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民族村治理模式的创新

2019-06-24王晓梅崔莹

理论观察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族新时代

王晓梅 崔莹

摘 要:民族村治理模式创新是在新时代中有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需全面分析民族村治理的多重挑战,树立现代化农村治理及公共服务理念。以制度创新发轫,健全民族村治理的社会保障支撑体系。激活民族村社会自治的活力,努力建设现代化民族村社区治理的新格局。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农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D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4 — 00084 — 03

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中国梦,正是由于五十六个民族人民群众的团结友爱和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交融,才使中华民族加速了回归世界的步伐,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时代奇迹。民族村治理是巩固民族团结成果,做好民族工作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繁荣,更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民族村治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任务之一,只有加快民族村现代化治理模式创新,才能优化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体验,统筹推进多民族社会治理的协同发展。

一、全面分析和认识新时代民族村治理的多重挑战

民族文化的鲜明差异对农村治理工作提出挑战。相较于主体民族而言,少数民族的农村治理与本土民族文化紧密交织,要受到民族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主流价值取向的深入影响。在推进现代化农村治理的过程中,将遭遇现代方式与民族习俗、新观念与传统思想、新文化与特色文化的冲突和碰撞,如何既保持民族地區的文化特色,并兼顾现代农村治理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为在新时代中加强民族村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

贫困问题制约新时代民族村治理的创新发展。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变迁,居民生活水平和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不断增强。然而从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少数民族地区偏重农业支撑的状态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匹配、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以及农民收入途径单一等问题,使边疆民族村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依靠有效的社会治理稳步推进和实施精准扶贫任务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农村贫困群体,由于劳动技能以及受教育水平局限或受疾病、灾害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不能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实现脱贫致富,使新时代的民族村治理任务更加艰巨。

少数民族村居民流动性加大,区域自治人力资源匮乏。近几年来,我国大量民族村地区居民因务工、求学等多种原因,开始向周边城市和内陆腹地流动迁移,外流人数迅速增长,使民族地区的农村逐步出现了“空心化”的问题,“留守村”不断增多,使民族村自治由于缺乏本地人才资源而发展缓慢。群众齐心协力发展民族村自治的局面无法形成,导致农村治理主体单一化,民间社会治理的潜在力量得不到深层次挖掘。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存在短板。民族村公共服务是农村治理的主要工作,直接关系到民族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少由基层政府牵头、社会多方力量支持配合的协同公共服务机制,导致民族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意识比较薄弱,使居民对社会治理不能提出具象要求,无法充分表达利益诉求,不利于民族村治理现代化理念的普及。

民族村社会治理将面临民主法治执行不充分的问题。由于居民素质、宗族观念、普法不力、执法不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部分民族地区的法治化程度要落后于城市。民族村治理的民主选举环节存在违规操作、问责机制不健全、村民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使民族村居民的诉求无法畅通表达,增加了民族村治理的曲折性。

二、树立现代化民族村治理与公共服务新观念

应对民族村治理的各种挑战,必须要从根本上重塑农村社会治理的观念。观念对了,农村治理的方向才能正确,治理实践才能稳定高效。目前,我国部分民族村的基层政府及社区缺乏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理,以传统行政管理的观念和做法发展农村治理工作,导致人的主观因素对现代化民族村治理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个别基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粗暴,对待工作简单机械,对群众的诉求缺少及时的回应,干部领导能力相对弱化,整体基层团队的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民族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必须要树立起现代化的公共服务新观念,增强农村社会治理的公平性与服务性,主动端正服务农村居民的工作态度。通过自我改造与自我革新,推进现代化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引领民族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从而为全面推进民族村治理的各项实践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营造开放、民主、法治、团结的民族村治理与公共服务的社会环境。

三、创新民族村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以制度设计发轫,健全民族村治理的社会保障支撑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是增强民族村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村社会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创新现代化的民族村治理模式必须要坚持制度先行,重点在民族村农民所最为关心的医疗、就业、教育、住房、环境以及养老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倾斜。以防护性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农民物质和心理上的双重安全感,为民族村群众架设起安全网,设置减压阀。推进新时代民族村特色经济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民族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加强失业救济和收入补助制度建设,使每一位试图通过努力和劳动来改变生存现状的农民均得到发展的机会。同时要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生活文化资源充分发展到位,丰富民族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群众自我陶冶、自我治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贫困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为创新现代化民族村治理模式解决贫困阻碍。

完善法律法规,为民族村治理提供法治遵循。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下,法治思维与法治模式必须要全面覆盖民族村地区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要加强民族村治理的针对性法律法规建设,对民族村社会治理中迫切需要的、存在空白的以及争议较大的问题加强立法。依法加强对民族村治理过程中的责任落实、选人用人、组织建设的管理。需借助地方传媒以及公共新媒体平台,以“接地气”的方式围绕民族村治理任务进行法治宣传,增强少数民族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完善法治知识结构。此外,执法监督部门需严格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与违法必究,从而增强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依靠严格执法带动全面守法,奠定民族村治理的法治化基础。

协调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实现村民公共参与权。基层政府与社区要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角色关系,明确各自权限、服务范围、工作交叉点与合作项目内容,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重塑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形象。在具体实践中降低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过多行政干涉,对社区的自治保持尊重支持心态,避免乡镇政府对村委会施加行政压力。此外,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我国公民对社会治理的公共参与程度增强,这对民族村农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是一种好的带动和鼓励。因此,一方面要齐心协力抓好乡村公共服务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重点增强村委会的公共服务职能,尊重群众参与民族村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给予群众发声的机会。在民族村地区广泛强化自治意识,保证经济工作与精神文化工作双管齐下、共同发力。

将农村民间组织培育工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基层政府要鼓励和培育农村民间组织建设,诚邀专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组织建设提供指导,建设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沟通疏导工作团队,开展民族村地区社会调查与沟通谈话,把握民族村农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真实态度。乡镇及村委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告示墙等途径加强村务公开,尊重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不断提高民族村社区的自治能力。激活民族村社会自治的热情,将村民自治制度落实到位。鼓励和引导农村民间组织注重自我约束,树立民间组织的良好形象,以增强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引进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培育优秀的治理人才。民族村治理工作内容比较复杂,对干部和一线工作人员的能力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能否充分、高效地践行群众路线,关键在于人才的能力和态度。因此,应注重少数民族村社会治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学习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深度开发民族村社会治理的人才资源。对现有干部及一线服务公职人员加强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公共服务、经济管理、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培训,提高少数民族村治理工作者的科学文化与道德素养。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协调文化、民俗、宗教、宗族等问题的能力,积累民族村特色化治理的经验。政府要在民族村治理方面予以有力的财政支持,着力解决好人才培养的资金难题。面向全国吸纳人才,对本地具有一定文化教育背景、思想先进、敢于创新、责任意识强的青年群体要加强选拔培养,着手建立民族区域人才资源库,增强民族村自治的人才实力,推进新时代民族村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对新时代农民在形象、角色和职业上的多位一体的综合塑造,使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形象不断蜕变成为具有一定文化素养、专业素养、信息素养、法治素养及市场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或创业者。因此,要进一步健全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新时代的农民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加强教育扶贫力度,补齐农村农民的教育短板,从而依靠文化的原动力,提升农民增收的内生能力。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民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時代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农民增收的成效,决定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果。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从教育农民、培养农民、发展农民角度入手,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具有一定综合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

需重点加强专业人才的塑造,不仅要对普通农民的教育,同时要将设定培养群体范围,应包括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组织的骨干人员、专业农校的大学生、农民植保员、经纪人、信息源以及防疫员等等,打造一支爱农村、重发展的农业供给侧而改革实践的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型人才队伍。要把握专业人才培育的正确方向,一是要大力发展新时代的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将中等职业涉农院校向农村靠近,重点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学习的新生代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培育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新型青年农民。而是要探索和出台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的优惠政策,使更多的涉农专业的城市学生、企业认识、精英人才向农村流动,带着专业知识和推进农村事业改革的热情到农村志愿传播先进科技和文化,带领农民一道推进乡村振兴。

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工的劳动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工群体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利于使农民工更好地参与岗位竞争,提高劳动的技术含量,实现更高的劳动收益。一是要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现有基础和实际情况,以法律法规形式确立就业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劳动准入制度,对农村进入城市进行务工的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并严格执行职业技能培训及资格审查制度,对农民工务工的劳动技能提出要求,促使农民工群体重视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发展,积极参与乡镇组织开班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专项教育培训,促使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及资格审查制度不断走向正规,成为农民综合素养教育及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常态。二是要进一步优化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综合管理。建立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和评价的专家委员会,深入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实践,加强对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统考职业的现场督考,严格督导员的准入门槛,依法对红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违规违纪问题进行查处。

将乡村农民教育开办的有声有色,完善教育末端的就业服务体系。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文化教育的提升无疑是对农村整体形象的改变,因此,要将村一级的“学习班”做出成效。依靠农村社区、基层部门以及志愿者、地方高校等力量,长期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采取人员流动讲学的方式,面向农民群体加强多元化的教育,教育内容要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市场运行基本知识、历史文化知识、农业技术等等。同时乡镇要建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根据农民群体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特长等分门别类地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育,进一步为农民增加除种养以外的增收技能,促进农民群体的职业转变。为此,需进一步加强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建设,使更多前来寻找发展机会的农民得到培训指导,了解到供求信息,为更多的农闲农民找到适合的岗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学习班要根据地方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采取“集中办班”、“分散办班”、“短期班”、“长期班”等动态的方式,有效兼顾农民的学习与生产生活。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机构,面向农村社会提供专业的农业科技指导与服务,更加快速、便捷、“接地气”地为农民答疑解惑,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应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建设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和领先能力的农技推广网络系统,大力在农村推广循环、集约、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能耗,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民增收的成本及资源负担。要针对农民群体积极开展免费的公益性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体参与新型农场品的种养实践,让更多的农民感受知识、技术与收益的重要关联,从而开阔农民的思维视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及市场意识。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甘灿业.能力贫困治理与民族地区农村人的全面发展探讨〔J〕.领导科学,2017,(20):22.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民族新时代
党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没有希望的民族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