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亦文与潮州音乐研究

2019-06-27

岭南音乐 2019年3期
关键词:潮州音乐研究

余亦文(1938—2017),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人。原广东歌舞剧院副院长兼广东民族乐团团长、华南文艺成人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锯琴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海外潮人联谊会理事。

余亦文是岭南乐坛上一位十分优秀的音乐家、作曲家、理论家。他的研究范围包括潮州音乐、广东音乐、歌曲舞蹈、粤剧、潮剧、音乐历史及人物。本文只涉及余亦文对潮州音乐文化的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解读。

余亦文的家乡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潮州。潮州是一座民间音乐的富矿,无论是潮州府城,还是潮州府辖下的九县,广大的农村乡镇,音乐社团、乐馆弦间林立。人们在劳作闲暇工余之时,到乐馆、到弦间,一边冲潮州工夫茶,一边拉弦奏乐。如此厚重的音乐氛围,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潮州音乐演奏人才。音乐老艺人一边传播音乐,一边教习身边喜欢潮州音乐的年轻人,这就是潮州民间音乐历经千年不断的传承历程。余亦文就是这样一位从乡村走进省级音乐演奏团体的优秀音乐家。

余亦文的父亲是一位演奏潮州音乐的高手,熟悉多种乐器演奏,其众多子女浸润于音乐熏陶中,在父亲严格手把手的指导下,慢慢地学起了他们各自喜欢的乐器。潮汕地区广大乡镇每年春节及正月的游神赛会,潮州大锣鼓、潮州弦诗乐,配合着游神赛会的各种活动,更是为潮州音乐的传承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而促进了潮州音乐的发展。余亦文六岁时就开始学打扬琴、拉椰胡,十岁时就学打鼓、掌板,小小年纪就显示了他优秀的音乐天赋,音乐演奏有板有眼。自此,余亦文与潮州音乐结下了深深乐缘,为他今后数十年的音乐人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余亦文年青时就以精湛的音乐演奏技艺进入广东省的音乐专业团体,从事规范完整的音乐专业表演及音乐理论研究,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和知识。数十年来,他不忘生他养他的家乡还有一种闻名全国的潮州音乐。在他年青时,他立志要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即是着手潮州音乐的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以报答家乡的父老乡亲。余亦文经常回到家乡音乐采风,足迹遍及潮汕地区各地,每到一地,就拜当地的潮州音乐老艺人为师,与他们同住、同吃、同拉弦奏乐,采集到最原始、最真实、最丰富的音乐知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民间音乐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音乐家们大都是以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民族音乐理论的概念。在潮州音乐的理论研究方面,过去,潮州音乐民间艺人大都注重音乐演奏,他们手上的演奏功夫很好,但却受到文化知识偏低的局限,潮州音乐的理论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偶尔有一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优秀民间音乐家积累了一些奏乐心得,但升华为音乐理论的不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潮州音乐的研究渐渐升温,余亦文也投身到这股热潮中,他根据音乐人类学中有关民间音乐研究的要求,不断深入音乐人类学在潮州音乐中的实践,从调查潮州音乐的内容、曲调、演奏情况、文献实物、乐器与手抄曲谱、音乐艺人传承、音乐理论研究,集结第一手资料后再盘活资料的采集,整理吸收,在音乐比较中有突破性和参照对比,对潮州音乐中的特征、特性的精彩论证给后学以启发,为研究潮州音乐起到了引导作用。余亦文多年下基层,体验生活,深入生活,付出了很多艰辛,完成了潮州音乐资料的原始积累,这也是音乐人类学在潮州音乐理论研究中得以实践的体现。

经过数十年音乐采风得到的大量原始资料和长时间的研究、对比、梳理,余亦文结集了一部潮州音乐理论研究的长篇巨著《潮乐问》即潮州音乐308题的问答,该书2006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潮乐问》一书对于潮州音乐这一起源于隋、唐,保存着唐、宋大曲的音乐,在历史长河中经过历代的音乐艺人的不断革新,创一代新声,与时代同步,随着社会审美风尚之变革,踏着时代发展的节奏,不断求新的变化加以评述,是凝聚余亦文数十年来从亊潮州音乐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心血结晶。

《潮乐问》栏目编排很有特色,通过对潮州音乐中的知识的一问一答,从潮州音乐的历史、沿革、传播、发展等予以解读。在潮州音乐这个总体大纲中,围绕着潮州锣鼓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及潮阳笛套乐、外江乐、筝乐等众多音乐种属,进行寻根探源,了解乐史后一一梳理,以翔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而产生的众多章节,并以乐种、历史、取向、乐调、乐律、乐法、结构、旋法、演技、乐曲、乐器、乐谱、民歌、人物等十四个章节,构成了这部潮州音乐巨著。

《潮乐问》第一章节“乐种”第一问,什么是“潮州音乐”,给人以简洁明快的解读:“从传统角度而言,潮州音乐就是在潮州方言地区所产生和形成,并以潮州方言的声、韵、调作为其音乐语言基础的乐种,故潮州方言的存在,决定了潮州音乐的独特艺术性和不可代替的地位,这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是潮州文化的有声载体。”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近20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相当深厚,潮州音乐是潮州文化的组成部分,潮州音乐这音乐母体产生了众多的音乐子系,而众多的音乐种属,都保留着古老的音乐传承,至今还在演绎着,故引起了国内外音乐专家学者的重视并深入研究。章节中介绍了国内外28位文化音乐界的精英人物,他们从音乐学的不同角度,对潮州音乐进行精确解读,高度评价及赞语。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世界著名作曲大师潘德列斯基先生、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等,都对潮州音乐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给予高度赞扬,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到潮汕地区音乐采风后喊出了“潮州音乐万岁”的口号,足见潮州音乐在这些音乐界精英心中的地位。

《潮乐问》第二章节“乐史”。“乐史”也即是潮州音乐的历史。潮州音乐何时起源,余亦文经过多年的研究,结合文献记载及音乐采风的积累资料加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梳理了潮州音乐的发展脉络。潮州音乐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渊源、形成、发展”。潮州音乐的渊源,从古代潮州建制沿革,即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的南海郡,至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的南越国,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的海阳县,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设立的义安郡,南北朝(约公元500年)的瀛州,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置潮州起经历了唐、宋的潮州,元朝的潮州路,明、清朝代的潮州府至20世纪50年代初,都是郡、州、路、府的所在地,作为粤东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肯定了朝州府城是潮州音乐文化的发源地。唐代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左侍郎左德将军陈政及其子陈元光平息广东潮州、福建泉州的少数民族骚乱后,在潮州、泉州各取一地设置漳州而实施“乐、武”治化的政策,大开“潮、漳”乐化之风,证明了当时音乐盛行的存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文豪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皇帝而被贬来潮州当刺史,在《韩昌黎文集》中对潮州民间祭祀活动就有这样的记载:“吹击管鼓、侑香洁也”、“躬斋洗、奏音声”,也可以看出当时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潮州民间音乐活动演奏管弦、鼓乐的场面,说明了唐代民风民俗中潮州音乐演奏有着很高的水平。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潮州音乐经过了历朝历代音乐艺人的不断发展、传承、传播而延续至今。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大奇葩。

正在演奏的余亦文。

年青时的余亦文及老年时期与锯琴学会王鹏年会长的合影。

《潮乐问》第四章“乐调”。潮州音乐有四个调即“轻三六调”(简称“轻六调”)“重三六调”(简称“重六调”)“活三五调”(简称“活五调”)及“反线调”。潮州音乐拥有四个基本调式,这在我国民间音乐中是绝无仅有的。潮州音乐四种调式的由来,这就要涉及潮州音乐特有谱式“二四谱”。什么是“二四谱”呢?潮州音乐“二四谱”是潮州音乐独有而最古老的谱式,它适合于潮剧、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及潮州古筝。据音乐专家研究,“二四谱”来源有古琴说、古筝说、弓弦说,但现大都偏向古筝说。“二四谱”是一种方言数字谱,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及潮人族群的潮州音乐,必须用潮州话读唱,以数字“二三四五六七八”来表明确定音位关系,对应“工尺谱”的“合四上尺工凡六五”,“简谱”的“5612356”。这是一种很难学的古乐谱,必须通过老师教读熟悉后才能读唱。潮州音乐“二四谱”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作为潮剧、潮州音乐的演奏谱,但大约在明、清时期,随着西秦戏、外江戏、正字戏等多种戏剧进入潮州府城及府属辖县,“工尺谱”也随着进入,因为这些戏剧都是用“工尺谱”作为专用谱。此后“工尺谱”逐步代替“二四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潮剧的改革,新文化、新音乐进入剧团,潮剧的记谱改为“简谱”,“工尺谱”渐渐消失。在潮州音乐的民间传承中,“二四谱”很少用,“工尺谱”也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潮州音乐老艺人的逐渐谢世而停用。“二四谱”由于消失时间太久,兼之流传地方不广,因而被音乐界专家学者誉为“绝谱”。有关潮州音乐“二四谱”的研究,作为民间音乐的稀有乐谱,引起了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探讨潮州音乐古乐谱的渊源、沿革。古筝大师、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在《关于二四谱和二四谱与工尺谱关系的探讨》一文中认为:“二四谱是中国弦索谱的正宗,首创二四谱于中州。”那“二四谱”与潮州音乐四种调式有何关系呢?肯定有关系,即是潮州音乐的“轻六调”、“重六调”、“活五调”的调式都是从“二四谱”产生的。潮州音乐“二四谱”作为音乐研究课题,国内外音乐家十分重视,余亦文作为潮州音乐专研究专家,发表有关“二四谱”的研究文章。他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这老祖宗留下来的音乐遗产。

《潮乐问》是一部潮州音乐的百科全书,对后人研究潮州音乐起到了重要作用。余亦文在潮州音乐文化研究方面还有很多论著,如《潮州音乐概论》《潮州大锣鼓概述》《潮州弦诗乐十大套》《潮州女子文化“潮州歌册”》《论笛套古乐结构》《新世纪朝乐的梳理和取向》《潮歌问》《潮声》等。余亦文不但是音乐研究理论家,他还改编创作了很多有关潮州音乐的作品,有《庆丰收》《潮州民俗风情》《潮州方言歌》、潮州大锣鼓《关公过五关》《抛网捕鱼》,并录制出版CD《潮州庙堂音乐》专辑。余亦文作为岭南地区音乐界的权威,参加了《中国音乐词典》和《广东音乐志》的编写工作,参加《国际潮州音乐研讨会》、《中国音乐年鉴学术研讨会》、《国际传统音乐研讨会》等大型国际音乐学术会议。

余亦文老师是一位从潮州走向广州的著名音乐家,他一生醉心于音乐研究,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取得累累成果,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音乐财富。余亦文老师是岭南音乐界的精英、潮人族群的翘楚,他虽已仙世,但潮州音乐界、岭南音乐界将永远缅怀他。

猜你喜欢

潮州音乐研究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