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与巴新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与重要战略意义

2019-06-20翟旭瑾

对外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巴新中巴乒乓球

翟旭瑾

2018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以下简称“巴新”)。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巴新两国外交活动开展过程中,乒乓外交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一带一路”、乒乓外交与巴新

(一)“一带一路”与巴新

巴新是大洋洲第二大国,也是重要的太平洋岛国地区国家。2016年,中国和巴新建交40周年,7月7日,习近平主席会见访问中国的巴新总理奥尼尔时提到,“要积极拓展务实合作”,“要扩大地方合作和人文交流”。2018年5月2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批准巴新成为其区域内新成员。2018年6月20日至26日,奥尼尔访问中国,6月21日,中巴新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巴新成为太平洋岛国地区首个签署“一带一路”建设谅解备忘录的国家。2018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会见奥尼尔时指出,双方要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框架内务实合作,要坚持深化人民友谊。2018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对巴新进行国事访问。

(二)乒乓外交与巴新

在双边关系发展过程中,乒乓外交扮演了较为重要的角色,有效践行了习近平主席强调的积极拓展务实合作,扩大地方合作、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增强两国人民对发展双边关系的参与感、获得感。当下来看,两国乒乓外交的历程,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环节。

1.达成合作共识

巴新目前缺乏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寻求我国合作与支持的意愿,需要训练设施、器材、装备,也更盼望得到专业教练的指导。2018年5月,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李率团访问巴新,与巴新总理助理部、巴新体育部和巴新国家奥委会商谈了乒乓运动的发展援助事宜,并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巴新将会派出运动员前往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以下简称“中乒院”)参加训练。乒乓运动的相关援助事宜逐步推进,乒乓外交随之达成,乒乓友谊也由此展开并日渐深厚。

2.第一阶段来华训练

2018年6月,四位巴新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中乒院参加包括体能和技战术在内、为期两个多月的训练。四位运动员贾斯卡(Gasika)、杰弗里(Geoffrey)、戴维(David)、艾伯特(Albert)和中乒院男队员共同进行夏训。期间,6月22日,巴新总理奥尼尔和夫人到访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8月23日,四位运动员返回巴新。

3.第二阶段赴巴新训练并指导

2018年11月,由中国乒乓球协会、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和巴新体育部、巴新国家奥委会、巴新乒乓球协会共建的中乒院巴新训练中心成立。中乒院巴新训练中心位于我国援建的布图卡学园中,是继中乒院欧洲分院之后中乒院成立的第二家海外分院。11月11日至17日,中乒院巴新训练中心第一期训练营的第二阶段训练在巴新莫尔兹比港举办,中乒院院长施之皓与院长助理、奥运冠军张怡宁赴巴新指导巴新国家队训练。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和巴新总理奥尼尔出席学园启用仪式,并观看教练员施之皓、张怡宁指导巴新运动员训练。

4.第三阶段:再次来华训练

2019年春,巴新运动员一行六人再次来华训练,备战7月的太平洋运动会,希望能获首金。上体、中乒院提供了训练与生活保障,并安排剪纸、拼音等体验课程。巴新运动员杰弗里(Geoffrey)评价说,中国朋友就是我们的“极乐鸟”(“快乐化身”)。

关于训练、指导的成果,在第一阶段,巴新运动员在技战术等方面有较大提升,与中乒院运动员建立了友谊,学习到中国文化。回国后,他们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包揽2018年巴新国家比赛单打前四名中的三位。在训练第二阶段,中乒院巴新训练中心成立,推动了巴新乒乓竞技水平提升和群众普及,进一步深化两国往来合作,巴新运动员、教练员、乒协主席等均高度评价中国教练及训练水平与效果。训练的第三阶段,巴新运动员再次来华,人数更多而且男女队员皆有,重返中乒院的男队员与首次来华的女队员都提升了技战术水平。此次训练和指导也直接为巴新在太平洋运动会中的成绩提供助力,保驾护航。

二、与巴新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分析

(一)主体身份多元的公共外交

中国乒乓球协会、上海体育学院、中乒院,是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主要属于体育领域的行业协会和教育领域的科研高校等民间力量。中巴新乒乓外交,是基本没有官方政府身份的、身份多元的民间主体的公共外交活动,有益地補充、配合了其他政治经济活动、援建项目的进行,可以充分发挥体育外交、教育外交、民间主体公共外交的优越性,有助于国家外交和经贸关系的展开,可以为国家和企业树立良好国际形象,可以为“一带一路”倡议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发挥促进双方互信、民心相通的功能。

同时,活动本身也是务实合作,有效为巴新培养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提供公益惠民服务、帮助提升其体育实力;作为体育的、教育的、民间的、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友好往来,使双方务实合作的内容和领域较此前而言更为多元。

(二)充分发挥了体育本身的优越性

两国在体育领域的合作,借助共通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观,不存在本地化的标准差异问题,可以更好地跨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障碍,有效避免分歧误解。体育主要依靠非语言符号进行人际传播,是更有温度的传播形式,可以更好地传播内容讯息和关系讯息。体育本身更少涉及民族、宗教、主权等问题,是彼此间最大公约数之一,是相对而言较为中立、政治无涉、更少涉及直接利益分歧的领域,更容易达成观点、情感的理解和共识,加深互信。

同时,乒乓运动的优越性,也在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体现在乒乓运动项目本身的专业优势和我国在该项目的实力优势两个方面。首先,乒乓运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但并非近距离力量对抗,更多是技战术的配合,这也是项目本身的魅力和专业优势。同时,我国在乒乓球项目上的实力优势也被有效发挥。我国在乒乓球项目上实力雄厚,拥有世界最高水平的教练员、运动员、后勤团队,可以为巴新提供有效的专业指导。而在经验方面,历史上我国开展过乒乓外交,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近年来中乒院成立,并且已经在卢森堡开设分院,积累了海外分院建设、队员培养的宝贵经验,具有完善有力的管理和保障机制,具有系统科学的训练流程,还可以依托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协会等机构和平台的力量。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张怡宁的个人能力与身份,高度契合了活动对教练员的要求。张怡宁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实现了世界乒坛“大满贯”,还拥有研究生学历和海外访学经历,同时具备较高的乒乓理论和实践造诣,可以熟练运用英语,其个人素质、形象气质均较好,个性亲切沉稳严谨认真,从个人角度展现着我国优秀教练员、运动员、体育组织的美好形象和我国的国家形象。张怡宁在巴新国内,尤其是运动员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同时,她已经退役,目前身份为教师、教练,属于民间力量。

(三)培养青年人才,具有教育外交色彩

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过程中,在巴新开设分院、组织训练营等,带有教育外交色彩,能够有效为巴新培养乒乓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和青年人才,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活动具有较强针对性,契合了巴新人民爱好运动的传统,并提升其弱项,帮助其实现在各国际赛事的乒乓项目上有所突破的愿望。

同时,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培养巴新青年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巴新青年建立的良好关系,也为两国友谊薪火相传和未来合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重要战略意义与影响力

以乒乓外交助力“一带一路”在巴新的进程,有助于两国关系的加深和全方位合作的展开,也可以辐射周边国家,将“一带一路”的影响力更好更快地扩展到太平洋岛国地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外开放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原则。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是“走出去”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力向太平洋岛国地区延伸、有效而又全面地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举措之一。其重要战略意义与影响力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主体多元、内容多元、传播多元的公共外交活动

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以乒乓球项目展开外交活动,但中国乒乓球协会、中乒院等主体身份具有非政府性,是构建体育外交和教育外交并助力我国外交活动全面展开的一种布局,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外交战略,实现短期和中长期社会效益。体育是重要的民间外交力量和公共外交力量。在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建立起乒乓友谊,并以乒乓友谊带动其他领域的友誼,可以有效推进建基于友谊之上的多领域理解、认同、互信、合作。

如前所言,中方机构和教练的身份,官方和政府色彩均较淡,使得外交主体多元化,也更易于被巴新人民认可。双方合作各环节,都因巴新乒协等民间组织的邀请而展开,具有公益性。而作为体育活动,还可以充分借助国际乒联、巴新乒协等体育组织力量,可以与体育相关组织的人士合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广泛的沟通交流作用,开拓有利的外交格局,使“一带一路”和我国外交格局发展得更全面高效,行稳致远。

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内容多元,也具有教育外交色彩,是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政府外交、传统外交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成为文化外交的有益补充,作为开展文化外交的载体,使其内容更为多元,使巴新运动员在学习乒乓运动技能、技战术等的同时,也耳濡目染,学习到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巴新乒乓运动的开展具有自身特色,巴新乒协主要依托当地社区组织活动。双方共建的训练中心位于学园,使乒乓运动与文化知识学习、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可以让学园的学生更便利地融入到乒乓运动中。因此,第二期训练,也自然深入巴新社区,与当地人民联系紧密,是接地气的民间友好往来和惠民措施,释放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不仅使合作主体、内容更为多元,也作为传播对象而使得可供传播的内容更多元,为媒体提供丰富、有价值的报道资源。活动全程均与媒体配合较好,积累了有益经验,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联系、有效配合,更好地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借助巴新的传媒资源,培养巴新籍记者、通讯员队伍,展开业务上的有效合作,以巴新人民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和更为偏好的媒介形式来展开报道,讲好两国友谊合作的故事。

可见,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有助于推进公共外交活动的主体更为多元,促动主体间协调配合更为默契,并有效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推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使“一带一路”的全球布局重心、我国外交关系的整体格局更加平衡稳定。

(二)为世界乒乓球事业做出贡献、承担国际责任

习近平主席曾多次就国际合作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提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独行快,众行远”,“协调合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中国帮助培养巴新乒乓球运动员,并在巴新成立中乒院海外分院,有效为巴新培养乒乓项目的体育人才,有助于提升巴新的体育实力和综合国力。而巴新海外分院,其影响力可以辐射太平洋岛国地区其他国家,带动其乒乓球事业发展。此外,所培养的体育人才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人才发展,实现全方位的人才效应,推动巴新其他领域的发展。其意义不仅体现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提升和进展,更体现在对巴新中长期的乒乓事业、体育事业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提升和积极影响。

这也进而推动了世界乒乓球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为世界乒乓球事业培养人才、做出贡献,承担起中国在体育领域的国际责任,为世界全方位地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我国发挥自身优势,以自身的发展成果与经验来支持世界乒乓球事业的发展,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以小见大地展现了我国的义利观、大国情怀、大国胸怀,足以证明宣扬“中国威胁论”者的荒谬,足以证明我国在面对其他全球和区域问题时履行国际义务的责任担当,足以证明我国在经贸等各领域与世界其他国家互惠、“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的诚意,也足以证明我国真诚地希望与各国一道“百花齐放”、协调合作结伴“众行远”。

(三)跨越文化差异,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我国与巴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两国人民的思维、认知与情感结构等也都存在差异。而如前所言,体育、乒乓项目的优越性,可以有效跨越差异所造成的鸿沟,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双边关系。中巴新乒乓外交活动,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者、践行者,不仅增进中巴新友谊与互信,同时还可以在巴新和国际社会营造更为积极的舆论环境,为我国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未来,相信我国与巴新可以借助乒乓外交、乒乓友谊带动其他领域的互信互利,开展形式内容都更为多样的交流和务实合作,携手构建中国巴新命运共同体,共同谱写中国巴新友谊新篇章。同时,我国与巴新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在因地制宜、具有针对性适用性的前提下,推广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其他国家,与各类公共外交活动和经贸文教活动相配合,共同促进民相亲、心相通。

猜你喜欢

巴新中巴乒乓球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在南太的战略合作新伙伴
巴新“中国城”开工,澳媒酸酸的
中国电信建成首条中巴陆地直达光缆
中巴建交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巴新与韩国签署矿业可持续发展备忘录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计划于2018年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