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6-20邵敏芝

关键词:瑞舒伐标志物心血管

邵敏芝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214)

近些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当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常用方法,PCI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心导管技术将狭窄甚至是闭塞的冠状动脉疏通,从而达到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作用。研究发现[1],PCI术可激活T淋巴细胞及氧化应激产物标记物,并能使白介素-6、干扰素-γ、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从而诱发心肌局部炎症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心肌损伤的发生。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抗氧化、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在行PCI术治疗的患者中予以瑞舒伐他汀可有效减轻术后心肌损伤程度,但关于瑞舒伐他汀的治疗剂量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介入(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行PCI术治疗的8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到A组、B组,A组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55~65岁,平均(61.18±3.34)岁。B组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55~65岁,平均(61.28±3.41)岁。A组、B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均行PCI术治疗,排除术前心肌肌钙蛋白I(cTnI)>0.05 μg/L,排除无法耐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者,排除术前使用过他汀类药物治疗者,排除合并有肿瘤或严重感染者,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A组病人术前予以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瑞舒伐他汀(规格:7片/盒,国药准字号为H20080240,由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 mg/次,每日1次。

B组病人术前予以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次,每日2次,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均为3~7 d。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24 h超敏C反应蛋白(h s-C R P)及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或死亡)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及统计均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病人的hs-CRP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前,A组及B组病人的hs-CRP、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病人的hs-CRP、CK-MB、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的hs-CRP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的hs-CRP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s)

注:*表示与A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hs-CRP(mg/L) CK-MB(U/L) cTnT(μg/L)A组 术前 6.63±0.46 12.46±1.14 0.015±0.002术后24 h 3.89±0.25 30.22±2.97 0.058±0.005 B组 术前 6.61±0.49 12.48±1.11 0.016±0.003术后24 h 3.21±0.21* 18.83±1.67* 0.022±0.004*

2.2 两组病人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A组患者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64%(6/44),其中再次血运重建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B组患者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7%(1/44),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PCI技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手段,近些年,随着PCI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改进,术中及术后病死率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术后仍不可避免出现心肌损伤。近些年的研究显示,PCI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增高则预示患者长期预后不良,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大大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术后24 h的CK-MB、cTnT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PCI治疗时对心肌的反复机械刺激可导致短暂性心肌损伤,部分患者可损伤血管及血管内膜,从而引起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升高。瑞舒伐他汀属于选择性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一种,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循环灌注等作用[2]。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的hs-CRP、CK-MB、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并能抑制局部炎症细胞的聚集,降低由于介入操作诱发的血栓激活,从而达到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剂量(10 mg/d),大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更为明显,并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瑞舒伐标志物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抑制miR-122-5p减轻LPS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