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家政服务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6-30林金柱林洁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泸州

林金柱 林洁

【摘 要】家政服务业是满足家庭生活服务需求的朝阳产业,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民生工程。当前,泸州市家政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立足于泸州家政服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政府宏观规划、提升服务品质、推动平台建设、强化行业监管等方面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泸州;家政服务产业;行业监督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269-0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家庭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家政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满足家庭生活服务需求的朝阳产业。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表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家政业像‘阳光大姐这个名字一样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要把这个互利共赢的工作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最大肯定。

1 泸州市家政服務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泸州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及城市青年生活习惯的改变,泸州市家政服务市场需求旺盛,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表现为家政服务企业数量众多,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涵盖从传统的保洁、搬家、保姆到新兴的育婴、家教、护理、理财等;家政服务企业日益壮大,诞生了一批规模化、连锁化经营企业;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借助“互联网+”经济发展东风,本地企业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和手机App开展市场营销和订单管理,推动了家政服务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

2 泸州市家政服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发展不成熟,“小、散、乱”特点突出。长期以来,泸州家政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具有一定的共性,行业门槛低,全市提供家政服务的企业多如牛毛,但普遍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典型的龙头企业示范效应。调查显示,泸州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以上者寥寥无几,且主要以母婴医疗服务为主;大多数企业以中介式经营模式为主,只提供简单的家政中介式服务,服务内容单一且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2)家政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泸州家政市场需求明显提升,但是家政服务供给并没有同步提高。一方面,社会对家政服务认知还不够成熟,部分人认为家政服务是一项伺候人的不光彩职业;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质量与季节性的供不应求,其中服务质量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泸州从事家政服务者以再就业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其自身素质决定了难以满足当前市场高质量家政服务需求,而季节性的供不应求是由家政从业人员在春节、农忙等时间回家劳动、休息,加上节假日期间需求量的增加而导致的。

(3)行政监督功能缺失,市场管理不规范。当前,泸州市家政服务市场管理存在多部门交叉管理现象,商务、工商、民政、人社局等部门都有不同的工作职能参与市场管理,但责任、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种争议纠纷协调难度大,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均未得到有效维护。

(4)法律法规不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首先,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家政服务的法律法规,而家政服务员大多以非正规就业为主,不受《劳动法》等现有法律的保护,家政市场缺乏法律指导;其次,家政服务合同缺失或不规范现象严重。泸州本地家政服务除少数有规模企业以外,大多数消费者、家政服务员、家政公司之间基本不签订服务合同,即便少数签订的服务合同也存在不规范现象,各方权利、责任划分不明确,权益保障没有依据,容易发生争议和纠纷。

(5)家政服务培训机制尚待强化。从市场反馈看,泸州家政服务业还缺乏健全的培训机制。从家政服务员的角度看,家政服务业人员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没有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他们满足于从事家庭保姆、卫生保洁等传统家政服务,对技能要求低,专业性不强,不愿意自费参与更具专业性的培训。从家政公司的角度看,员工制企业有意愿让员工接受更好的培训,但是高昂的培训费和员工管理费是主要障碍,而中介型企业由于员工流动性强,所以不愿意提供更优质的培训服务。

3 泸州市家政服务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抢抓宏观规划,规范产业发展。完成全市家政服务顶层规划和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重塑产业发展地位,明确将家政服务产业定位为“重点经济与民生工程”,纳入政府新兴产业规划范畴;成立全市促进家政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参与政府部门职责,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其次,强化政策引领,引导产业发展。适时出台全市家政服务产业发展指导政策,支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实施财税优惠政策,在“双创”管理、网络平台建设与监督、标准制定、质量监管、职业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实施家政产业规范化管理,探索家政中介资质考核、家政从业人员考证规范化、家政培训机构和培训讲师资质等规范化运营模式,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引导家政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前进。最后,加强产业宣传,重塑家政形象。借助新型自媒体渠道,加强家政服务业典型案例宣传和推广,大力宣传家政服务业“服务百姓、便捷生活”的突出作用,树立一批“爱岗敬业、自尊自强”的家政服务典型,彻底改变社会态度。

3.2 实施家政龙头企业创建活动,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首先,积极实施家政龙头企业创建计划,选择以“泸州小蚂蚁”“冯管家”“易土”“美婴儿医院”等为代表的管理先进、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家政服务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出台家政服务龙头企业专项扶持政策,在连锁经营、社区经营、网络平台建设与推广、合作加盟等经营模式上给予信贷、税收、人才等支持,鼓励本地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跨界并购实现跨区域、跨业态的多元化经营,推动家政企业向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其次,贯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以建设家政龙头企业为契机,助推全市家政企业向连锁品牌企业转变,由泸州逐步走向周边城市,扩大家政品牌辐射影响力;加强品牌推广宣传,营造良好的家政产业发展氛围,共同助推家政服务品牌建设。

3.3 抢抓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家政”模式

首先,积极开展全市家政龙头企业与各区县农村联动发展试点平台。结合“双创”活动,选择一批贫困乡镇作为劳务输出人员的稳定供给基地,建设一批家政服务供给+需求对接示范区,形成城市为中心、农村为补充、企业为纽带的家政服务网络服务体系,逐步改变产业发展供需矛盾。其次,积极推进“互联网+家政”模式,建设泸州家政服务服务网络平台,形成供需双方有效衔接的“一站式”家政服务平台体系;高标准建设“泸州家政服务网络呼叫中心”平台,推动市场主体经营平台与政府便民公益平台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最后,推动家政服务社区化运营,鼓励龙头企业开展社区连锁经营模式,实现用户需求与家政服务供给的无缝衔接。

3.4 强化服务品质,提高服务质量

家政服务品质的提升,强化培训是关键。加强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专项技能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以证定薪;推行家政从业人员“星级”考核制度,打造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家政服务队伍。同时,推动家政从业人员队伍年轻化建设,鼓励全市专业院校增设家政专业,共建家政培训基地,搭建保洁、保姆、月嫂、育婴师、催乳师等家政专业群建设。

3.5 强化行业监管,紧抓安全管理

首先,探索家政地方立法,健全各方利益保障機制。结合泸州本地家政服务产业发展现状,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秉承《劳动法》《家政工人权益保护法》的精神,探索制定本地家政服务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家政服务行业法律地位,就合同规范、员工保险、争议处理等方面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完善行业监管机制,规范产业发展。搭建面向消费者、家政服务企业、家政从业人员的诚信服务登记查询平台,建立家政企业、家政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管理制度,推动家政诚信服务管理平台与公安人口系统的对接和联动查询。最后,紧抓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落实家政从业人员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开展家政从业人员统一注册登记管理,实现家政从业人员个人数据采集全覆盖。

参 考 文 献

[1]程雁.家政服务业需要产业升级[J].家庭服务,2018(3).

[2]王颖.现代家政服务业发展困境与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9).

[3]凌友君,饶圣宏,庄冰越.“互联网+”时代家政业发展前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2).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泸州
铁打泸州
泸州油纸伞
南门赏樱(外一首)
酒醉泸州
泸州将新增一大批公园绿地 为市民营造“绿色盛宴”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Methods and the Relation to Social Development
一带一路背景下泸州会展旅游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逆势强攻鸡尾酒阵地生死未卜 泸州老窖围堵前三甲的底气何来
全国人大代表、泸州市委书记朱以庄要求:加快泸州港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