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浅析

2019-06-30王思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渠道规模融资

王思惟

【摘 要】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我国很多地方解决了大部分的就业问题。但是由于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融资难成为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规模;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219-02

0 引言

如今,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已经不局限于在金融领域中探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小部分市场经济已经发展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规模上和制度上都比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速度更快,而且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方面,已建立了完整的市场体系。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近年来也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融資渠单一、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为改变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现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1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1.1 中小民营企业的地域差异导致融资差异

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中小民营企业都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有一些优质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因此这部分企业就不存在融资困境;同理,融资难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中小民营企业都有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不同的地区经济体系有所不同,例如在沿海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因为发展质量较好,经营过程中出现风险的概率更小,其融资问题的解决途径相对也较多。工业领域的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可以将其固有资产作为临时抵押物,银行对于这类型的企业,也更容易发放贷款。但是西北地区的工业不发达,该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出于对自身资金安全性的考虑,而不敢轻易贷款给这类型的中小民营企业。

1.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中小企业由于发展经验的不足和缺乏有价值的担保抵押,通常较难通过传统融资渠道获得贷款,而融资渠道窄难以筹集到资金的情况在中小企业中较普遍。因此,企业挖掘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是公司获得可持续化的贷款的重要方法,短期的、单一的贷款无法满足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不但要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渠道,还要不断拓展业务,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从而强化企业的融资能力。

1.3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过高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融资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借贷的限制又较多,因此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就走入了中小企业的眼中。民间借贷成本高、风险大,但是对于许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却不得不采取这种融资方式,即使融资方式的年利率高达50%。但是,这对于正处于发展阶段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加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剖析

2.1 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原因分析

跟大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的产品随时有可能被替换,产品的价值太低,企业的管理上都是家族产业,在财务问题上没有详细的划分,账目混乱,没有统一的会计为企业做账,公司规模不大而且都是家族内部人员,对于外在人才的引进十分困难。家族式管理容易造成以下隐患:首先是公司都是亲戚关系,在管理层面上没有走规章制度,大型单位都是利用制度约束员工,而家族内部成员的公司,企业制度执行困难,导致整个公司治理没有章程;其次是财务的支出情况混乱,中小民营企业贷款主要是看财务收支情况,由于中小企业混乱的财务制度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面对危机情况,中小民营企业的市场盘活力远远不如大型企业。由于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完善,企业的账目上往往存在多本账本并用的现象,导致银行对企业的真实的资金使用情况无法有效地监督,这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正因为这样,加剧了企业的融资难度。

2.2 中小民营企业外部因素分析

目前,我国主要的外部融资方式是银行借贷,但是因为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性的原因,我国的商业银行更加倾向于投资大型企业和国企。而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网点正在逐步减少,这导致我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匮乏。我国城市的商业银行虽然定位是服务中小企业为主,但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服务项目和资金有限,基本上更加倾向于服务大型企业和国企。此外,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甚微。不难得出,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份额并不多,比重也低。目前,我国信用担保体系还存在许多弊端,主要是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法律制度,国家没有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整个信用担保业的管理水平相对不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市场非常混乱,从而导致较大的市场风险。信用担保业目前还没有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虽然银行可以通过中小企业的企业财务状况、所在行业的情况和前景对投资企业的风险进行准确的感知,但是因为缺乏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使得商业银行会更加倾向于投资大型企业和国企这些可以准确感知投资风险的企业。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不断加大。

3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3.1 中小民营企业加强内部财务控制

中小企业应该通过企业操作,建立一个能够适应市场竞争、能够提升自我能力的管理制度,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结构,包括企业经营操作的规范与管理制度的规范,同时要创新企业的管理理念,不能局限于以往的观念,要不断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要让企业能够轻松取得金融机构对其管理水平、发展能力的认可。虽然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结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但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举措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正常的经营体系和优秀的企业发展前景是银行对企业投资风险性考察的重要条件。

3.2 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

首先,我国政府应该在实际调研并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规划。其次,综合各部门对中小企业有益的功能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协调能力,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有利的支持。再次,在进行招商时,不仅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最后,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杜絕民间借贷无秩序的现象再出现。

3.3 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合作

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提供者是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中担任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缺少了金融机构的支持,那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治。中小企业和银行建立起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能够加深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了解,还能够减少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能够让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度,从而使得银行在给中小企业贷款时降低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要求,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项目,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建立属于每个省的征信查询系统,系统的内容包括我国中小企业的详细信息。完整的征信查询系统,能够让需要使用资料的人顺利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这样能够方便对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征信管理。

4 结语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由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从内部因素来说,中小企业存在资金规模普遍小、财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从外部因素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并且它们倾向于为大型企业和国企提供金融服务。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其中心思想是建立一个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使得企业的经营和操作规范化,从而提高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用度,同时应该制定合适的金融战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当然,由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性,仅仅依靠中小企业在融资上的努力还不能够完全解决其自身融资难的境地,因此应该加大政府扶持金融机构的服务力度。随着这两个外部因素的改变,我国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将得以改善,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其融资难的问题将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 考 文 献

[1]贺文华.新常态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融资方式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34-42.

[2]李新平,丁阳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制度比较及经验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8):51-53.

[3]许淑玲.德化县中小民营陶瓷企业融资主要困难及解决思路[J].智库时代,2018(22):90-92.

猜你喜欢

渠道规模融资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外储4月站稳3万亿
2016年年末净值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分级基金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我也来做中考题
沟通渠道等
渠道转换中的风险控制
分销渠道就是营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