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重塑过去,影响未来》

2019-06-20

对外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者倡议一带

该书主编纳扎鲁·伊斯拉姆(Nazrul Islam),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通识教育办公室副教授,著作有《当今中国与印度医学——亚洲品牌化》《当代中国的公共卫生挑战:跨学科视角》等。本书汇集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著名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王义桅在内的,来自美国、加拿大、孟加拉国、柬埔寨、菲律宾、新加坡、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研究者们以多国视角、从历史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分析了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未来,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人类的沟通与合作,为文化的互通与交流创造了潜在的沃土,对于欧亚地区综合性与持续性的影响不可估量。该书围绕着“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沿线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和沟通,加强了各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横向联系,实现各国在各领域的协同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共贏。研究者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展现了中国诚心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责任感,它既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帮助更多国家摆脱贫困,堪称世界历史上第二次发现“新大陆”。作者对中国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自身及世界其他地区发展带来的利好进行了阐述,发表了独特见解。该书还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一个从丝绸之路开始跨越千年的文明化过程,其不仅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还促进了人文交流,为不同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

猜你喜欢

研究者倡议一带
倡议书的写法
Happy Afternoon Tea
饿死的毛毛虫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欧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新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