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级提升研究

2019-06-30朱燕娜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

朱燕娜

【摘 要】科技创新能级的提升支撑着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企业转型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着力研究其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级指明方向,为企业提升整体科技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评价;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级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008-03

0 引言

目前,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行业技术迭代更新,建筑企业面临着创新驱动发展和转型发展,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级摆在了突出位置。科技创新评价是衡量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和价值的主要依据,是科技创新主体行为的“指挥棒”。通过建立实施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摸清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挖掘科技创新能级的潜力,为企业科技创新能级的提升指明方向。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建工),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革新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7—2018年度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上海建工排名全国第七名、土木建筑业第一名、上海市第一名。为此,本文拟通过选取符合建筑企业特点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采用科学的评分方法,构建适应建筑企业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以上海建工为例,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评价,着力发现各子集团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级指明方向,提升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为企业提升整体科技管理水平和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等提供参考。

1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科技创新评价定义

以企业为主体,结合建筑企业的特点,通过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评价主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与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判定。

1.2 评价指标体系

(1)构建原则。科学性和客观性:确保能综合反映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状况和水平;可量化:确保能对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效益评价;权威性,确保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学合理;可比性:确保评价指标口径的一致性、统计方法一致。

(2)评价指标。设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每级指标逐级分解为若干个子评价指标。其中,7个一级评价指标分别为科技创新管理、研发投入要素、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创新荣誉。

1.3 科技創新评价方法

1.3.1 构建数学模型

科技创新评价采用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科技创新四级评价体系的数学模型开展定量评价。在模型中,通过对评价指标权重逐级赋值,确定四级评价指标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局权重;对四级评价指标进行评分,确定各项四级评价指标的数值;通过评价指标的数值与它对应的全局权重的加权求和,得出科技创新评价总分数。

1.3.2 科技创新评价分值计算方法

1.3.2.1 评价计分总原则

科技创新评价总得分应由评分项总得分、加分项总得分两项相加得出,满分为105分;其中,评分项总得分满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得分满分为5分。计算公式为W=D+S。其中,W为科技创新评价总得分,D为评分项总得分,S为加分项总得分。

1.3.2.2 评价指标权重

1.4 评分规定及依据

评分采用非量化评分和量化评分相结合的原则。非量化评分内容与企业日常工作结合紧密度较大,主要分布在一级评价指标科技创新管理;评分依据是组织构架健全程度、人员配备到位程度、制度建设完善程度、过程管控有效程度等。量化评分内容主要分布在一级评价指标研发投入要素、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荣誉;评分依据是在数量上对照国家和上海市相关要求及企业平均水平。

2 案例分析

通过开展适合建筑企业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研究,以上海建工为例,开展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级提升研究。通过选取、建立与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相关的四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130余个、四级指标150余个;每级指标及逐级子评价指标设置相应的指标权重,采用评分计算,逐级递推,得出参与评价单位科技创新评价总得分,并按分数高低依次排序(如图2所示)。

通过参与评价单个企业的一级指标与参与评价所有单位一级指标平均值进行数值比较,形成雷达图,直观反映参评单个企业的水平;参与评价单个企业所有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在参与评价所有单位中进行位次排序(如图3所示)。

通过选取一些四级指标,如国家科研项目课题数、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数、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数、国家级工法、省部级工法、授权发明专利、国家标准颁布数、行业标准颁布数、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研发人员人均研发经费支出等作为关键指标,按照关键指标的数量值高低进行排序,得出参与评价单位关键指标排序情况(如图4所示)。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评价,可以摸清上海建工下属子集团科技创新水平与创新能力。一是根据科技创新评价总得分及7个一级指标指数评分,依据评分高低,显示出各子集团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二是各单位间综合差距比较大,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相差悬殊,科技创新不均衡。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具有较大的集中度,主要聚集在几家单位,担负着科技创新的重任。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评价,建立科技创新联动管控责任体系和科技发展动态考核机制。通过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引导各级科技人员重视科技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潜能,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评价,定期发布科技创新评价分析报告,指导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企业管理层可以定期了解科技创新整体情况,了解核心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集团企业可以了解各单位的科技创新情况,下属各单位也可进行自我评价,了解本单位的科技创新情况及其在集团中所处地位,了解强项指标、弱项指标等。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评价,发布的科技创新评价分析报告,可以作为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及年度科技工作要点的依据,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存在的薄弱指标等,可列入明年科技创新工作给予重点加强和关注,切实提升科技创新管理能力。

3 结语

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科技创新评价,发现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相互之间的差距,引导相互取长补短,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促进和推进整体科技创新的管理水平。下一步,上海建工将依托和借助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在全面做好总结“十三五”创新评价的基础上,推动评价体系向重质量、重应用、重团队、重创新、重长远的方向加以完善,强调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注重创新活动的实际贡献,营造良好发展的创新生态,为谋划上海建工“十四五”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2]孙宏,寇阳,李晓,等.多元化经营企业集团科技进步评价体系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18(4):51-54.

[3]高华锋.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与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
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关于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影响与措施探讨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试析建筑类企业资金管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