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实践类课程之“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

2019-06-30毛祥芳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翻转课堂

毛祥芳

【摘 要】随着应用型大学中实践类课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也在这类课程中得到应用。翻转课堂是现代课堂教学中运用效果较好的模式之一。把翻转课堂应用于实践类课程“电子工艺实习”,可以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电子制造基础知识的同时,灵活地掌握设计与开发简单电子产品的方法,解决课堂气氛乏味枯燥的问题。

【关键词】翻转课堂;電子工艺实习;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122-02

0 引言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FCM),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把传统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电子工艺实习”作为一门通信、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科基础实践课,也是工程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也是电子信息类学生接触电子电路及培养创新思维的启蒙课程,在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乏味,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提升学业挑战性、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努力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探索出新的、更为适宜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指的是从传统课堂的“预习→课堂讲授→布置练习→复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前学习→自我练习→课堂答疑→分组讨论→总结提高”的学习流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关系,同时能够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规划课上和课下的时间分配,使得教学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革。

海内外的学者普遍认为,翻转课堂不仅是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的一种手段,它更是一种全新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现阶段,高校实践类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存在,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理论讲解,演示操作甚至出问题、找错误都要教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的理解与内化;学生自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无法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对实践类课程失去兴趣和学习热情,以至于后期开设的实践类课程的讲授也会受到影响,进而连毕业设计的开展都会步履维艰。因此,高校教师应在当前翻转课堂大发展的形势下,积极进行教育模式改革,把翻转课堂引入实践类应用课程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

2 翻转课堂在“电子工艺实习”中的应用

2.1 课前应用——科学上传教学资料,监管学习进度

翻转课堂在课程前的运用主要是“电子工艺实习”精品课建设团队教师根据讲义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合理的课前学习资料,包括电子产品制作工艺流程、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方法、安全用电知识的相关演示文稿(PPT)、电子产品装焊工艺、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表面贴装工艺(SMT)的演示视频,以及焊接练习资料和收音机套件焊接的注意事项等相关文件。

录制教学视频时,老师可以通过手机或摄像机近距离录制演示焊接方法,同时讲解焊接注意事项等,也可以后期使用剪辑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插入相关文字说明或语音,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时间最好控制在15~20 min,否则学生课前学习时会觉得枯燥乏味。或者在较长的视频中设置测验,既可以检验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可以解决长时间看视频学生注意力下降,以致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将这些教学资料提前上传至“学习通”,可以通过设置任务点,对学生观看视频情况进行监管,掌握学生的课前学习进度,同时添加相应积分(换分数),计入平时成绩,实现课前学习的过程性考核。

2.2 课堂应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任务驱动教与学

课前提供学生教学资料的同时,要预留出讨论问题或者学生观看学习视频后可以在讨论区留言,以便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将电子装配技能不断内化。

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学习通”自带的功能安排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例如签到、选人取代点名;抢答、问卷取代课上提问;测验、任务取代中期考核;直播、讨论取代课上发言讨论。这些都能更好地规范教学秩序,减轻老师负担,使教学环节多样化,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其次,可以利用“学习通”把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比如一个人进行焊接练习时出现问题,可以上传自己焊接的电路板照片到讨论小组,大家一起解决。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能够避免相同错误发生,节约了纠错的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每种教学环节和互动项目都要设置权重,参与即可获得积分(换分数),互动类型的多样性增强了课堂吸引力,提高了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和参与率,避免无意义的活动出现。

2.3 课后应用——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化管理

加强考核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实践类课程中的比重,是翻转课堂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它是我们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初衷和根本。

通过课前应用和课堂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学习通”记录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同时还给每一个教学环节设置了权重和积分,为最终的评价考核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例如,针对“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课上的签到作为平时出勤的成绩;视频观看过程中测验、抢答、问卷积分折合成相应平时课堂成绩;焊接训练依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上传元器件检测图、焊接电路板图及电路测试结果图,依照上传顺序给相应分数;小组讨论中,对于开放式讨论过程中有突出观点的同学,或者能够帮助其他同学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同学,或者对电子电路实现了创新改进的同学实行加分模式;最后分组答辩,小组讨论给出综合小组互评、学生自评、老师总评的答辩成绩。

注重过程化管理,还需要让任课教师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前准备到教学实践,再到成果验收,教师都能充分得到反思和总结。总结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环节,预估评价标准,反思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教学规律,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实践类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学生学习过程检测、评价和反馈机制。

3 结论

引用“学习通”软件封面上的一句话:学习是一种信仰。通过把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实践类课程中,解放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则担任引领者的角色,摆脱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信仰,提高实践类教学的有效性,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进一步提高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田素娟.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4):25.

[2]李宇.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2):65-66.

[3]吕东灿,顿文涛,马斌强,等.《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效果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8(5):75-78.

[4]冯芳,王宁,杜青,等.“电子工艺实习”课程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6(23):67-68.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翻转课堂
网络实战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