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国货 新国标 新征程

2019-06-19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国标国货电动车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年岁月激荡,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是中国人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民主富强的70年;是中国人从一穷二白逐步走上幸福、美好生活的70年;是5000年文明古国重新焕发新机、迈向伟大复兴的70年……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交通出行领域,从步行、骑马到高铁、飞机,见证了70年发展的中国速度。

在这发展洪流的裹挟下,依托中国城市化进程、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草根”起步的中国电动车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从1995年中国诞生第一辆轻型电动车开始,就揭开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代步工具发展新时代的序幕。

1999年电动车“国标”落地,到2019年“新国标”落地,20年来,电动车行业风云激荡,群雄逐鹿,經历了从野蛮成长到精细化运营的巨大转变。草根迸发出的创业热情,创造出不可小觑的千亿规模产业,形成以绿源、爱玛、雅迪领军行业发展的竞争格局。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电动车行业在新国标之下,如何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变得至关重要。

电动车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人最后几公里的出行难题,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是全国产、全自主的产业。或许,在中国,你再难找到一个拥有如此大体量和规模的、完全知识产权的行业,电动车技术当之无愧为中国独有,是货真价实的“新国货”。

20年来,电动车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中国产业里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2019年4月15日,新国标的落地,将终结行业无序的竞争,品牌集中是大势所趋。

新国货:电动车20年峥嵘岁月

5月10日,2019中国品牌日在上海开幕,一系列健康、创新、智能、个性的国货精品引爆现场,电动车自主品牌绿源被评为“2019中国品牌日入选品牌企业”,“新国货”的汹涌发展,为人们美好生活带来更幸福的体验,以绿源为代表的电动车品牌成为其中典范。

国产品牌的崛起,背后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与消费升级,代表着消费者对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质”造认知的转变。调查数据显示,87.4%的中国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国内品牌的家电,而在18岁到29岁的消费群体中,这一数据高达90.7%。不仅如此,中国民族品牌亦被海外消费者青睐。“新国货崛起”“啥国货值得买”“逆代购”等字眼频繁出现,也印证了“新国货”越来越被全球广大消费者信任和期待。

面对国内高涨的消费势能,2015年,小米扛起了“新国货”的大旗,同期,一大批国货开始散发耀眼的光芒:回力、李宁、百雀羚、老干妈、绿源、永久……直至现在的大IP故宫,其口红一货难求。

商家也不甘寂寞:天猫甚至发起国潮行动,助推国货走向C位。京东组建中国品牌联盟,吹响国货集结号……与此同时,在民族崛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Z世代”,相比“70后”“80后”,其高涨的民族自信,为国货的发展和崛起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如何定义新国货?《2019“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认为,“新国货”的核心是“创新驱动、品质为先”,拥有良好产品与服务体验,并融入更多健康、绿色、智能、文化要素,市场竞争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国产品牌更受消费者欢迎。

电动车正是依靠“创新驱动、品质为先”的发展理念,在城市交通愈加拥堵的今天,以绿色低碳出行,智能化体验而成为全民热衷的短途出行代步工具,重新定义了城市最后五公里的出行方式,堪称国货“新物种”。行业公开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电动车每年产量达3000万辆以上,年产值约1350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市场,2018年电动车社会保有量达3亿辆,平均4~5个人中就有1人选择骑电动车出行。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电动车产品快速更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正在成为电动车新的产品创新突破口,正在向互联、智能、交互的方向发展,以绿源为代表的一线电动车品牌已经推出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人机交互的产品。“我们这款产品将在今年的京东6· 18上线。”绿源新零售总监倪博原如是说。

当电动车被贴上智能化、娱乐化、交互性的标签时,已经说明这个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向“智造”迈进的过程中,大大改善了消费者对电动车产品的印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新国标之下,“新国货”电动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从0到1:三大驱动力开启新时代

20年的辉煌历程,跌宕起伏的行业发展史,数不尽的行业英雄,都见证和推动着电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其间市场争夺的血雨腥风、政策壁垒下的市场创新破局,无不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市场向来残酷无情,成王败寇,新国标之下,行业走向规范竞争已经指日可待,唯有沉下来做好产品的品牌才能在未来竞争中拔得头筹。

从一无所有起步,到千亿规模产业,电动车行业竞争格局从分散走向集中,特别是新国标的落地,资源向头部品牌集中已是大势所趋,虽然会面临新国标落地期间市场混乱的阵痛,但我们可以将这看成是“杂牌军”的垂死挣扎。目前,以绿源、爱玛、雅迪等为代表的电动车品牌正在全国市场上攻城略地,收割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知名品牌。

这些知名品牌有着强大的系统创新力,希望借助新国标规范产品和市场的机会,实现自己再度跃进的野心。在新国货消费热情的助推下,电动车产业将从混乱走向规范,以技术实现竞争壁垒的破局已然清晰,谁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谁就能在新国货崛起的今天,成为电动车行业未来的赢家。

以未来的视角,回望20年电动车行业的峥嵘岁月,其快速掘金、跑马圈地背后的逻辑极为清晰,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需求驱动

老子曾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20年前的电动车正如针毫般的小树苗,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在绿源集团总裁倪捷看来,是因为新产品满足了新需求,即功能性的机会需求。

而催生对电动车产品市场需求的背后则是中国大环境的变化。当时,中国制造业、城市化等都处在高速发展期,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制造业在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发展业态下,伴随着电子商务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快递业迅速崛起,大量快递员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城市化的进程和制造业的繁盛,促使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工厂与住所距离较远、留守儿童接送上下学等实际通行需求被放大,原有依靠自行车的代步通行工具已满足不了远距离和高频的通行需求,电动自行车地出现无疑完美地契合了这一刚性通行需求。

总而言之,电动车第一阶段的爆发式发展的核心驱动来自新增的市场需求,而需求主要来自中国当时大环境变化下市场变革。一场百年未遇的城市化、制造业、互联网三大驱动,为电动车前期的发展奠定了海量的市场需求,快速推动了电动车行业规模化扩张。

1997年起步于浙江金華的绿源,可谓电动车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功勋级企业家,倪捷这样说:“我当时从高校出来创业,之所以进入电动车行业,一是作为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必有较大的市场需求;二是它环保、节能,符合发展潮流,必有长远前景。”现在看来,我们在敬佩倪捷砸掉铁饭碗去创业的勇气时,也不得不佩服他对电动车这个新事物的未来发展的判断。显然,这场人生豪赌他赢了,他所带领的绿源已经成为电动车行业的领导者品牌,并以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第二阶段:简单的创新驱动

第一阶段的野蛮增长,催生了无数的电动车制造型企业,依靠功能驱动,成就了不少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的电动车品牌。此时,电动车产品日趋完善,竞争开始加剧,行业进入简单的创新驱动阶段。“之所以说这个阶段是简单的创新阶段,是因为这个阶段的电动车企业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以款式、颜色等吸引消费者眼球。”倪捷遗憾地说。

“坦白地说,专注技术的绿源,在这个阶段一度落后了。”绿源董事长胡继红如是说。一时之间,市场上可谓百花齐放,各种款式的电动车层出不穷,配置不断叠加,个别电动车企业在这个阶段实现了弯道超车,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深层技术驱动

走过了爆发式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电动车的市场需求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城市化和制造业依然在稳步发展。两个新的变化成为市场新增的刚性需求点,一个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催生的外卖市场,一个是城市拥堵带来的汽车接送儿童上下学的不便。

显然,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的刚性都决定了电动车行业依然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只是企业间的竞争将回归到产品本身。而产品创新背后的核心力量来自技术的驱动,特别是在新国标之下,电动车品牌企业在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也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电动车的技术创新是在新国标下的‘命题作文,对技术创新挑战很大。”倪捷说道。

新竞争态势下,依靠市场需求驱动的时代已然过去,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品牌蝶变的机会真正到来,曾经的价格战、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将一去不复还。谁能够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实现技术突破,率先在新国标之下实现产品的创新,谁就有机会站在行业的巅峰。

竞争的门槛不仅仅在品牌本身,更在于技术的引领,只有依靠技术上的创新,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以技术立身的绿源,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风口。“未来,我们将在安全、续航、防盗和智能化四个方面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倪捷说,“我们的使命就是引领电动两轮车的核心技术发展,制造安心、可靠、麻烦少的产品。”

杰克·韦尔奇曾说:“一个组织,只有内部变化快于外部变化的速度, 才能生存。”新国标之下,技术变革力的驱动强弱,将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显然,电动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多地依靠这些技术驱动型的企业,只有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才能获得消费者持久的青睐。

行业崛起:变革下的品牌蝶变

20年来,电动车行业发展迅猛,大浪淘沙之下,品牌沉浮如过江之鲫,简直是各领风骚没几年,早期的电动车品牌大多消失在大众视野。20年来,电动车营销手法不断迭代,从口碑到明星代言,到终端主题推广,再到新媒体推广,一步步推动品牌升级;电动车渠道风云跌宕,从起步期借助自行车、摩托车渠道,到大卖场,再到专卖店和社区店,渠道模式更迭,终端价格战频起,市场争夺甚为惨烈;产品方面,从单一的功能性到时尚的外观,从大单品到IP爆品,电动车产品升级的背后则是技术力量的迭代更新。在这场长达20年的逐鹿大战中,存活下来的品牌企业,都是历经多轮变革,在每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从不示弱。

20年来,渠道品牌和消费者品牌在电动车行业表现得较为突出。“渠道商品牌,是指在渠道被经销商认可的品牌;消费者品牌,就是消费者心目中认可的品牌。”绿源集团副总裁丁霄如此阐述。随着行业的规范和品牌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这两个品牌开始逐渐融合,真正的大品牌时代即将来临。

以下是将电动车行业20年来品牌的演变划分为4个阶段,沿着这条轨迹,我们期待找寻到通往品牌发展的新路径。

第一阶段(1996—2004年)

在这个阶段,整个电动车行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消费者品牌,都是一些渠道品牌。电动车厂家的中心在B端,没有系统的消费者教育和品牌。当时经销商选择品牌,哪个品牌返修率低,产品品质好,之后在经销商的小圈子里形成口碑效应,市场就可以迅速做大。绿源就是靠B 端口碑的驱动,在第一轮实现崛起。

第二阶段(2004—2006年)

2004年,品牌意识在电动车行业里开始出现,集中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猜你喜欢

国标国货电动车
国货新生
消费者心目中的“国货”
电动车新贵
国货之光
警用电动车
美赞臣等19款海淘奶粉不符合“国标”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