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居的健康化

2019-06-24刘崇

世界家苑 2019年5期
关键词:理念

刘崇

摘要: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现在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矛盾。一方面经济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和人居健康;另一方面大肆引入的外来文化并没有很好的融入中国本土园林中,同时传统园林又与当前社会产生了割裂,导致健康人居环境的演进受到了局限。此时急需探索出理论结合实际的健康人居环境的有机更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先进理论的研究,提出机械的人居向健康的人居演进的理念,使“人居的健康化”与风景园林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人居的健康化;多重视野;理念

1 机械人居向健康人居的哲学基础

人们如何的生活取决于人们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生活,而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应用什么样的理论。所以人类的活动、认知和自然规律三者构成循环系统,三者缺一不可。

从三元论的人类聚居环境学的哲学基础来看,学科领域的三元:建筑、城市、风景园林。这三元使人居的环境从“无序”慢慢渐进演变为“有序”。其当初的“有序”的过程只是一个对人居环境的一个机械化的生产,这样的居住条件,仅仅满足的是一个可以居住,满足的是客观条件上的居住空间,并没有过多的功能性的干预,只是一个聚居的场所,仅仅是满足了人们有房可憩的要求,并没有设计的参与,也没有对生活环境的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当时的居住环境相对于户外只是多了一个天花板,室内与室外空间的不存在温情的过渡。

如今提倡的健康的居住环境旨在原机械环境的居住条件进行有机更新,在建筑形式、居住功能、绿化形式三方面与现代性、经济性、本土性相连接,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目的就是创造合乎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的文化進行融合,将这种文化的价值理念融入园林中后,通过园林再反作用于人,直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体验,在缺乏文化认同感的现在社会里,找到文化认同的点,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的方法论。

2 机械人居转向健康人居的多重研究视野

风景园林是社会环境公益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要按时代的要求进步,造福于人民,由于人们干预自然的能力不断的加强,其改造自然的尺度也在加大,而如何去协调其间的关系就需要风景园林的参与下,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为其构建出合理的、可持续的、富有人情味的健康生活环境。

2.1 健康人居的民生视野

在广大的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对于任何的建设,人民最基础的要求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就是安全。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对于人类来说其正常的居住环境都没有达到,更别说健康的人居环境了。比如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如果不按其结构其地质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的话,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人不可违背自然去建设自认为天衣无缝的建筑。藐视自然必然会带来沉痛的代价。自然不可人为的随意更改。还有很多开发商急于开发,满足市场的商业需求,有些地产可能就建在容易滑坡、落石或地块变动的地方,这样也产生了相应的安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买房子时并不会出现,不一定在未来什么时候会发生,所以人们生活也是存在了不安全的问题。若想快速发展必先安居,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健康发展。

2.2 健康人居的城镇化视野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的目的就是希望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从而其平均寿命能进而得到提高。风景园林在城镇化的发展中则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有效的协调城镇化发展的产生的环境方面的问题,使经济与环境可以协调可持续发展,让人们生活在健康的环境里。在生活的基础设施上,人们的生活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现代方面的公众生活必需品日益增多起来。但是健康的人居环境的程度是远远没有达到的,只能说人们的生理、心理、精神上是得到了提高,但是离“幸福”还是有距离的。城市化的人居环境的拥挤已经让人苦不堪言,城镇化就是更好的疏散城市人口压力。但是这一措施又会让自然产生压力。要保持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尽最大努力做到与自然交融一体,达到相互促进才是最好的状态。

2.3 健康人居的城市视野

城市里所关注的健康人居环境主要集中于在城市绿地的科学布局。各个城市又有各个城市的脉络和异宜。同样是“山水”,不同的地区山水的组合是不同的,走向是不同的。城市的建筑万万不可跟风造成一种“千城一面”的效果。如是山嵌水抱的城市,一定要好好把握这种天然的最完美的山水态势,在融入本地的特色文化就变会变得不同。文化是一个地区的魂,找到了这个魂就会很容易的引起具有艺术生命力的环境,健康的人居环境就会变得鲜活起来。机械人居向健康人居的演进的系统构建其实就是基于一种哲学层面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其核心就是文化的融人会使简单的、机械的人居环境变得富有人情味儿。人们在文化认同的环境下交往生活,就会形成健康的,自由的联合体。这对人类形成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健康人居环境设计理念

健康人居设计理念蕴含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1)调机械的人居向健康的人居环境的态度的转变,即“人居的健康化”。机械的人居环境在风景园林专业的参与下转变成一种富有人情味儿的,健康可居的环境。本文拓展的这一层面目的在于拓展人们对于“人情味儿的景观”的认知。这种认知会融于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刻意的去强调、展现,而是不知不觉让人的生活品质和感受得以提高。

(2)强调健康人居环境的演进历程,即“健康化的人居”。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变化,人类有室可居已经不是问题,现关键的问题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理念来认识健康的人居环境,如何合理的介入自然,或是合理的改变现有的居住环境来推动人居向一个健康的方向演进。

本研究针对“健康人居”进行的分析与综合,面对复杂化的生活环境,健康已经是必须要加以考虑的问题了。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发展“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也会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起到重大作用。

4 结论

(1)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进行探讨,机械的人居环境转向健康的人居环境中,其地域性一定要予以充分的关注。研究对象与当地的文化因子和人居环境应该进行充分的考察,人的生活环境是由多重的因素和条件形成的,必须将其关系协调好,才会达到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系统的归纳,梳理好复杂的环境因素和人文发展等一并考虑在内。

(2)一切应该从风景园林的本质内涵出发,本就是服务于人的主轴思想,将人与自然进行良好的“协调”是风景园林发展的根本所在,也是职责所在。“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的去找寻因地制宜的方法来促进“健康中国”发展。

5 研究展望

风景园林中,机械的人居向健康的人居演进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其风景园林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万千变化。本文的研究只是概述了一个巨大的综合学科里的一个节点。对待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人居的健康化”是一个永恒的议题。并不是一朝做成便可永固的事业,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有机的更新,使人居环境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利.自然的人化——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理念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渗透STEM理念,融入物理创新思想
化废弃垃圾为脑洞艺术:环保理念铭记于心
基于学思理念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理念确立方法方法决定成败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