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高铁车辆及开发策略

2019-06-30回云崎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市场分析高铁俄罗斯

回云崎

【摘 要】中国高铁“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重要一步,俄罗斯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是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市场。文章详细分析了俄罗斯高铁市场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情况及中国企业进入其市场的对策,为未来发展“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北京”欧亚运输走廊,尤其对于中国高铁车辆进入俄罗斯市场提供借鉴。

【关键词】俄罗斯;高铁;市场分析

【中图分类号】D9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033-03

0 引言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鐵路网,横跨11个时区,线路总长度为12.4万km,规模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虽然俄罗斯拥有全世界最长的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并且已经开通100多年,但是俄罗斯高速铁路发展的节奏却很缓慢。

苏联解体前,苏联铁道部及科研院所曾多次尝试过时速200 km/h以上的高速列车的研制,并致力于修建客运快线,在南部铁路大通道、莫斯科至高加索、克里米亚运行高速列车等项目上开展高铁技术综合性研究,然而当时苏联受财力和技术所限,这些项目规划都无疾而终。

2010年3月16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了第321号总统令——“关于组织俄罗斯联邦高速铁路运输的措施”,其中关于线路的规划为全长660 km,行驶时间为2.5 h,速度达400 km/h,按每昼夜开行42对列车计算,年旅客运输量将达1 400万人。然而,截至2013年,线路建设也没有实施。

2013年5月27日,在索契举行的高速铁路发展前景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2014~2018年期间将修建俄罗斯第一条高铁线,即“莫斯科—喀山”高铁,未来该线路将延至叶卡捷琳堡。

2014年10月,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共同主持中俄总理第19次定期会晤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莫斯科—喀山”高铁发展合作备忘录,双方有意发展这一项目,并最终将“莫斯科—喀山”高铁延伸至北京。“莫斯科—喀山”高铁线有望成为俄罗斯第一条高速铁路,全长762 km,轨距为1 520 mm,列车设计速度达360 km/h,全线共设5站(莫斯科、弗拉基米尔、下诺夫哥罗德、切伯克萨雷、喀山),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1.5 h缩短至3.5 mh。

虽然莫喀高铁建设谈了5年,迄今为止还没开工,但是已经被俄罗斯政府列入《2024年之前俄罗斯基础设施综合发展计划》。同时,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高铁、莫斯科—索契高铁也是俄罗斯关注的项目。

1 俄罗斯高铁车辆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1 现状分析

俄罗斯目前只有莫斯科—圣彼得堡,圣彼得堡—芬兰赫尔辛基,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3条利用既有铁路升级改造可运行200 km /h快速动车组的线路。目前,主要运行的动车组有“游隼号”动车组和“燕子号”动车组。

1.1.1 “游隼号”动车组

“游隼号”动车组由“西门子”制造,运行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区间的高速动车组,目前保有量16列。2006年5月18日,“俄铁”和“西门子”的交通集团在索契签订8列车研发、制造、供货合同(2.7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7.6亿元,每列3.45亿元,10辆编组)。2007年4月20日,“俄铁”与“西门子”签订了30年维修维护合同(该合同价值3.54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36.8亿元)。同年7月20日在“西门子”开始生产。

2011年12月19日,“俄铁”和“西门子”再次签订了8列“游隼号”动车组的合同,以及30年维保合同,由雅库宁和“西门子”总裁彼得·列塞勒签署。8列车供货和技术维护的合同价值约6亿欧元。

“游隼号”列车10辆编组的长度为250 m。载客量为604人。20辆重联模式下运营时的长度为500 m,载客量为1 208人。列车还包含两个头等舱和高档舒适的VIP舱。所有的客室都可以上网。“西门子”对彼得堡—莫斯科(金属制造)车辆段16列车进行技术维护工作。

从2017年初开始,“俄铁”便开始与“西门子”商讨增购10列“游隼号”列车的事宜。2018年9月18日柏林展上,“俄铁”“西纳拉”“西门子”签署了扩大“俄铁”高速动车组保有量的协议。根据文件内容,“俄铁”和乌拉尔机车厂将在2019年3月31日前签署供应11列高速动车组(结构类似游隼号)和27辆车的协议。

1.1.2 “燕子号”动车组

“燕子号”主要作为市域和城际列车,目前开通运营了30条线路,其中最长线路为693 km,最短线路为38.5 km。

2009年12月29日,“俄铁”和“西门子”签订合同订购了54列270辆“燕子号”动车组(双电压供电车型、时速为160 km/h)的采购合同,2012年完成交货。

2011年9月7日,“俄铁”和“西纳拉”签订合同订购了240列1 200辆Desiro RUS系列(即“燕子号”直流供电车型、时速为160 km/h),供货时间为2015~2020年。 2015年,“燕子号”动车组本地化程度已达62%,在2017年实现80%的本地化率。

截至2019年2月,“燕子号”保有量为910辆(165列),其中2012年生产95辆,2013年生产130辆,2014年生产70辆,2015年生产90辆,2016年生产160辆,2017年生产160辆,2018年生产180辆,2019年生产25辆。

1.2 未来发展趋势

“俄铁”2030年发展战略中提到,将加快既有线路升级改造为可运行200 km/h动车的线路。至2030年预计“俄铁”对250 km时速等级的电力动车组有500列(2 500辆)的需求。预计2030年俄罗斯快速和高速线路长度统计见表1。

“俄铁”2030发展战略中指出:发展快速和高速铁路是俄罗斯联邦至2030年的运输战略。“俄铁”在发展快速和高速铁路运输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俄铁”在客运市场占比,保持客运周转量增长,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区分客运和货运运输,提高负载及基础设施专业化;升级改造长途客运线路为快速铁路基础设施,使铁路运行速度提高至200 km/h;发展快速、高速铁路包裹货物运输;更新铁路车辆,提高车站环境的吸引力。高速铁路发展的首要计划是莫斯科—喀山(最终延伸至叶卡捷琳堡)。其次为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莫斯科—阿德列尔、莫斯科—图拉—库尔斯克、喀山—萨马拉等线路。上述项目涉及的车辆部分,要求利用本国和国际先进高速动车组经验,侧重安全性、舒适性、经济环保性,要求动车组生产的本地化率不低于80%。

2 俄罗斯高铁车辆市场競争对手情况

2.1 乌拉尔机车厂

“西纳拉”与“西门子”的合资企业,目前正在制造“燕子号”电力动车组,其设计时速为160 km/h。2009年7月在慕尼黑举行的俄德国际高峰论坛例会上“俄铁”“西纳拉”与“西门子”签署了关于2010年7月1日成立合资企业的三方协议。

乌拉尔机车厂股份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为设计、生产、销售与新型列车相关的牵引和动力设备,其产品特点是节能、高效和环保。

机车厂生产带集电环牵引电机的货运电车(2ЭС6)系列,带异步传动电机的直流电货运电车(型号2ЭС10)。2013年企业的产品线再次更新,出产了交流电2ЭС7系列货运电车。2014年5月生产了5辆编组的快速列车“燕子号”。2015年1月,在完成了试验和得到认证之后,“燕子号”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乌拉尔机车厂通过了ISO 9001和IRIS认证。

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潜力使乌拉尔机车厂有能力进行高速列车的研发和生产,其技术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产品的性能特点方面绝不逊色于发达国家。

2.2 TMH集团

TMH集团公司旗下“地铁车辆制造厂”,英文名称为Metrowagonmash。该厂成立于1897年,现有员工5 000余人,主营地铁车辆的开发、设计及制造,同时兼营地铁车辆维保业务。

目前,TMH集团公司仅有EG2TV型“黄莺号”电力动车组,设计时速为160 km/h,正在研发250 km/h电力动车组。

2.3 德国西门子公司

向“俄铁”提供了16列“游隼号”快速动车组,10辆编组,车身材质为铝合金,设计时速为250 km/h,运营时速为200 km/h。

2.4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

向“俄铁”提供了12列“阿尔格罗号”快速动车组,7辆编组,车身材质为铝合金,设计时速为220 km/h,运营时速为200 km/h。

3 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高铁市场的优、劣势分析

3.1 优势

(1)以莫喀高铁项目为例,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车长客)具备高寒高铁研发制造能力。中车长客与俄铁快速干线研究并编制了“莫斯科—喀山高速动车组技术任务书”,同时与俄方合作企业探讨了本地化生产的可行性,并在2017年与俄方签订了《本地化生产阶段性计划》和《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合同》等重要文件,为中国高铁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政治优势。行政力量或国家推动在部署重大战略方面的优势已凸显出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市场导向方面已经表现出了整合资源、凝聚智慧和提高效率等优势。

3.2 劣势

(1)中国企业缺少1 520 mm宽轨市场供货经验。独联体区域国家普遍使用1 520 mm宽轨,而且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组成了海关联盟,致力于制定保证产品安全的统一标准和要求,进入这些国家的产品(包括轨道装备产品)需要通过海关联盟(CU-TR)认证。

(2)独联体区域的城轨市场,主要集中在各个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主要城市有莫斯科、圣彼得堡、明斯克。俄罗斯企业TMH与各级政府的关系密切,实力较强,不仅垄断俄罗斯的城轨市场,而且覆盖了独联体区域市场,如亚美尼亚、白俄罗斯。

(3)在动车组领域,项目受政治及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然而各企业都在准备分享这块“蛋糕”,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目前都已有过供货业绩,尤其“西门子”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俄罗斯现有的时速最快的列车名为“游凖号”,共计16列,均为“西门子”独家制造,该动车组运行情况良好,后续“俄铁”还有追加订单的可能性。本土企业TMH集团也已经在开发250 km/h电力动车组,“西纳拉”和“西门子”的合资公司乌拉尔机车厂今后也不排除利用现有“游隼号”的技术在俄罗斯进行生产。

4 俄罗斯高铁车辆市场开发策略分析

基于对俄罗斯高铁车辆市场情况的调研、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归纳出4点该市场的开发策略。

4.1 获取CU -TR认证

因为CU -TR认证是受管制产品符合海关联盟技术法规的唯一证明,因此如果进入俄罗斯、白俄罗斯等轨道交通市场,必须拿到CU- TR认证证书。

CU- TR认证证书的申请人必须为海关联盟国境内的企业或企业家,也可以是客户在海关联盟内注册的分公司或委托当地的其他公司,而外国公司名字只能作为制造商体现在证书上。因此,可以基于和俄罗斯的合资公司,依托中俄高铁项目取得CU -TR认证。

4.2 建立合资企业

建立合资企业是我司产品走向独联体市场的必由之路。为推动中俄高铁合作项目的进展,下一步中方将与俄方合作伙伴协商组建中俄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该合资公司暂时只注资少量资金,仅作为争取项目的主体而注册,以具备获取俄罗斯高铁、城铁及内燃机车项目的基本条件。在获得具体项目后再逐步实施投资和建设。

4.3 熟悉俄罗斯高铁技术要求

充分研究俄方提供的高铁车辆技术要求及俄罗斯标准,制定满足俄方要求的高铁车辆技术任务书。

对比俄罗斯现有运行车辆(“西门子”制造的“游凖号”),列出我国车辆的技术优势。

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客户倾向及关注点。同时,了解客户对车辆招标的具体要求,如本地化要求、交货期要求及车辆认证要求等。制订有竞争力的商务方案。

4.4 重视法律风险,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

由于建立合资企业属于投资范畴,投资过程涉及两国不同的法律体系,因此公司难免遇到法规不熟、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极易导致投资失败。公司应委托相关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在俄投资的法律支持,避免税收、融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减少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纠纷,保障合法权益。

公司应加大对相关对管理人员、商务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交流,提高其业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其责任意识,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同时,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保证项目质量、进度,减少项目成本和利益纠纷,提高项目投资回报;不断加强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市场分析高铁俄罗斯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校园APP产品开发浅议
高校扩招下的教育培训市场分析
自走式无人驾驶植保机械的市场分析
有痔无恐湿巾的试验研究及市场分析
另辟蹊径
第一次坐高铁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