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和实践

2019-06-30于娜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于娜

【摘 要】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人才培养战略上,正不断地从多个角度持续性地进行调整,其目的在于促使人才团队的创建、壮大,采用多元化的理念和方法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与既往的工作有所不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落实,必须有法律作为保障,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思维和理念落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很难取得突出成绩的。文章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195-02

如今,职业竞争压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落实和部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要考虑可靠性、可行性及长远目标,尽量规避同类问题反复出现。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各种影响因素,不断提升机制的创新力度,只有这样,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 影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因素

影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法律政策规定、行业中介组织管理及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人事制度。由此可以看出,校企合作要想取得突出成绩,就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要拥有完备的职教法规,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其次,企业要全程参与办学,如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学计划等,企业都要根据自己需要的人才,与学校一起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再次,政府要给予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发挥政府的行业主导作用。最后,要建立完备的人事保障机制,构建完善的互惠共赢机制,既可以保障企业的利益,也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率,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现状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落实,比较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路线,而且在很多教育目标的实践上,都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方法来完成。但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创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对现状有一个科学的认知。第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一部分院校对此关注度较低,很多措施和方法依然按照传统的经验模式进行操作,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顺利实施,而且在系列不足的弥补上,没有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调整,最终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第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特殊情况、突发问题,以及在社会的时事热点方面,没有进行较好的融合,这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第三,校企合作口号喊得多,但是并没有多少高职院校认真落实,具体表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存在“一头热”的局面。学校对校企合作意愿强烈,但是企业往往很不情愿,甚至不愿意跟高职院校合作,导致校企合作实质性进展比较缓慢。有的企业确实也为高职院校赠送了一些实训需要的设备或者设立给品学兼优的学生一定的奖学金或者生活上的补助,但是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程度不高的问题依然具有普遍性,校企合作普遍处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的简单协作,企业并没有全程参与教学培养工作,比如在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定上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达不到“校企共育人才”的要求。第四,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顶岗实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在顶岗实习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时并不一致,多为简单的低层次劳动,并没有加入专业知识的运用,失去了顶岗实习的意义。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对策

3.1 加强对学生的调研力度

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要想有效落实,必须提升对学生的调研力度,这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对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长远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要了解学生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观点和看法。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对该方面的内容进行强制性的操作,不仅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还导致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未取得较好的效果,甚至还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项目时必须充分遵循学生的自愿原则。第二,高职院校要了解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是否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按照正确的思路、方法工作,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待遇和学习机会,如果仅仅是从事基础性工作,则违背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初衷,这是不可取的。

3.2 完善机制管理

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要想未来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制的管理力度。第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实施过程中,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有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时只是简单地抄袭、套用其他高校的模式,由于没有进行调研,也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导致校企合作实践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管控中,必须结合相关部门的规范、标准,对各高校执行机制的情况有良好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以上问题的发生,保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开展管理工作时,要检查机制的阶段性执行效果,而且在时事热点及争议性问题的解决上,要采用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确保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运行的阶段性成果。学校可以针对自身专业设置,引入校企合作机制。例如,对数控专业的学生,首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训中让其了解数控机床操作的全过程,大部分操作训练在仿真模拟中进行,为学生后续到企业实践奠定基础,降低教学培训成本。接着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在应用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体验真实职业环境的工作压力,积累相关的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3.3 创新和优化机制

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操作,必须保持多元化。例如,针对不同的专业,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兼职、全职、签订劳动合同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选择,这样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效果,也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具体来说,可以先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然后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各自承担相应的人才培育任务。学校需要完善教学计划,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临岗能力。同时,企业实施必要的任务指导,提供相关岗位,并且开展有效的岗位培训。

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趋势

未来,要继续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进行良好的创设。第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操作,必须与国家相关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明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方向,促使国家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第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在全新的保障体系上得到良好的落实,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地实施。

5 总结

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而且对地方的人才培育及企业的人才供给方面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未来,应继续丰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機制的内涵,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加强互动,使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由“邻居”转变为“亲戚”,使校企双方真正成为“一家人”,促使教学、科研质量全面提升,就业环境良性循环,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孙中柏.“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的策略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5):63-64.

[2]秦涛.地方高职院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以连云港开放大学、连云港奥众修理厂调研为基础[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31-32.

[3]陆理民.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探析——以校企合作“蓝蛙精英班”为例[J].智库时代,2019(17):295-296.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