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9-06-18魏海荣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魏海荣

【摘 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素养。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理念,营造参与式数学课堂,增强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219-01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和学生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采用的往往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数学课堂的参与感。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缺乏积极性,也没有兴趣。参与式数学课堂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参与式课堂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时间不长,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教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不了解,学生也很少询问教师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参与也仅仅限于做题示范,回答问题,对于数学课堂的参与度不高。

1.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现实中的教学往往忽视这点。大部分数学课堂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完全是为了应试。

1.3 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部分地区和学校改变了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師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发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数学课堂沉闷、枯燥,完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无法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

2 提升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1 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带动学生参与

营造参与式数学课堂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才能真正融入数学课堂,提升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个性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就要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数学游戏教学,尤其是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如在学习余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分水果”的游戏,教师在课堂上摆出事先准备好的16个水果,然后将学生以5个人为单位分成小组,然后教师让小组来均分水果,学生可以发现,每个人3个水果还剩一个水果,四个的话还不够分。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入余数的概念,然后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2.2 课堂合作和课外学习互相配合

参与式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培养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开展课外学习还可以及时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缺乏自律性,开展课外主题式的数学学习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监督。

如在学习混合运算之前,教师可以布置“100元超市购物”的数学主题学习活动,学生拿100元去超市购物,从商品的总价和找钱等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混合运算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发现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通过课外主题式的数学学习会提高对数学课堂的兴趣。

2.3 学生互相评价,提升学生参与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会经常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在第二天检查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检查作业。教师在对课外作业进行讲解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换作业进行批改。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学生因为自尊心的原因,就会在以后的课外作业中认真完成,而且会不断地提高完成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十分符合小学数学的特点。以小学生的自我特征为主体,进行的课程设计会极大地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且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并让学生在良性竞争的情况下不断地成长。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合作也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