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促成学生思维而教

2019-06-19费志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3期

【摘 要】本文以“密度、压强和浮力”专题复习课为例,从“创设真情境,激发新思路”、“鼓励真探究,寻找新方法”、“设计真问题,收获新问题”和“布置真任务,培养新能力”四个方面来分析。让学生感受科学课堂的精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促成学生思维而教。

【关键词】真情境;真探究;真问题;真任务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72-02

2015年10月,我们九年级科学教师参加学科培训,我上了一节“教研员下水课”(专题复习课),复习密度、压强和浮力三个概念的相关知识。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整堂课,师生无缝对接,小组通力合作,共同摸索探究,一气呵成。从而体现科学教学的核心理念:为促成学生的思维而教。

一、创设真情境,激发新思路

上课一开始就以生活中的两杯无色透明液体入手,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迫不及待地跟自己小组成员热烈讨论起来。这时我提醒同学们最好用不同的方法,而且方法越多越好。经过小组讨论,发现学生能想到的方法真的很多,有测密度、测压强、测浮力等,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给学生呈现一种熟悉的情境,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于是学生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1.情境一:小芳PK小明。

教学片断:

师:小芳的方法能准确测出液体的密度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液体的密度等于m/v,但是液体的质量是准确的,但液体的体积偏小了。

师:为什么液体的体积会偏小?

生:因为烧杯内的液体无法倒尽,总有一部分留在烧杯内。

师:那最后ρ液会怎样呢?

生:会偏大。

师:那小明的方法好不好呢?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因为m液和v液都是准确值,所以ρ液就一定是准确值了。

到底谁的方法好?还要说清楚原因,有一定的难度。但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一遍,比老师讲一百遍的效果更好。整个环节一步步把问题解决,由易到难。还让其他小组成员评价,课堂始终围绕着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是一个超链接,在适当的时候链接一下,就会进入下一环节,完成无缝对接。

学生具体说出操作的步骤,当遇到不太明确的回答时,老师会耐心地引导,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而不是急于打断,待生回答,而总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因为学生能想到的但不一定会说,能说的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所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开口说话的机会,就是在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

2.情境二:火眼金睛查数据。

讲到这里我想,液体的密度已经讲得很到位了,然而老师马上设计了一个如下的表格:请问数据处理有问题吗?哪杯是盐水?哪杯是水?

请学生判断数据处理有没有问题?我想这是又上了一个台阶,让学生能踮起脚摘到果子。于是学生的情绪更高涨,更兴奋了,心想老师指导我们一定能解決这个问题,放马过来吧!果然不出所料,聪明的学生经过激烈地小组讨论,集中众多精英的智慧,终于攻破了堡垒,找出了有错误的数据,那就是表格中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所以正确的密度值都要再乘以103。这时我明显感到了学生的小宇宙爆发了,眼睛里都在发光。

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来比较液体压强和比较浮力,就显得比较轻松,更加自信。而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又很自然地穿插了考试说明的相关考点,这也是精彩的一笔。让学生认为老师不是纯粹在讲考点,而是在恰当的时间呈现,让学生从心理上易接受,易认同。

二、鼓励真探究,寻找新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探究不一定要找很难的问题,中等题的探究更接地气,不能让学生看到题目就失去了信心,而是要让学生心想这个问题我一定能回答。老师选择的课堂小练就属于学生喜欢的“菜”,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温故。课堂小练并不是学生自顾自解题,而是以小组形式展开,“先让各小组中的一位学生到各自的小黑板前进行解题。解完题后,小组另外两位学生先后到黑板前,对前一位学生的解题进行纠错、评价,互相帮教。

1.探究一:A点和B点压强。

如图1,在两个同样量筒中盛着同种液体,则A点的压强和B点的压强大小比较为( )

A、PA>PB B、PA

C、PA=PBD、无法确定

结果:呈现者选D、纠错者选C、评价者选A

面对三种答案,该相信谁呢?呈现者说了自己的理解,他觉得两者之间无法比较,所以选D。纠错者解释是因为A、B两点在同一高度,而且密度也相同,所以两点压强相同。

评价者最后总结,A点比B点深度要深,而液体密度又相同,所以PA>PB。通过这一解释纠错者和呈现者都明白了。

2.探究二:蛟龙号的威力。

科学家描述:“蛟龙号”潜水深度在7062米时,顶部受到水的压强相当于一只手掌(约0.01m2)上放着42辆汽车,汽车总质量约70吨。根据科学家的描述,“蛟龙号”外壳上受到的压强大约多少帕?(g=10牛/千克)

P=F/S=G/S=mg/S

虽然是计算题类型,但绝不是单纯为了计算,其中渗透着一种要解决问题的思想。在解题过程中涉及到了一个知识难点——单位换算,但我看到了通过进行纠错、帮教、点评、反思,学生很好解决了这个难题,让我们看到了同伴间相互分享智慧,让学生教学生的方法真是绝妙的,可以说是双赢的方法。

三、设计真问题,收获新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问题”的设计关键之处,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梯度,调节好问题的密度。

1.问题一:滑板。

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约为5千克。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4千克,体积约为5×10-3米3的复合材料组成。

(1)求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2)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4米2,当一个质量为45千克的学生站在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10牛/千克)

2.问题二:“辽宁号”航母。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

(1)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少牛?(g取10牛/千克)

(2)如果歼15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问题三:京广高铁。

京广高铁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为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列车采用了大断面中空型材铝合金车体,最薄处只有1.5毫米,每节车厢的重量约为7吨,是目前世界上同类车型中最轻的动车组,这样(选填“增大”、“减小”)了动车对铁轨的压力。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通过的方法(选填“增大”、“减小”)了动车对铁轨的压强。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选择来看,确实做到了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選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问题,还让学生自主选择题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体会到了被尊重,被重视,被呵护!从心理学角度认可老师,学生自然而然喜欢这样的老师,喜欢听老师讲课。比如讲到青年的时尚运动——滑板时,就听到有学生说我也参加过滑板比赛,还拿过奖,看他多自豪,多对他胃口的题。

选择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真问题,来引导学生津津有味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举措。而且用“真问题”来组织教学,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奇效。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引领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讲出来,对学生学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予以分析,寻找原因,帮助他们矫正,从而有效地收获新问题,也能恰到好处地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学习能力。

四、布置真任务,培养新能力

在实际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不重视知识得来的过程,疏于总结知识得来背后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面的缺失或不足使得他们在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出现困难,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

如果能将基本的科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那么就能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复习的效率便将大大提高。复习浮力时,老师展示了概念图(思维导图)的具体制作,如图2所示。

这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学生再次梳理、整合、内化,才能真正地巩固复习效果。所以老师给学生布置“真任务”——绘制密度和压强的概念图。学生通过自己绘制概念图,就能很好地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得学过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大脑提取有用信息和存储记忆。

当老师收到这种新颖的回家作业进行批改时,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可能有让你眼前一亮的创新,或许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努力找出优点,尽力弥补不足,真正做到对知识形成丰富、准确的理解,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和相互间的交流合作。真正做到学有所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堂”。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教师灌输”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师生共鸣,才能创造出最和谐、最高质的课堂,有效促成深度学习的发生。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实现新突破。这正如爱德华·德·波诺曾所说的:知识不能代替思维,思维也不能代替知识,即使能够完全掌握过去的全部知识,但对未来的知识知之甚少,这就必须要有思维。为促进学生的思维而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伍新春.管琳.《合作学习与课堂生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31—57.

[2]皮连生.《奥苏贝尔的教学论思想》[M].外国教育资料,1991(1):2—25.

[3]许芹.《构建智慧的物理课堂》[M].江苏教育研究,2007(12):45—50.

[4]王耀村.《“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8:18—32.

作者简介:费志明(1971.5-)男,浙江省海宁市教研室 浙江省海宁市 高级教师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