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9-06-18汪进锋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计算习惯运算能力小学生

汪进锋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在数学课程中,应当重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包括:计算的结果准确、计算的方法灵活且多样、计算的速度快。良好的计算习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關键词】小学生;运算能力;计算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93-01

在数学课程中,重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就要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运算定律、计算法则都能掌握,作业却屡屡出现错误,都是由于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所造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抄错加减运算符号、抄错数字、加法忘进位、减法忘退位、计算结果明显不符合逻辑……”所以要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就要让每个学生都养成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1 培养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规范书写尤为重要,但常常被忽视,导致在计算中出现不同类型的错误。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教师自己在黑板上就要给学生示范规范的书写。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每个运算符号、每一个数字、竖式的格式,包括进位记号、退位记号都要按要求书写。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慢慢地也就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了。笔者教学笔算加法时,要求学生在列竖式时,相同的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进位的数要写小一点,且必须写在前一位数的右下角。这样就避免学生因书写不规范而造成计算失误。

2 培养认真抄题,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学生作业中出现一些错误,不是因缺少必要的数学知识,而是缺乏认真的抄题、审题习惯造成的。像学生把计算题抄错的现象,如79+385,抄成79+835、或把第二个算式的加数抄到第一个算式里、或抄漏了小数点、横式的数字和竖式的数字不符、加法抄成减法等。认真审题,在计算混合运算时运算顺序不分,拿到题就计算。笔者要求学生在抄题时,做到“三读三检查”。先大声读一遍算式,然后抄横式,检查抄写的横式与原题是否相同;边读算式边列竖式;检查竖式与横式数字、运算符号是否相同;再读结果,检查竖式结果和横式结果是否相同。在教学四则运算时,笔者要求学生先审题,再理清运算顺序,最后再思考是否有更简便的运算方法。坚持这样认真地抄题、审题的训练,就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能够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 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和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用估算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学生在计算之前进行估算,这样就能得到结果的范围。如计算389+292=____,把389看成400,把292看成300,389+292的和接近700,比700少一点;322÷27的商是两位数,536÷57的商是一位数;416×21利用400×20=8000,那么416×21的积接近8000,比8000多一点。通过这样的估算不仅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验算是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计算结果正确的保证,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提倡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进行验算,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计算234+158时,交换158和234的位置进行验算,或者用234+158的和去减234或158来验算;计算56×16时,可以交换16和56的位置来验算,也可以用56×16的积来除以56或16来验算。要使学生通过多样的验算方法,来达到的验算的目的。

4 分层次制定评价标准,培养良好的自我评价习惯

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学习。对学生计算技能学习进行评价,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要求,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如表内乘法除法口算,每分钟完成10道题左右;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每分钟完成3道题左右;笔算加法,每分钟完成3道题左右;笔算乘、除法,每分钟完成2道题左右。在实施评价时对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等取得较好成绩时再给予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在课外练习时,自己根据评价要求,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自我评价习惯。

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是持久性的,既复杂又细致,我们不但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还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使良好的计算习惯转化成为学生主动的学习行为方式,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计算习惯运算能力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怎样更好得开展小学计算教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探析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