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视角下闽台行业协会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的构建研究

2019-06-30林艳蔡武德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机制构建行业协会

林艳 蔡武德

【摘 要】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方式已日趋多样化,行业协会作为自发组建的民间组织,在搭建闽台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两岸贸易沟通、推动人才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与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当前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尝试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全面促进闽台人才的共生与共赢,从而提出人才交流合作新机制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共生视角;闽台合作;行业协会;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015-02

改革开放以来,闽台交流合作快速发展,作为社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也逐渐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重心。行业协会是由相同或相近的企业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是连接企业与政府的纽带。行业协会成立的初衷旨在加强行业沟通,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当前,闽台合作日益繁荣,行业协会可充分利用其平台效应,发挥促进闽台人才交流的重要作用。

1 共生视角下的闽台行业协会概念解析

“共生”(Symbiosis)一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是种群生态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并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1]。具有共生关系的个体单位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本质是在保留自身状态与性质的前提下,相互适应、互为补充的关系。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共生”的应有之义。

福建与台湾地区在地缘、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具备共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双方的交流不仅有官方的也有民间层面的;不仅有经济上的,也有文化层面的交流,一定程度上已朝着共生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彼此心灵日益契合。台湾同胞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也分享了大陆发展机遇。”[2]两岸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目前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互通有无、共同进步。闽台行业协会双方合作意识强烈,且已取得一定成效。

“从行为方式看,共生模式可以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3]。寄生关系倾向于单向依附,能量由寄住向寄生者单向流动;偏利共生指的是共生合作中的一方获得大部分新能量,而另一方仅从中获得极少部分甚至完全没有获得能量;互惠共生关系则是依据共生双方交流的同步性分为对称与非对称。当前的闽台行业协会人才交流模式偏向于非对称互惠共生。相比福建行业协会,台湾地区的行业协会成立较早,已具备完善的交流机制,因此在促进双方合作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现有人才流动情况来看,福建省出台了许多引进台湾地区人才的优惠政策,台湾地区许多高层次人才纷纷加入福建经济发展的队伍,却鲜有福建人才在台湾地区发展,行业协会在促进人才交流的作用上也仅处于初始阶段。

2 行业协会促进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的现状分析

行业协会由众多同一领域的企业个体组成,在信息获得方面比单一企业具有明显优势。同时,行业协会也集聚了该行业大部分的优秀人才,可以起到产业对接、人才交流重要推手的作用。然而,当前这种优势并未被充分重视。

2.1 人才交流意识欠缺,忽视协会优势

行业协会是同类型企业的聚集地、集合体,在人才交流与合作中具有信息全面、时效性强、较具权威等优势特点。不管是政府还是学界,似乎都忽略了行业协会作为人才交流媒介的作用,行业协会被单一的界定为经贸合作的助推平台。笔者调研访谈了两岸多家企业发现,近年来闽台的行业协会在人才交流方面还比较欠缺,偶有合作沟通,一般都是无意识的产物。

2.2 信息平台尚未健全,导致沟通不畅

当前,平台经济日新月异,我们正处于一个资源共享的社会,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平台已深入广大行业企业的日常,多种产业跨界交流的趋势日益兴盛。然而,闽台人才的交流依旧停留于大型交流会、人才招聘会等传统形式,缺少系统化的信息平台。闽台人才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还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闽台行业企业人才的供需情况未能得到准确的相互沟通与反馈。信息化社会已经来临,信息平台能够为专业化人才提供更为及时、全面、双向互动的媒介。

2.3 缺乏专门立法,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由于行业协会在促进人才交流方面的作用未被充分重视与认可,因此政府目前还未能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两地行业协会制度性的保障尚未建立。政策利好环境的缺失,使得闽台行业协会对于人才交流的积极性未能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大多还怀着被动与摸索的心态進行。只有促进立法,才能保证行业协会与政府之前的积极互动关系。与大陆不同,台湾地区早已针对行业协会进行了专门的立法,这也是导致在闽台行业协会交流中我们仍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主要原因。

3 闽台行业协会人才交流机制的构建

闽台行业协会完全能够且有实力成为闽台两岸多项产业合作的重要组织机构。本文尝试从搭建信息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交流及推动职业资格互认等多层面构建闽台行业协会人才交流机制。

3.1 建立行业协会人才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

福建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迅速提升、赶超发展的重要时期,各行各业对于高层次人才几乎都是供不应求,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更是将对人才的需求推上了一个顶峰。建立闽台行业人才信息库,对激活行业协会人才交流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两岸的行业企业可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库资源,实现人才信息的互通有无,这是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前提。目前,福建省已经有了搭建信息平台的初步意识,但是现存的平台大多数缺乏有效管理,不能做到及时更新人才信息、人才信息不全面,行业企业都不愿将其作为人才交流的主要渠道,使得平台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要想建立有效的信息库,必须加强闽台人力资源部门及时、深度的融合与对接,搭建并管理好闽台人才信息平台,人才信息库需覆盖尽可能全面的人才信息、各行业企业的招聘信息、相关企业的背景介绍、政府新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如何运用信息库的操作指南等,有效推动闽台人才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让平台能够切实做到管理到位、内容翔实、更新及时,促进闽台两岸人才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

3.2 推动行业企业与高校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转型建设、应用型学科建设是当前福建省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与产业的高度融合是建设应用型高校的主要渠道,可通过建设产业学院、引进业师、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等方式进行。行业企业协会可以作为闽台合作办学的媒介,为两岸企业、高校之间的合作搭建桥梁,促进闽台合作办学质与量的提高。同时,行业协会还能帮助应用型高校引进更多的优秀业师、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更好地契合行业企业人才需要,实现深度的闽台产教融合。

行业协会集聚了行业内众多的优秀精英、高端学者及研究人员,可通过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使高校的科研更好地服务行业所需,实现双方互惠共赢。

3.3 推进职业资格互认,实现人才双向流动

职业资格认证是行业企业人员从业的准入门槛,当前大多数台湾地区的行业协会对于职业资格的认证权限还非常低,一般都需要经过相对应主管部门的认可方能获得。在这方面,可考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证方式,认证权逐渐从政府过渡到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在职业资格认证中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推动福建省与台湾地区两地对于职业资格的互认,摒除两岸人才交流中在职业资格上的隔阂,加速推动人才的双向流动。

近年来,福建省已经大胆地走在了两岸职业资格互认的前沿,成为台湾地区居民在大陆进行职业资格认证的唯一省份,获得了行业协会人员及社会各界人事的广泛认可。福建省可以此为契机,依靠两岸合作的项目为平台,通过行业协会逐渐扩大两岸职业资格互认的范围,进而为两岸各类人才的交流互動提供便捷。

3.4 加强行业协会制度建设,实现人才交流保障

海峡两岸的经济建设持续推进,随之而产生的人才交流也必定日益频繁,行业协会作为产业对接平台的身份已然越来越凸显。要实现两岸人才交流的畅通与常态化,制度保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当前,行业协会人才交流制度非常欠缺,无法为闽台人才交流提供保障。可借鉴台湾地区行业协会的相关制度,引进台湾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行业协会会员培训,提高行业协会管理人员的能力。加强制度建设,为闽台人才的交流合作提供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黄一峰.基于行业协会平台的闽台人才交流合作机制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3.

[2]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03(2).

[3]王东红.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机制构建行业协会
我国志愿者权益现状及法律保护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风险社会治理下网络理性参与机制构建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浅析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举措
行业协会腐败
行业协会改革方案出台
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对行业协会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