,有效提升了图书馆信息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了图书馆的长远、可持续建设。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图书资源信息管理中的有效应用,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更多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提升图书馆信息应用和管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丹丹.数据管理计划在图书馆科学数据管理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18(1):76-81.

[2]王雁.论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8(5):132-133.

[3]吕欣.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在图书馆决策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6):89.

[4]高群.大数据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7(4):81-84.

[5]孙丹.浅析图书资料在网络数据库中的管理及其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33):317.

[6]何国敏.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7):53-54.

[7]朱平.论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53.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模式创新人才培养
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方法分析
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
图书馆图书资料在信息时代的管理与建设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