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客的中国战略

2019-06-25田云

大飞机 2019年4期
关键词:客舱空客天津

田云

中国市场对于飞机制造商而言,其重要程度早已不言而喻。为了抢占这一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飞机制造商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这一点上,欧洲飞机制造商空客的战略眼光可圈可点。近期,空客在中国又进行了一项大手笔投资——在深圳成立空客中国创新中心。这是空客继在美国硅谷成立A3创新中心后在亚洲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公司希望借助该中心探索突破性技术、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增长机遇。

总装线落地生财

在成立中国创新中心之前,空客在天津设立的A320总装生产线被业界誉为教科书式的本土化战略。通过这条生产线,空客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与竞争对手平分秋色。

在天津总装线投产之前,空客用了25年的时间在中国市场销售了500架飞机,但是从2009年天津总装厂生产出第一架A320飞机后,空客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在中国卖出了500架飞机。截至2018年8月,空客天津总装线已经向16家客户交付了378架A320系列飞机,其中包括24架A320neo。2019年,天津A320总装线的月产量将达到5架,2020年初将实现月产6架的目标。

对于空客来说,在中国建立总装线的意义早已超过了订单和工业合作本身。总装生产线的建立帮助空客在中国赢得了从政府到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认可,巩固了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让空客更加贴近目标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数据显示,1996年空客在中国民航机队的占比仅为9%,2005年决定在天津设立总装线时占比为31%。空客公司原定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总装线的设立,到2015年实现占比50%的目标,但事实上,这个目标在2013年就提前实现了。可以说,A320天津总装线所取得的成绩不仅超出了空客的预想,同时也超出了竞争对手的想象。

此后,当波音希望通过在中国设立737完工及交付中心重夺单通道飞机的市场份额时,空客再一次抢先一步完成了对宽体客机市场的布局。对于空客来说,天津A330完成与交付中心的建成对于巩固这一机型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十分重要。

A320总装线这一本土化战略成功之后,空客又将视线投向了波音的大本营——美国,宣布在美国新建欧洲以外的第二条总装生产线。于是,莫比尔总装厂被称为是“天津模式”的拷贝。

从2016年3月首架在莫比尔工厂总装的A321飞机首飞以来,该工厂交付的A320系列飞机数量超过了100架。2019年,莫比尔工厂的A320系列飞机月产量将达到4架。未来,该工厂的最大月产量可达到8架。

2018年,在完成了对庞巴迪C系列项目的收购后,空客将A220飞机的生产转移到了莫比尔总装厂。2019年1月,空客正式启动了一条新的A220系列飞机总装线建设。根据规划,随着新生产线的投产,莫比尔工厂将在现有400多名员工的基础上再新增430名员工,未来员工人数预计将超过1000人,规模超过空客天津生产线,这将大大提高A220和A320系列飞机在北美的产量。

对于空客来说,莫比尔工厂与天津总装厂的相同之处在于,其都希望通过总装厂的落地贴近客户,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根据空客的规划,莫比尔工厂一期投入约6亿美元,生产能力与汉堡总装厂接近。随着A220总装线的落地,空客计划再追加3亿美元投资,使这一总装线的生产能力与A220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生产线接近。根据计划,莫比尔工厂将在2019年8月交付首架A220飞机,并在3年内将产能提升至月产4架。

合作研发新技术

客观来说,空客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一方面让其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更多的份额,另一方面也让中国本土的供应商不断从全球航空产业链中脱颖而出。

以空客最畅销的A320系列飞机为例,其每年零部件采购预算在150亿~200亿美元之间,涉及全球250多家供应商。最初,中国供应商所占的份额十分有限。如今,中国供应商已经参与了从材料到大部件组装的全过程,甚至是技术含量颇高的整体机翼总装也实现了在中国的本土化制造。A320机翼是迄今为止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的最大的空客飞机部件,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生产难度最大的部件。

在空客最新的宽体客机A350项目中,5%的工作份额在中国完成。其中,空客还与中方合资成立了复合材料制造中心,该中心承担了大量技术含量颇高的零部件研制工作,其中包括升降舵、方向舵、机身19段勤务舱门和机腹整流罩组件等。

2018年范堡罗航展上,中航工业整合旗下的5家企业(FACC公司、菲舍尔公司、Thompson公司、航宇嘉泰、AIM公司)成立了中航客舱系统公司,吹响了进军客舱内饰领域的号角。在该合资公司成立后不久,空客先后与FACC和AIM公司签署协议,前者为其生产A320系列飞机入口区域内饰,后者为该系列飞机提供厨房和储物柜。这一合作打开了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在客舱内饰领域的合作之门。

从1985年空客的前身法宇航与西飞签署协议,由后者为其生产和组装 A300/A310飞机电子舱舱门至今,经过30多年发展,空客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建立起全方位、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而今,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空客将与中国的合作又投向了新兴技术领域。

2017年,空客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空中客车(中国)创新中心合作备忘录》,正式将创新中心落户深圳。该中心是空客继在美国硅谷成立创新中心之后,在全球设立的第二家创新中心,也是亚太地区唯一的创新中心,由此可见空客对于中國市场的重视。

2019年2月,空客中国创新中心办公室正式启用。目前,该中心的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机上硬件、客舱体验、机上互联、智能制造及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

在客舱体验项目中,空客将重点投向了当下关注度颇高的柔性屏。柔性屏具有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卷折、显示色彩艳丽等特点,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如果用柔性屏替代传统的显示屏可以减轻飞机重量,降低运营成本,对于乘客来说则有了更好的乘机体验。

因此,空客中国创新中心选择与深圳本土的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后者专注于柔性显示传感器的研发制造。未来,双方将就柔性电子技术在客舱环境、客舱安全以及节能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目前,双方的工作团队对于柔性屏的研发处于产品定义阶段,该阶段将决定哪些产品和技术需要快速推进。

在机上互联方面,空客中国创新中心选择了联手华为。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空客与华为签署了合作备忘录。随后,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空客又与中国移动下属的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備忘录,双方将在地对空高速网络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利用未来的5G技术共同开发端到端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打造全新的机上高速互联体验。

对于机上互联,空客中国创新中心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2019年,该中心将集中资源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完成一系列地面和飞行测试,争取在2020年前后实现取证并投入商用。

另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项目则是“空中飞的”。目前,空客已经与深圳市商务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探索城市空中交通解决方案。

空客的城市飞行交通系统计划包括City Airbus、Vahana、Voom等。其中,Vahana是电动垂直起降的自动驾驶飞机,由空客位于硅谷的创新中心研制,在2018年1月首次试飞成功。City Airbus为一款自动驾驶的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目前正在进行试飞。Voom是空客研发的一款“飞的”服务APP,已在圣保罗、墨西哥城投入商业运营。

根据计划,空客中国创新中心的城市空中交通项目将与一家房地产公司和一家电信公司进行合作。空客中国创新中心首先会在深圳进行地面基础设施模拟研究,然后把多个城市的经济状况、人口分布、交通状况整合在一起,进行建模分析,从而确定不同城市所需的飞行器数量和起降点分布等。硅谷创新中心已经在法国巴黎完成了第一期研究,未来空客将陆续完成深圳、上海等城市的可行性研究。

此外,该中心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尽快让Voom服务在中国落地。这项服务类似“滴滴打车”,只是它呼叫的不是汽车,而是直升机。目前,这项服务在圣保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采用拼机的方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能够在需求发出后60分钟内实现出行。空客希望,这一项目能够尽快在中国落地。

猜你喜欢

客舱空客天津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空客公布3月订单和交付情况
飞机客舱内的空气循环
空客在新加坡开设新园区
《天津之眼》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