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慢阻肺的效果观察

2019-06-20龚少武

关键词:本院呼气康复训练

龚少武

(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康复医院中医科,广东 湛江 524500)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不完全可逆、受限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病死率与致残率相对较高[1]。常规康复训练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有进步空间。本次选取62例慢阻肺患者,探讨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本院自制慢阻肺汤,分组比较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04~2018.06本院收治慢阻肺患者62例,男女各34例、28例,年龄51~74岁,平均(64.3±2.6)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慢阻肺标准;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①缩唇呼吸:鼻呼气、口吸气,吸气时用力深吸、呼气时缓慢呼出,同时双唇缩拢、使唇部集中,切忌呼吸急且频繁,保持匀速,使每次训练达到效果;②腹式呼吸:保持胸部不动,吸气时吸入腹部,即深吸到底;呼气时,尽量一呼到底,使腹部内陷。

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本院自制慢阻肺汤:丹参、太子参15 g,芡实、半夏、杏仁10 g,枸杞、莲子、海马、陈皮5 g,红枣3个。水煎服,1次/d,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呼吸顺畅无阻碍;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呼吸稍有不顺;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有效率=有效+显效。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根据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计算1秒率(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9 6.8%高于对照组77.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FEV1、FEV1/FVC、PEF分别为(1.28±0.48)L、(46.26±10.26)、(54.29±6.29)mL/s,观察组以上指标分别为(1.27±0.51)L、(46.28±11.01)、(55.31±6.54)mL/s,两组指标两两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EV1(65.12±8.28)mL/s低于观察组(72.64±9.21)mL/s(t=3.381,P<0.05);FEV1/FVC为(56.78±7.32)低于观察组(66.29±6.28)(t=5.490,P<0.0 5);P E F为(2.8 9±0.0 4)低于观察组(3.07±0.43)(t=2.321,P<0.05)。

3 讨 论

慢阻肺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病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主要是由于吸入空气尘埃、粉尘、吸烟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引起,其致残率及病死率相对较高。慢阻肺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尤于其抵抗力低下、对疾病不重视、对防治认知度较低,同时由于治疗周期较长,导致对其康复治疗难度较高。

在康复训练加慢阻肺汤的结合,可在患者内外兼顾,起到加快康复治疗,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采用康复训练联合慢阻肺汤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8%高于对照组77.4%(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在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联合慢阻肺汤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升治疗效率,建议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本院呼气康复训练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如果你很生气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哪一个呼气口可以继续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