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叻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分析

2019-06-24陶云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美摩擦泰国

□陶云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从中国进口价值最高600亿美元产品进行征税的备忘录,同日中国商务部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中美贸易摩擦就此拉开序幕。IMF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中美潜在贸易摩擦的第一枪已经打响,二战以来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目前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贸易摩擦的风险不仅对中美双方有弊无利,也将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①。全球化背景下,泰国作为其中一员,也将无法避免这些影响。

在中美贸易冲突各阶段,泰国泰文报纸《泰叻报》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追踪报道,并对贸易摩擦对泰国和全球的影响给予深刻解读。本文希望通过对《泰叻报》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进行内容和文本分析,研究其报道特征及泰国在贸易摩擦中的态度与立场,探讨报道中的中国媒介形象。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泰叻报》作为泰国资深媒体,是一份日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的泰文日报②。其官方网站在泰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局公布的资讯类网站UIP排名榜单中,从2009年至2018年连续10年均在榜单前3名,基本能代表当今泰国主流社会乃至官方的意见和态度③。

三、研究发现

(一)报道体裁

本文依据报道实际,将报道体裁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在49篇报道中(如表1),评论为主要体裁,总计21篇,占比42.86%。其次为消息,一共16篇,占32.65%。通讯体裁数量最少,为12篇。评论主要由泰国媒体人、学者、企业家等知名人士就中美贸易摩擦发表的看法。消息主要客观陈述了中美贸易冲突的起源、具体内容等。泰叻报网对贸易摩擦的报道以评论体裁为主,说明其较关注和重视中美贸易摩擦报道。

表1 报道体裁分布

(二)消息来源

通过对49篇文本进行整理划分,《泰叻报》关于贸易摩擦报道的信源可分成泰方(包括泰国官方、学界、商界、民间机构)、中方(包括中国媒体、官方等)、美方(包括美国媒体、官方等)、中美官方(同时在一篇新闻中出现中美官方信源)以及国际声音(包括其他国外媒体、国际机构等)五种。

消息来源被视为“记者生命的血液”,它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到报道的平衡性和客观真实性。通过表2可以看出,报道信息主要来源于泰方,共计25篇,占比超50%。其次为同时包含中美官方的消息来源,一共8篇,国际声音共6篇。中方和美方来源占比持平,各有5篇。这说明《泰叻报》关于贸易摩擦的信源具有多样化、平衡性以及公正性的特点。

表2 报道消息来源分布

(三)报道主题

对报道主题的选择,是媒体建构报道框架的重要方式。通过对49篇《泰叻报》中美贸易摩擦报道的主题进行归类统计(表3),结果显示报道主题依次为贸易摩擦事实陈述17篇(34.69%),贸易摩擦对泰国的影响和应对策略17篇(34.69%),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分析8篇(16.33%),贸易摩擦对世界经济的影响6篇(12.24%),泰国民众对贸易摩擦的看法1篇(2.05%)。

我国台湾学者钟蔚文等曾将新闻报道所涉事实分成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环节④。《泰叻报》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主题集中在影响和主要事件上。影响表现在贸易摩擦对泰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泰叻报》认为贸易摩擦对泰国既有利也有弊。不利影响主要是贸易摩擦导致泰国和世界股市和黄金价格动荡,中国无法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例如钢铁、化学制品等会流入泰国或与泰国竞争同类市场。有利影响表现在泰国部分商品如水果、猪肉等可替代互增关税的商品出口到中美两国获取利益⑤。主要事件为对中美贸易冲突、中美采取相关措施缓解冲突两个视角⑥。

表3 报道主题分布

(四)报道倾向分析

本文将49篇文本按照正面报道、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进行划分。正面报道主要围绕中国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对美予以精准强硬反击,贸易摩擦中更具竞争优势,给泰国带来机遇等方面展开;负面报道集中在中国的强硬对抗导致贸易摩擦局势更紧张,贸易摩擦给世界包括泰国经济带来消极影响;中性报道包括贸易摩擦对泰国以及世界经济影响利弊等同,对冲突事实的客观陈述,冲突原因分析等报道。经过统计,正面报道一共有8篇,占比16.33%;中性报道有23篇,占比46.94%;负面报道有18篇,比例为36.73%。

根据数据分析发现,《泰叻报》关于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以中立报道为主,这些报道鲜少有对中国明显情感的描述词语,对贸易摩擦持较客观中立立场。

四、结论

综合前文分析发现,《泰叻报》虽然报道贸易摩擦对泰国带来的机遇,但也以多篇幅报道探讨贸易摩擦对泰国经济的冲击,同时也多次提及贸易冲突将会给世界贸易体系带来的危害。《泰叻报》报道的媒介内容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泰国社会对贸易摩擦的担忧和否定。

《泰叻报》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中的中国形象是正负面兼具的多面综合体,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形象。贸易摩擦初始,中国官方措辞相对温和,没有以强硬的姿态回击美国。为了维护世界贸易稳定,中国努力用磋商、发表声明等和平方式解决贸易问题,树立了一个积极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此阶段是正面形象。软姿态没有奏效后,中国强硬回击美国制裁,致使贸易摩擦局势紧张,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中国形象开始转向负面;在中美两国开始和解谈判后,对中国的否定逐渐消除。

注释:

① 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18)--Cyclical Upswing,Structural[DB/OL].Changehttp://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issues/2018/03/20/world -economic-outlook-april-2018.

②傅采茹.访泰国最大的报纸——泰叻报[J].新闻战线,1985(04).

③泰国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局官方网站资讯类网站UIP 排名[DB/OL].http://news.truehits.net/index.php.

④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

⑤与中美贸易战合作在两国中寻找商机[DB/OL].(由泰文 翻 译 ) https://www.thairath.co.th/content/1252481,2018-04-10.

⑥股市下跌—黄金上涨贸易战阴影[DB/OL].(由泰文翻译)https://www.thairath.co.th/content/1237246,2018-03-24.

猜你喜欢

中美摩擦泰国
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区别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神奇的摩擦起电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虽有中美摩擦 难阻全面小康
条分缕析 摩擦真相
泰国的中秋节
解读摩擦起电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