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9-06-30万兴伟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升级对策

万兴伟

【摘 要】促进消费需求培育和升级,有利于实现需求主导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互促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文章分析广西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广西完善消费体制机制提供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升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7-0021-03

1 广西消费品需求的现状及促进其培育和升级的意义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讨论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能力及最终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规定:“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有助于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建立符合中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需求主导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优质发展,建立现代经济体制;有利于维护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共同进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因此,促进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消费升级的专项行动,全区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关注城乡居民吃穿用住行消费升级方向,加快传统商贸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积极扩大实物消费,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重点关注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持续扩容方向,积极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扩大服务消费有效供给。广西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然而,广西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2019年一季度,广西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43.6%和49.8%,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起到了压舱石作用。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与2018年相比,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了11.7%,在供给侧,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供给过剩但结构性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在需求侧,存在外部需求趋势性下降,同时消费升级与分层化特征明显,供需脱节、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问题。同时,广西的需求“外溢”现象相比全国,形势更严峻,最明显的现象是快递行业的“剪刀差”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快递出港件与进港件的比例将近1∶4,基于当前的整体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这种现象可能长期存在。因此,今后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服务业的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要通过培育和升级广西消费名品,引领产业升级、推动产品创新,促进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有效对接,解决产品的品质档次难以满足升级后的居民消费问题,解决消费向区外、国外溢出的问题。

2 广西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扩大消费需求见效慢

在外需持续低迷和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广西投资、工业继续下滑,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用工需求减少,对未来一个时期的就业和居民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抑制了消费意愿。广西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整体消费能力不足仍是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内经济仍处于三期叠加调整期,居民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显著增长,大环境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需求。

2.2 支持资金需求量大,影响配套政策的快速出台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两个文件分别就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和促进消费驱动转型升级的推进提出了具体的任务,由于财政资金需求量大,而广西各市资金很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配套政策的及时出台。

2.3 任务分工作需进一步明确,统筹推进力度有待增强

扩大消费需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许多政策措施牵涉的部门多,责任分工欠明确,很难找到工作发力点。此外,区直部门、区市两级缺少必要的沟通和通报机制,导致市场运行分析不到位、重点情况把握不准确、问题发现不及时等问题,统筹推进有待进一步增强。

2.4 企业营商环境仍需改善

一方面,重点流通企业需要户外场地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吸引顾客,这些措施对拉动消费效果是最直接的;另一方面,受各地城市管理的需要,场地租用、户外摆展和广告横幅等受到极大限制,制约了企业促消费活动的开展。

3 广西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的重点和方向

培育升级广西消费品的重点和方向,关键是从品种、品质、品牌3个方面下功夫。同时,在“衣、食、住、行、用”五大板块里面要做好培育关键选择。可以考虑依托广西山清水秀这张名片,推进健康产品、长寿保健品等功能食品开发,打造“吃”的品牌;可以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提升汽车品质,普及新能源汽车应用等,做强“行”的产业;还可以利用广西区位优势,选择东盟市场,大力发展家用电器、日用产品等,重振“用”的产业。

3.1 在需求侧千方百计拓展消费空间,促进消费,带动消费品升级

一是要搭好平台,挖掘潜力促进消费。组织各种主题消费购物节,加强展会促销,指导重点商贸企业和大型专业市场创新营销方式,组织消费品企业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和区域性各类展会,开展展示展销和经贸洽谈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一些全国性的广西专品卖场、连锁店等布局建设,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二是要建园区,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电商广西、电商东盟”工程,既要积极培育本地电商平台,又要利用区位和外贸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三是加强对广西优质消费品的政府采購支持。完善现有的政府采购制度,探索创新产品与服务的试点,并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拓宽当地优质消费品的市场空间。

3.2 要在供给侧大力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供应类型

一是要利用资源禀赋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具有广西特色和适销的农产品。将广西特有的有机稻米、有机山茶油、荔浦芋、优质饮用水、富硒农产品等各地优质名品培育成为健康养生的高端奢侈消费品。二是以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消费品。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发挥东盟小语种人才优势,在电子商务、北斗、大数据、网络文化、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特色新兴信息服务业,开发东盟市场适用的信息消费品。三是要注意从传统产业中挖掘和催生新兴产业。柳州市通过抓好“一个方案、一个标准、一个园区、一套丛书、一个协会”的“六个一”工程,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规模化生产,2018年柳州预包装(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近45亿元,它已成为广西最热门的电子商务产品之一,也是广西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在广西,与柳州螺蛳粉具有同样潜力的特色食品还很多,可以借鉴。四是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工艺美术、老字号升级,利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促进传统消费品企业转型升级。五是要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实施精准招商,形成完整的消费品生产体系,满足各种类别和层次的消费需求。六是依托军民融合平台,发展军转民消费品。通过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借助军工产品的技术储能,依托技术力量、科研设施、创新成果等资源,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生产功能完善、质量更好的消费品。

3.3 要做好供给和需求的对接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海、路、空的互联互通,完善农村路网,加快物流建设,减少物流成本,促进消费品流通。二是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减少消费品流通环节,最近新出现的C2M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消费者与制造商直接联系,所有的流通环节、库存都被省略,订单生产,零库存,最大限度地对接供需。另一方面,互联网可用于有效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消费品非正常滞销,解决经常出现的农产品卖不出去烂在地里,摆在超市里却价高离谱的现象。

4 完善广西消费品需求培育和升级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4.1 具体措施

(1)打造商圈消费。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贵港等重点消费城市将建设2~3个城市商圈,其他城市建设1~2个城市商圈,形成集餐饮、休闲、娱乐、金融、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商业圈圈,提升城市商贸形象。

(2)搭建消费新平台。开展壮族“三月三”电商节和广西电商年货节,组织一系列电商扶贫促销活动,完善广西(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及线下园区配套建设。升级广西特色产品营销全国活动,带动“一市一品”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推出“东盟商品广西购”活动,增加东盟水果、红酒、肉类、燕窝、药品和保健品的进口量。

(3)促进新消费。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信息消费,鼓励绿色消费。支持混合动力、燃气动力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扩大销售,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4.2 政策建议

(1)建议制定品牌产品保护方面的法规文件。目前,从国家层面都没有对品牌产品保护方面的法规、规章,对品牌产品能提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通过对品牌产品保护工作进行立法,有利于有效打击侵犯名牌企业合法权益,细化品牌产品监管职责,加强自主品牌培育的积极性,促进品牌产品群体健康迅速发展。

(2)建议对支持政策设立配套支持资金。国务院和各部委出台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希望广西能配套相应的扶持资金,明确资金使用方向,帮助地方各级减轻资金压力,推动地方各级按照中央资金配套支持资金。

(3)建议对出台的政策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建议根据国务院和各部委出台的消费需求培育及升级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牵头部门,方便地方各级按照责任分工组织落实。

参 考 文 献

[1]唐诚希.国有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J].中国领导科学,2019(1):70-76.

[2]丁莉.浅析消费品市场发展态势及对策[J].科技經济导刊,2018(18):185-186.

[3]黄帅,王素.消费品“质”胜全球最新趋势[J].进出口经理人,2019(6):54-56.

[责任编辑:邓进利]

猜你喜欢

消费需求消费升级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消费升级趋势与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大学生网络贷款调研分析
这次“消费升级”,就是越买越贵吗?
浅析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对策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跨境电商高速发展下的国际物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