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探析

2019-06-30周正义邓恩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周正义 邓恩

【摘 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职业教育思想深刻地改变了我国职业教育,从根本要求上看,产教融合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应融入产业发展,从金融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所需来优化调整金融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改革,使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真正培养出适应当地产业所需的人才,从而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文章从新时代“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政策分析出发,构建了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并对其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本要求;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4;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089-03

1 新时代“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政策分析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战略布局的形成,我国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发展趋势明显,职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及时对职业教育做出了全新的战略规划和详细的发展指示。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对“产教融合、特色办学”加以强调,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并提出“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支持利用市场合作和产业分工,提供专业化服务,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促进校企紧密联结”。2018年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函〔2018〕1号),提出“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该文件明确了“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向支持和服务,规范了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湖南是我国教育大省,也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之一。2017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的意见》(湘政办发〔2017〕8号),意见明确了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应该是“以培养创意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为目标”,明确了职业院校的双重职责。

2 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

2.1 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金融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存在深度合作的基础,也具备相互促进的条件,因此湖南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与当地金融产业的“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具有深厚的实践土壤,基于金融管理专业与湖南金融产业的融合与发展,可以构建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通过金融管理专业主动融入金融产业实现专业转型升级,提升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金融管理专业对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推动力;通过金融管理专业的有效服务,赢得金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青睐,从而提升金融企业主动服务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金融管理专业开展联合教学或组建职教教育集团,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共同经营教育培训、技术研发等盈利性项目。

2.2 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的运作流程

高职院校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对“产教融合 校区合作”的片面理解,严重阻碍着深度融合。同时,产教融合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金融管理专业各环节和细节的优化升级,如教学内容针对当地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对各个教学单元的优化等,需要深入金融产业调研和采集资料;校企合作需要专业建设,能够为金融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而当前的金融管理专业教师团队实践能力严重不足,难以提供富有成效的金融服务。因此,在金融管理专业与产业融合互动过程中,需要金融管理专业首先行动,并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在调研基础上反复调整优化(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金融管理专业与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融合互动是一个长期和持续改进的过程。金融管理专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联合金融企业并在教授专家的指导下,开展金融产业调研分析;主要内容是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调整优化;评价标准是高职金融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应的产业服务能力;持续发展是不断地分析与评估,找出缺点和不足,并不断改进;推动力则在于富有成效的产业与社会服务,可为金融企业和专业教师团队带来实际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质量。

3 金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金融管理专业融合互动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

新模式下金融管理專业的校企合作,将专业和教师团队打造成培养人才和服务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角色,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产业带动专业,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基于金融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实施高职金融管理专业的转型升级,保证了专业的持续优化。同时,金融管理专业建设的目标不再是培养学生推荐就业的低层次,而是能够通过切合地方金融产业所需的人才培养,促进当地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了两者的良性互动。例如,根据湖南省金融产业从传统金融服务向互联网金融等综合型、高附加值的移动互联网业务转型升级,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满足产业所需,从而促进金融产业转型升级。再如,针对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从第三方支付、农户小额融资借贷、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供人才和专业服务支持,通过金融促进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振兴。

二是教学融入产业,全面改革高职金融管理专业教学内容和方式。根据金融产业转型发展的人才需求和金融企业对新型金融技能人才的要求,开设或调整相应课程,教学内容做到实用,贴近金融产业生产实际。例如,湖南地区金融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明显,所需的高职金融专业技能人才不再是仅掌握传统的金融借贷、证券期货、保险理赔等基本业务技能就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产业转型发展和升级,需要高职院校金融管理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传统金融业务的转型、由传统网点向移动网络终端的业务迁移等新要求,来调整和进行金融业务拓展。根据这一普遍需求,应及时增加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网络支付、网络征信技术、金融产品营销、网络保险、实用口才等技能课程;对传统的点钞、传票算、市场营销概论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减少传统操作内容,增加金融产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业务技能课程。

三是增强产业服务能力,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的利益和需求,实现三方共赢。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及教师团队的任务,不仅仅是对在校学生的培养,增加服务当地金融产业的功能,校企合作也不是片面地利用金融企业资源来服务教学,同时也应注重合作三方的利益和需求。例如,学校与各类金融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收集素材或开展现场教学,或邀请金融企业员工讲授部分实操课程;另一方面为金融企业提供调研、业务流程等各类专业方案的设计服务,学生则在实践中学,在企业生产中实践。企业提供现场教学机会,向学生讲解金融实际业务的操作知识,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为金融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或业务员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等专业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综合能力,创新了实践课程的科学设计,也让师生亲身接触到金融企业的一线经营业务处理技能,对金融企业而言,也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弥补了人力资源不足和零距离上岗的培训短板,有效推动了金融产品的转型升级。

参 考 文 献

[1]谢志平,应建明.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綜述[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7):6-10,28.

[2]李运华,王滢淇.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J].教育与经济,2018(6):24-30.

[3]邱苏楠.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的相关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25-26.

[4]胡明媛.“互联网+金融”产业升级创新路径探析——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9(1):187-189.

[5]石娜.广东金融产业发展与高职金融证券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2(3):102-105,113.

[6]耿倩倩.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9(2):68-69.

[7]袁雪,李泽民,尹晓梅.“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金融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21(1):43-44,51.

[8]李春伶.高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J].时代金融,2018(30):325,328.

[9]苏鹏.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0):200.

[10]吴欣颀.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金融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金融经济,2017(20):123-124.

[11]余万林,张晓杰.校企合作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15):151-153.

[12]宋慧涛.新常态下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科技视界,2017(19):120-121.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