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6-20

关键词:分值心功能病例

王 艳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07)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见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结构及心肌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心室射血或充盈,从而诱发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四肢乏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1],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而治疗依从性又直接关系到治疗疗效。因此,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例的满意度对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改善预后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将强化护理干预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例的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卫生院收治的8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例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X线平片、B超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同时排除合并有心律失常、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5~75岁,平均(55.46±5.24)岁;病因:心肌梗死病例20例,心肌炎病例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9例,冠心病病例10例;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22例,心功能Ⅳ级13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5~75岁,平均(55.38±5.32)岁;病因:心肌梗死病例22例,心肌炎病例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例8例,冠心病病例8例;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11例,心功能Ⅲ级21例,心功能Ⅳ级12例。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因、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病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的治疗基础护理、入院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干预等。

观察组病例采用强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强化健康宣教。通过定期举办慢性心力衰竭健康讲座等为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药物治疗方法、预后及加重因素等,提高患者对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同时设立慢性心力衰竭微信公众号,并在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护理相关知识,及时在线解答患者的疑问。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参加适当的功能锻炼,可通过步行、打太极拳等方式进行简单的康复锻炼。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应注意避免接触与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发作的高危因子。(2)强化药物指导。告知患者必须遵医嘱用药,口服药物由责任护士根据医嘱要求剂量精准发放,并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及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需要静滴的药物,在静滴时应严格控制好滴速,并严控水、钠的摄入量。服药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同时做好病人可能出现危重并发症的抢救准备工作。(3)强化心理护理干预。首先综合评估每个病例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为患者讲解病情时应做好到耐心,语言应通俗易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同时为患者播放其喜爱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积极动员患者家属,使其多关怀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减少患者由于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所致的心理焦虑感。同时邀请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4)强化生活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注意低盐低钠饮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忌用力,保持大便的畅通,告知病人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活动或进行重体力劳动,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LiHFe量表主要包括症状、情绪、体力限制、社会限制四个维度,共包括21个问题,每个问题分值为0~5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调查主要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1)非常满意:分值>90分;(2)满意:分值为80~90分;(3)不满意:分值<80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各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涉及的所有数据处理及统计均在SPSS 16.0进行处理、分析,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例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病例的症状、情绪、体力限制、社会限制4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及对照组病例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3.18%(41/44),其中不满意3例,满意21例,非常满意20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9.55%(35/44),其中不满意9例,满意18例,非常满意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症状 情绪 体力限制 社会限制观察组 6.45±1.12* 8.58±1.56* 10.34±1.97* 2.81±0.18*对照组 9.32±1.78 12.94±2.19 13.46±2.35 4.56±0.33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所致的一种心功能不全综合性症状,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该病病程长且病情极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强化护理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症状、情绪、体力限制、社会限制4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与常规护理对比,强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优。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强化护理干预中,首先综合评估病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施以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同时对病例进行强化健康宣教活动,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了,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强化药物指导,避免了患者擅自增减药量,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通过强化生活护理,有效避免了生活中高危因素对病情的加重,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情,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2]。

综上所述,将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能显著提升病例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分值心功能病例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