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注射与按压分推手法治疗腕背腱鞘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6-24安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腱鞘囊肿组间

安婷婷 王 辛

(1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山东 肥城 271600;2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骨一科,山东 肥城 271600)

现今腕背腱鞘囊肿为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腱鞘囊肿主要发生在关节部位腱鞘内囊性肿物,其与关节囊周围组织一同发生退变引发的症状[1]。腱鞘囊肿主要涉及人群为青壮年,其女性人数较多,主要发病部位为足背部和腕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2]。现对腕背腱鞘囊肿患者予以局部注射和按压分推手法治疗的效果作研究。

1 数据与方法

1.1 基础数据: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计算机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40例。实验组: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为18~50岁,平均值为(34.21±1.54)岁;参照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值为(34.23±1.56)岁。分析80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基础数据,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对参照组行局部注射疗法,主要方法为:让患者取高半卧位或者坐位,将腕掌处于正常平放状态,调整其腕关节状态,使其处于屈位,使腕背部腱鞘囊肿明显突出,使用恰当的力度对其进行按摩,进而起到软化的作用。对囊肿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取其最高点进行针刺,需进入到囊肿中间,当针头出现落空感后,取40 mg曲安奈德注射液(生产厂家: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3021604)对其进行注射,之后取浓度为2% 的2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成都第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662)对患者进行局部封闭,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

对实验组予以局部注射和按压分推手法治疗,其局部注射的方法同参照组一致,按压分推手法主要内容为:当局部注射法完毕后,将无菌敷料覆盖在针眼上,防止出现感染情况[3]。推拿手法主要使用双手拇指将囊肿向两侧进行适度按摩,挤压封闭区,当腕关节处于极度掌屈后在施加压力,此时拇指会感受到张力明显下降,之后使用双拇指对囊肿进行再次两侧分推,使囊肿内容物与注射药液完全混合,将药效发挥至最大限度。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

1.3 判定指标:判定80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囊肿直径。临床疗效的准断标准:囊肿完全消失,无明显症状,其肌腱不发生粘连情况,其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伤口完全愈合,3个月内无囊肿发生,则为治愈;囊肿消失,无明显临床症状,肌腱不发生粘连情况,伤口完全愈合,3个月内有囊肿发生,则为有效;囊肿未消失,临床症状未改变,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对80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计量资料(囊肿直径)使用()形式表示,两组单独数据比较行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临床疗效)使用(%)率形式表示,两组单独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 果

2.1 分析80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囊肿直径:治疗前实验组和参照组囊肿直径为(2.32±0.23)cm、(2.31±0.35)cm,经对比t值=0.1510,P>0.05;治疗后实验组和参照组囊肿直径为(0.23±0.02)cm、(0.69±0.06)cm,经对比t值=46.0000,P值<0.05。

2.2 分析80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5.00%(38/40)相比于参照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为75.00%(30/40),实验组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分析80例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n(%)]

3 讨 论

腱鞘属于人体正常组织结构,其由内部滑膜和外层腱纤维鞘组成,其滑膜可分泌大量润滑液,使肌腱在鞘内运动时使摩擦减小[4]。其受营养不良。退行性黏液变性、外伤等因素影响,导致韧带、关节囊、腱鞘等结缔组织损伤情况,使腱鞘内滑液明显增加,出现囊肿[5]。

曲安奈德进行局部注射封闭疗法可缓解以上症状,使腱膜、滑膜以及鞘膜等相关组织水肿、炎症、渗出情况予以减轻,对毛细血管的扩张具有抑制作用,使纤维母细胞发生增生。使黏液分泌量予以减少,对黏蛋白的分解和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囊肿充分吸收药物,使其逐渐消失[6]。

腕背腱鞘囊肿在中医中归属“筋节”、“筋聚”范畴,其长时间慢性劳损会导致局部出现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等情况发生,长时间生成结块[7]。其按压分推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助于机体快速吸收囊肿积液,进而缓解疼痛感,按压分推手法具有促进淋巴组织循环和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进而有助于吸收药液,提升治疗效果[8]。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囊肿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实验组囊肿直径明显小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腕背腱鞘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5.00%明显优于参照组7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

综上所述,对腕背腱鞘囊肿患者行局部注射和按压分推手法治疗,疼痛感明显减轻,囊肿直径明显缩小,按压分推手法有助于囊肿吸收药效,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猜你喜欢

腱鞘囊肿组间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右足底腱鞘巨细胞瘤1例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左腕部腱鞘囊肿超声误诊腱鞘巨细胞瘤1例
46例牙源性颌骨囊肿的治疗体会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腱鞘囊肿多半自消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