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氨酸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

2019-06-28侯方敏王小敏

中国氯碱 2019年5期
关键词:施特氯乙酸甘氨酸

侯方敏,王小敏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东大化工有限公司,河南开封475000)

甘氨酸,化学名称氨基乙酸,为白色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与乙醚。甘氨酸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重要有机化合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身体健康的需要,甘氨酸已经成为食品、医药行业使用的大宗原料,并在农药、饲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级甘氨酸则主要用于大规模生产除草剂草甘膦。草甘膦因其除草力强、易分解、低毒无残留等优点,近年来在中国广泛用于多种农作物及交通、森林、建筑等非耕地除草。甘氨酸还可用作有机合成的溶剂、生化试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1 国内甘氨酸主要生产厂家及能力

国内甘氨酸年产量约40 万t。其中约30 万t主要用于生产除草剂草甘膦,其余10 万t用在其他行业。国内主要甘氨酸生产企业产能统计表见表1。另外,在河北、山东周边还有2 万t/a左右规模的厂家没有统计。

表1 国内主要甘氨酸生产企业产能统计表

2 甘氨酸产量及价格趋势

2.1 2012-2018 年1-3 月中国甘氨酸产量走势(见图1)

图1 2012-2018年1-3月中国甘氨酸产量走势图

2.2 2014-2018 年中国甘氨酸价格走势(见图2)

图2 2014-2018年中国甘氨酸价格走势图

根据近4 年的甘氨酸市场行情分析,甘氨酸的价格在8 000~17 000 元/t 之间波动。这主要和国家的环保政策有关系:国家的环保政策收紧,甘氨酸企业因为废水污染的原因就会减产,市场价格就会上涨。目前国内甘氨酸市场行业格局逐渐重塑,供需情况逐渐好转,同时随着环保审查力度趋严、草甘膦需求向好,甘氨酸价格上涨态势仍将持续。

3 甘氨酸规格

根据甘氨酸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食品级、医药级、饲料级和工业级4种规格产品。

3.1 食品级

在食品工业中,于饮料、罐头、奶制品和腌制食品中,添加适量甘氨酸,不仅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还能延长其保质期。在动植物食品加工中,在甜酱、果汁、酱油、醋中添加甘氨酸,既能起到调味增香的作用,还能达到增加食品营养和改善食品风味的目的。

3.2 医药级

甘氨酸在医药方面,可以合成多种药物,如抑制胃溃疡用碳酸钙制剂、治疗高血压药物盐酸地拉普利、单甘氨酸乙酰水杨酸钙、扑热息痛甘氨酸盐、甲砜霉素、利血胺注射液等。

3.3 饲料级

甘氨酸在饲料中添加适量,不仅能提高畜禽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防止饲料氧化变质,延长饲料的保鲜期和使用期。

3.4 工业级

甘氨酸则主要用于大规模生产除草剂草甘膦,草甘膦因其除草力强、易分解、低毒无残留等优点,近年来在中国广泛用于多种农作物及交通、森林、建筑等非耕地除草。当前国内甘氨酸约有80%用于生产草甘膦,在草甘膦最火爆的时候甚至有90%用于生产草甘膦,这是目前国内甘氨酸的最主要用途。另外,甘氨酸还可用作有机合成的溶剂和生化试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4 甘氨酸工艺现状

甘氨酸主要化学合成工艺有氯乙酸氨解法、施特雷克法、海因法和生物合成法4 种。

4.1 氯乙酸氨解工艺

国内几乎全部采用氯乙酸氨解法技术(水相法氯乙酸工艺)。该工艺以氯乙酸与液氨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在通有冷却水的反应釜里加入催化剂含量15%~25%(不同厂家投入的浓度有区别)的水溶液,同时滴加一氯含量70%~80%的氯乙酸水溶液,同时通入液氨(或者是氨气),在pH 值6.5~7.0、反应温度80 ℃左右的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得到含有甘氨酸和氯化铵的水溶液,转料到醇析釜中。降温到60 ℃左右,开始滴加甲醇醇析(甲醇浓度92%左右),同时降温。1 t 甘氨酸需要投加10.0~11.0 m3左右的甲醇醇析。醇析结束后,在40 ℃左右的条件下,离心分离出来甘氨酸,干燥得到工业级甘氨酸产品,其反应式如下:

副反应:

4.2 施特雷克法(Strecker)工艺

传统的施特雷克法是以甲醛、氰化钠、氯化铵一起反应,再加入乙酸,析出得到亚甲基氨基乙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冷却得到甘氨酸结晶。该法产品易精制,产品质量好,可制食品级甘氨酸。但是使用剧毒化学原料,操作条件要求高,反应后脱盐操作复杂,工艺路线长的缺点,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4.3 改进的施特雷克法

为了提高甘氨酸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国外开发了以氢氰酸替代氰化钠或氰化钾改进的Strecker 工艺,反应以氢氰酸、甲醛、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反应液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在低温下析出甘氨酸,母液循环使用,通过改变反应体系中副产物的浓度,使平衡向目标产物方向移动,从而达到提高反应收率的目的。虽然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收率高和不产生污染等诸多优势,但由于氢氰酸的剧毒性和易挥发性,无法长距离运输,装置只能放在其原料装置附近,制约了甘氨酸生产的发展。

4.4 直接海因法(Hydantion)工艺

采用天然气副产物羟基乙腈为原料来生产甘氨酸,既解决了氢氰酸不易处理的缺陷,又保持了改进Strecker 工艺的优点,该工艺目前正成为国外最受关注的技术路线之一。

4.5 生物法工艺

生物法制备甘氨酸工艺目前尚处于技术开发阶段,以甘氨腈为原料,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使甘氨腈水溶液进行水解反应,从而转化为甘氨酸,同时伴随产生氨。

4.6 主要工艺指标对比

目前国外采用改进的施特雷克法和海因法技术路线。国内几乎全部采用在国外已被淘汰的氯乙酸氨解法技术(水相法氯乙酸工艺),唯有重庆三峡英力采用海因法工艺,该工艺体系中存在氯化钠等无机盐分离困难的问题,一直不能正常生产。氯乙酸氨解法与施特雷克法指标对比见表2。

表2 氯乙酸氨解法与施特雷克法指标对比

5 中国甘氨酸未来发展趋势

国外甘氨酸的生产已完全淘汰了氯乙酸氨解法的工艺技术,主要采用的生产技术是以氢氰酸、羟基乙腈为原料的Strecker 法和Hydantion 法,通过工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改进,使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并有采用生物技术由甘氨腈合成甘氨酸的趋势,注重将高新技术如催化、辐射、生物合成等应用于甘氨酸合成工艺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国内生产甘氨酸目前普遍采用氯乙酸氨解法工艺技术,自1969 年实现工业化以来,虽然对其进行了多次工艺技术改进性研究, 使甘氨酸收率由最初的70%提高至目前的85%左右,甘氨酸的含量从95%提高到98.5%,但其关键性指标氯化物含量仍高达0.06%~0.50%,由于所得产品纯度低、杂质多而无法满足食品和医药行业生产的使用要求,该工艺技术主要生产工业级甘氨酸。另外少数厂家以氯乙酸氨解法反复精制得到的食品级甘氨酸,由于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医药和食品等行业的需求, 致使中国医药和食品行业所需甘氨酸还要依赖进口。

工业级甘氨酸主要下游产品为草甘膦,草甘膦做为一种非选择性、无残留灭生性除草剂,获得了市场认可。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一直在稳定增长,特别是巴西的土地耕地面积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渗透率的提高,也将拉动草甘膦的需求,预计全球的草甘膦需求将保持5% 左右的增长。国内很多草甘膦企业都有配套甘氨酸生产线,草甘膦产能120 万t/a,而实际生产80 万t/a,有将近40 万t/a产能没有释放,其主要原因是受甘氨酸价格的牵制。草甘膦需求量和价格呈现上行走势,从而会带动甘氨酸行业快速发展。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甘氨酸生产国,在未来几年内,甘氨酸需求仍会不断增长,甘氨酸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6 结语

国内甘氨酸的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耗高、消耗大,废水污染严重,随着现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氯乙酸氨解法工艺有随时关停的压力;因此,国内应该大力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朝着低能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加大研发力度,在甘氨酸生产技术上不断创新,通过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降低甘氨酸的生产成本,并消除环境污染,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甘氨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

猜你喜欢

施特氯乙酸甘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工业氯乙酸中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乙酸
姜黄素-二氯乙酸偶联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论《月亮和六便士》中施特略夫的喜剧性与悲剧性
氯乙酸甲酯减压间歇精馏分离工艺研究
膳食甘氨酸的健康保护潜力(续1)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续1)
非必需氨基酸甘氨酸的多重有益效应(综述)
883离子色谱仪测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
对羟基苯甘氨酸合成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