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西坑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分析与评价

2019-06-30张传军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

张传军

【摘 要】文章介绍了广西西坑风电场工程的基本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及分区,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各防治区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合理,防治效果明显,6项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均达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

【关键词】西坑风电场;水土保持监测;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075-02

1 项目概况

中电投广西兴安县西坑风电场工程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兴安镇西坑村西北侧的中山区域,建设规模为总装机容量49.5 MW,主要建设33台1 500 kW的风力发电机组、20 km场内道路及21 km电缆沟。工程建设涉及风力发电场区、道路及电缆建设区和临时堆土场,总占地54.58 hm2,其中永久占地1.20 hm2,临时占地53.38 hm2;工程土石方总量为1 025 160 m3,其中挖方512 580 m3(表土开挖73 920 m3),填方512 580 m3(表土回覆73 920 m3),无外借土方,无永久弃渣,土石方挖填平衡。工程总投资为45 642.00万元,土建投资为3 447.53万元,工程于2013年5月开工建设,2016年11月完工,总工期为43个月。

2 项目建设概况

2013年5月—2015年6月,场内道路施工;2014年4月—2016年2月,风机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施工、安装;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風电场35 kV集电线路及箱变施工;2016年11月,项目完工,33台机组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2017年9月,项目通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

3 监测范围及分区

3.1 监测范围

中电投广西兴安县西坑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监测范围为工程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监测范围总面积为63.02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为55.67 hm2,直接影响区为7.35 hm2。

3.2 监测分区

根据工程施工规划布置及水土流失特点,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风力发电场区、道路及电缆建设区和临时堆土场3个监测单元。

4 监测结果分析

4.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变化分析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桂水水保函〔2015〕19号文”及批复的《中电投广西兴安县西坑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设计报告书》(报批稿)[1],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63.02 hm2,其中项目建设区为55.67 hm2,直接影响区为7.35 hm2。经查阅交工验收报告材料及现场监测确认[2],本工程实际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54.58 hm2,较方案减少8.44 hm2(见表1)。

实际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较原方案批复面积稍有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及电缆建设区。随着设计的深入,实际修建场内道路20 km,较变更方案减少0.4 km;实际修建电缆沟21 km,较变更方案减少13.3 km。因此,道路及电缆建设区面积减少了1.09 hm2。

(2)直接影响区。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严格按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工作,各类施工活动严格限定在用地范围内,各类建设占地均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经查阅相关资料及走访周边群众,在施工期间未发生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现象,直接影响区减少7.35 hm2。

4.2 土石方监测结果分析

根据查阅交工验收报告材料及实际调查监测结果统计可知,本工程土石方总量为1 025 160 m3,其中挖方512 580 m3(表土开挖73 920 m3),填方512 580 m3(表土回覆73 920 m3),无外借土方,无永久弃渣,土石方挖填平衡。工程产生临时堆土73 920 m3,主要是风力发电场区和道路及电缆建设区开挖的表土,施工期间堆放在风力发电场区风机吊装平台一角或道路一侧设置的临时堆土场内,施工结束后用作绿化覆土。

风力发电场区挖方166 010 m3(表土开挖25 410 m3),填方48 040 m3(表土回覆25 410 m3),调出117 970 m3到道路及电缆建设区作为路基填方;道路及电缆建设区挖方346 570 m3(表土开挖48 510 m3),填方464 540 m3(表土回覆48 510 m3),从风力发电场区调入117 970 m3作为路基填方。

从以上监测结果分析,通过各分区之间土石方合理调配和有效利用,工程无外借土方,无永久弃渣,土石方挖填平衡。

4.3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情况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量测和查阅资料,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各区水土流失特点,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对各区分别进行防治:风力发电场区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在吊装平台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平台边坡设置混凝土排水沟,施工结束后,空地绿化前覆土,吊装平台空地、挖填方边坡坡面采取种植乔木、混播草籽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撒播草籽后及时采取密目网苫盖;道路及电缆建设区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道路两侧及填方边坡坡面布置浆砌石排水沟、混凝土排水沟、土质排水沟、管涵、PVC管和临时排水沟,施工结束后,空地绿化前覆土,对道路两侧土质挖填方边坡采取种植乔木、混播草籽等多种形式进行绿化,撒播草籽后及时采取密目网苫盖;临时堆土场采用装土编织袋拦挡、密目网苫盖,施工结束后进行覆土、混播草籽绿化。已完成的水土保持各项措施质量总体合格,植被生长良好,有效提高了项目区的林草覆盖,符合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要求,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取得良好的保持水土的效果。

4.4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分析

根据中电投广西兴安县西坑风电场工程各阶段监测结果统计,监测时段2015年8月—2017年4月内(水土流失量监测数据从2015年8月开始统计)累计水土流失量为3 439.06 t,其中2015年8月—2016年11月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量为3 384.02 t;2016年12月—2017年4月林草植被恢复期间水土流失量为55.04 t。

从以上监测结果分析,工程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

4.5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情况分析

(1)扰动土地整治率。根据监测调查及施工记录,本工程施工期間扰动土地面积为54.58 hm2,施工结束后,完成治理面积为54.40 hm2,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9.67%。

(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总面积为扣除永久建筑面积以外的扰动地表面积,共计28.58 hm2,经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治理达标的面积为28.40 hm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为99.37%。

(3)拦渣率。查阅相关资料工程施工期间临时堆土73 920 m3,全部为风力发电场区和道路及电缆建设区剥离的表土。根据监测结果可知,临时堆土水土流失总量为167.87 t,拦渣率为99.82%。

(4)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区属于湘资沅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以水力侵蚀为主。按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2007)[3],本工程建设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 t/(km2·a)。根据监测调查分析,确定工程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量为480 t/(km2·a),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0。

(5)林草植被恢复率。根据监测调查,除工程措施和永久建筑面积外,本工程可绿化面积为27.48 hm2,实际绿化面积为27.30 hm2,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9.34%。

(6)林草覆盖率。根据监测调查,本工程绿化面积为27.30 hm2,工程扰动地表面积为54.58 hm2,林草植被覆盖率为50.02%。

5 综合评价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水土流失现场调查监测、分析,本工程自开工初期以来,分阶段、分区域实施了水土保持各项防治措施,发挥了较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各防治区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完善,布局合理,满足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量呈下降趋势,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控制,6项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均达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要求;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明显,初步达到预期效果,满足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要求。

参 考 文 献

[1]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电投广西兴安县西坑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变更报告书[R].2014.

[2]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电投广西兴安县西坑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R].2017.

[3]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桐柏县小流域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