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思考

2019-06-30王文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王文娟

【摘 要】实践证明,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文章简要阐述了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概念,分析了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助力酒店管理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26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创新。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之下,现代学徒制变得异常抢眼,特别是在酒店管理专业改革发展中,将现代学徒制巧妙融入其中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新时期如何将现代学徒制与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相互结合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 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概述

现代学徒制是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大热的教育新理念,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在应用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以准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这种丰富且立体的实践操作经验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阶段就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实就是将传统学徒制中师傅带学徒的精髓内容挑选出来,师傅和徒弟处于一个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之中,对于学徒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师傅可以很快发现并将正确的实践操作方法一一传授给学徒。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教学改革中运用能够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可取和值得提倡的教育新方式。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现代化学徒制有了全新的突破,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现代学徒制实现了招生招工的互相结合。在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的漫漫长路中,现代学徒制将招工与招生融为一体,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到招生与招工工作中,酒店管理教学改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第二,现代学徒制实现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全面改革与创新。在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和企业成为学生共同的管理人,双方充分发挥并利用了自己的资源优势。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当今教育界,学校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巧妙融入职业元素,而企业将各种操作流程、职业规范等与教学活动相互结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形成合力,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为初衷和出发点。第三,现代化学徒制的实施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多元化突破。在酒店管理专业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呆板生硬,灌输式教学模式十分常见。但是有了现代学徒制之后,手口相传的教学方式变得喜闻乐见,在现代学徒制度下,师傅丰富的工作经验与工作技能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倾囊相授。现代学徒制让师资队伍变得更加完整、完善,行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多元化师资配合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酒店管理是专业设置中常见的专业,近年来关于如何在酒店管理专业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呼声变得越来越强烈,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依然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纵观酒店管理教学现状,虽然已经兼顾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但是所谓的工学结合也仅是浮于表面:要么在酒店进行为期不长的实践训练,要么就是进行一段时间的酒店顶岗,这种实践岗位缺乏技术性,流动性也较大。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参与酒店实习岗位都是最底层的基层服务,不管是点餐、传菜或是前台等都是最常见的实践岗位,能够真正参与到酒店管理岗位的学生少之又少。酒店虽然也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岗前培训,但投入力度、精力都略显不足,这与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的初衷和目的相差甚远,最终使酒店管理教学改革渐渐变成了口号。

第二,大部分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都缺乏强有力的教学师资作为教学支撑。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现状,其不管是在专业技能方面还是在理论修为方面都存在诸多漏洞和问题。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主要来自于两个渠道:一是酒店的管理人员直接转岗进入学校成为任职教师;二是专业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师工作。这两类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么缺乏理论支撑,要么缺乏实践支撑。而教学改革中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匮乏,想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显得吃紧,更别说实现酒店管理教学改革了。

第三,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诸多差异。近年来,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院校逐步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开始在课程设置、内容设置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中校企联合和工学合作显得十分亮眼。但是细细揣摩这些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外在性的改变占主要成分,真正触及灵魂的改革却难于寻觅。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模式和内容调整,但是实效性差,在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存在脱节现象,职业性与技能性的融合度相对较低,酒店管理教学改革停留在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3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策略

3.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全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过程中,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是相关理念和实践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野之下,全新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变得迫在眉睫,每一个院校应该结合自身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和特长,加强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在全新的合作模式下,企业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的招生工作中,建立一整套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由“在校学习+在企业实习+再次返校学习”组成。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企业需求与学生可持续发展都应摆在焦点位置,企业与学校强强联手,不管是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中,还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或是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都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要求相互融合,让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专业不断繁盛发展的过程中大放异彩。

3.2 让学生适应学生和学徒两种不同身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教学改革创新给予学生全新的身份和定位。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习惯自己既可以拥有学生的身份,又可以成为企业的学徒。一旦进入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学习,学生就相当于成为一个学徒。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学校可以将一些合作酒店请到学校举办专场介绍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选择心仪的酒店进行学徒制学习。在学徒制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工学结合的方式相互联动,让学生在校园氛围中逐步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认真消化吸收教师教授的知识与内容。实践教学又可以被细分为认知实践和操作实践两大类,在认知实践过程中,学生直接来到学校的合作酒店直观感受酒店的氛围、布局、人文素质等;而到了操作实践环节,现代学徒制就派上了用场,在师傅的带领下,学徒进行一系列酒店实际操作,操作范围包括酒店的所有场所,前厅、客房、饭店、酒吧、娱乐会所、健身场所等都被囊括其中。有了师傅的引导,再加之实景的实践活动,现代学徒制在酒店管理教学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

3.3 建立健全“双师型”机制

為了能够更好地将现代学徒制相关理念融入酒店管理教学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配备显得至关重要。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既应该具有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过硬的学术性教师,又应该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加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整个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教学改革才能走上正轨。一般情况下,学校可以聘请一些酒店的高级管理层作为兼职教师,这类教师可以弥补现代学徒制酒店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短板,让理论之花与实践之花齐齐绽放,交相辉映。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教学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在漫长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不管是学校、社会或是企业都应该给教学改革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在酒店管理教学改革中逐渐显现,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走上社会就能够很快适应快节奏的、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成长为行业的时代“弄潮儿”。

参 考 文 献

[1]陈静.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186-187.

[2]谭艳红.基于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运行机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78-79.

[3]姚晓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策略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18):34-36.

[4]王懿.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8(28):191-192.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