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问题及对策

2019-06-30黄国瑞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背景互联网+

黄国瑞

【摘 要】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着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低、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低、教师指导缺乏针对性、实习评价机制不健全及实习和就业关联度低等诸多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挥互联网的及时性和开发性等优势,为顶岗实习提供新的思路,从学生、学校及企业等角度提出提升顶岗实习效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273-02

1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现状分析

1.1 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低

顶岗实习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基本完成两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相关专业岗位工作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顶岗实习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挑战性。但是,就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实习活动开展情况反馈,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普遍较低,特别是财经类专业,多数毕业生从事非财务类工作,例如销售、文案、服務类。究其原因是实习单位多为学生自主联系确定,院校无充分的实习单位资源供毕业生实习。此外,企业不愿意耗费时间、精力培养学生,往往将实习生分配到技术含量低的岗位上,进行重复的机械式劳动。顶岗实习的目的无法实现,也造成学生对工作热情的减退,对职业生涯的困惑。

1.2 学生对待实习的重视程度低

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普遍使用实习平台,目的是将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解决实习中的问题。但是,实际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是对实习周报和月报的任务采用应付态度。每周的工作内容寥寥数语,问题反馈基本没有情况,指导教师无法真实了解实习过程,无法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二是实习平台的使用效率不高。学生在为期6个月的实习时间内,登录次数有限,集中完成周报、月报,相关实习的通知回复速度较慢。三是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多数学生认为踏入实习岗位就是毕业,工作内容完成情况与学校已无关系。顶岗实习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活动,需要学生认真对待工作任务,及时反馈问题,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工作,检验学习成果。

1.3 教师指导缺乏针对性

实习指导教师担负着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工作,要保持和学生的联系,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目前,1名指导教师负责20名以上的学生,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不熟悉,不了解学生的专业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学生通过实习平台提出问题,但平台目前尚不具备及时提醒功能,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差。学生实习岗位多种多样,而指导教师的分配是基于本专业教师,例如财经类学生从事销售岗位提出的管理问题,可能是专业课教师无法解决的。因此,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量重,专业问题限制等都使得指导缺乏针对性,指导效果差。

1.4 实习评价机制不健全

顶岗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最终需要给予分数评定。目前,实习考核主要依据书面材料,由指导教师打分,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4个等级。判定的标准局限于由学生提供的实习周报、月度小结和实习总结等书面材料,对于实习的过程性考核缺失。由此造成部分学生钻考核标准的漏洞,借助人脉资源获得实习考评的资料,而实际却未参与实习活动,使得顶岗实习活动流于形式。因此,过分依赖书面材料的考核方式是不科学的,需进一步改进。

1.5 实习和就业的关联度低

学生初次实习的单位和最终就业的单位常常不一致。在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期间,个别学生频繁变更实习单位及工作岗位。究其原因主要如下:一是学生对于自身定位模糊,缺乏职业规划。二是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无法胜任岗位需求。三是学生无法适应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人际交往能力差。因此,在进入顶岗实习环节前,学校需要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从专业素养、心理素质、职业规划等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2 “互联网+”背景下实习管理模式的新探索

2.1 发挥互联网的及时沟通功能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导能做到及时互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求助信息,不仅指导教师可以看见和回复,还可研发讨论区功能,将问题公布在班级平台上,凡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同学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对实习平台的功能进行开发,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讨论区,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会,工作收获或失败教训都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分享,共同借鉴,共同进步,加强班级凝聚力。

2.2 发挥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招募实习单位

学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毕业生实习需求信息,进行实习企业的招募。按照实习岗位进行分类,统计毕业生数量,招募适量的企业,满足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要求。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专门人员进行企业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对实习企业的规模、薪资水平等进行详细登记,便于学生快速找到适宜的实习岗位。

2.3 加强网络平台对实习过程管理功能

现有的实习平台提供的功能强大,但是实际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通过实习平台的位置签到功能,可以帮助指导教师掌握学生的实习地点,确定其是否按时到岗。实习周报的内容可以提供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老师能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和实习内容。研发师生互评系统,学生对于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督促教师认真对待指导工作。

3 提升实习效果的对策建议

3.1 从学生角度出发,巩固专业知识,做好职业规划

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是进行顶岗实习的前提条件。在校学习期间,学生需要努力学习专业课,考取必备的从业资格证书,这是顺利就业的上岗证。在此基础上,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提升专业技能,争取取得相应的专业等级证书,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做好职业规划,入学时就要了解所学专业的常规发展路径,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一是专升本,适合数学、英语专业课等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就业,适合实践能力强、社会交往能力突出的学生;三是创业,适合吃苦耐劳、拥有强大心理承受力的学生。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估,再请教辅导员或向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员咨询,最后做出最优选择。

3.2 从学校角度出发,做好頂岗实习的配套服务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加强实习过程考核,量化实习内容的分数,使得实习成绩客观公正。将评价机制和实习管理平台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实习平台的功能,让学生随时掌握自己的分数,及时纠正实习中的不良行为。二是配备专业过硬、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在指导教师的选拔上,优先考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便于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此外要考量教师的工作量,实习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可适当减轻,确保指导教师有时间、精力对顶岗实习保持关注,做到指导的及时和有效。三是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学校是联系学生和实习单位的中介,学生及时与学校联系反馈实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实习单位向学校反馈学生的顶岗实习表现。因此,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做好学生和实习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有利于实习的顺利进行,也为学生与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提高了可能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巩固了专业技能,企业通过实习活动选拔了优秀员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3.3 从企业角度出发,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背景下,推进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确定企业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企业积极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编写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学校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供有益思路。企业大力支持顶岗实习活动,可以从实习生中选拔出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储备人才,为企业注入活力,从而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李春玲,刘天祥.基于“互联网+教育+顶岗实习”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2):182-183.

[2]李平,胡宇琛.基于移动端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5):99-100.

[3]刘淑芳,贺永明.工学结合理念下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探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0(6):14-16.

[4]万云.机械类预就业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模式新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150-151.

[5]樊丽明.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N].人民日报,2018-01-08(7).

[6]陈寿灿,严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大商科创业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17(8):96.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背景互联网+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