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康复的护理效果研究

2019-06-20朱慧娟

关键词:肢体脑梗死康复

朱慧娟,杨 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脑梗死临床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风,其病理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病变坏死,病情严重时会导致血流中断无法供血造成缺氧缺糖形成脑栓塞和脑血栓等。脑梗死可按照不同发病机制分成脑栓塞、脑血栓形成以及腔隙性脑梗死等类型,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居多,由于发病前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脑缺恤发作如肢体短期持续麻木、头昏无力等就无其他特殊征兆,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因为程度轻微、病程短而忽视;若不能对患者实施救治并施予护理干预,将会对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障碍造成严重影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特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接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排除严重精神病、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其中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7岁~78岁,平均年龄(62.7±5.9)岁;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6岁~79岁,平均年龄(63.2±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常规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学术会对脑梗死判定标准,组内患者临床资料详细齐全,本次研究已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予检查引导、病情监测、健康教育、注意事项告知以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施予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环境护理及健康教育:在保持病房整洁卫生的前提下定期进行消毒,常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留意调整室内温湿度,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治疗、休息环境。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待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疾病认知度,发放宣传册子加强健康防护意识,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心理护理干预:给患者灌输“早发现早治疗”、“无病一身轻”等理念,采用心理暗示法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的自信心,消除过分紧张、焦虑的情绪,从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以及工作经验等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完善服务理念。③并发症预防及体位护理:定期更换床单,加强巡视力度确保床单干燥干净,手把手教会患者家属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协助进行翻身避免出现压疮事件;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方式并定时进行吸痰,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更换并清洗置引流管患者的引流袋并冲洗膀胱,确保会阴部位干燥清洁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分别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和侧卧位,告知患者间隔2 h进行一次体位调整防止肌肉痉挛、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1]。④肢体康复训练护理:依据肢体偏瘫患者实际情况,协助患者在病床上按照健康肢体部位转至患病肢体部位、大关节到小关节的方法完成腕、踝、趾、肘及肩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训练时间控制在30 min~45 min/次,每天进行3~5次;拍打、按摩肌肉部位帮助恢复肌力和肢体功能,改善良好的患者知道下床活动行走[2]。⑤语言康复训练护理:遵循先易后难、先短后长的语言训练原则,先训练患者进行正确发音,在看电视、杂志、听音乐等多途径当中引发患者对词语、长短句子的理解,适当施予“表现不错”、“你真棒”、“你比之前更进一步了”等鼓励语气增加患者治疗自信心和护理依从性。⑥饮食指导护理:叮嘱患者多摄入高钙、高维生素、易吸收消化的食物,忌烟忌酒忌辛辣刺激及寒冷食物,养成营养均衡、规律饮食的良好习惯[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留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康复情况并按照100分制分别对其干预前后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相关功能情况越佳。以显效、有效、无效三个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康复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90%,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50%,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神经功能没有恢复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情况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83.5±3.6)、肢体功能评分(68.9±4.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2.1±2.8)、(52.3±3.7),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情况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语言、肢体功能情况评分(±s)

组别 语言功能评分 肢体功能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5) 48.5±2.4 83.5±3.6 38.1±5.2 68.9±4.1对照组(n=45) 48.4±2.3 62.1±2.8 38.4±7.8 52.3±3.7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率

观察组患理者护满意度为97.78%(44/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78%(34/45),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合性护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更细致全面正确对患者进行干预,第一心理疏导干预,由于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属在就医阶段心理上难免存在压力,有效的心理沟通能够改善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及尊重,赢取患者信任;第二语言、肢体康复训练干预,更耐心、更专业指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活动关节,改善患者言语障碍和偏瘫症状,拟建美好的未来生活;第三用药及并发症干预,详细告知患者用药禁忌,按时按量遵医嘱用药,协助其进行翻身、教会其按摩手法等,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康复出院时间;第四饮食、生活干预,叮嘱患者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的饮食方式,养成适量运动的习惯并保持充足睡眠;第五健康宣教,认真讲解疾病知识、预防手段、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全面认知健康,增强对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心。

综上所述,应用综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肢体、语言功能康复,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价值确切。

猜你喜欢

肢体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