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经济周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前提

2019-06-18

大众理财顾问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陆银行

作为与金钱和货币流动最接近的行业,金融业居于行业金字塔的最上层,而银行业作为金融业的中心,更是站在塔顶的塔尖、企业链条的最高峰。商业银行不仅要抵挡下方竞争者的冲击,更要直面宏观经济的风吹雨打,甚至经受金融改革的雷鸣闪电。

面对变革的袭来,美国的一家大型银行表现出了雄心壮志,先人一步成为头部银行,获取规模优势,从而在接下来的银行业混战中利用成本优势打败竞争对手。它,就是伊利诺伊大陆银行(以下简称大陆银行)。在扩张计划中,大陆银行押注石油危机带来的石油业、航运业和房地产业繁荣,负债端则从同业市场获取“弹药”,资产端大举扩张信贷,最终在巅峰时成为美国第七大银行。

可惜的是,一步登天的大陆银行败在没有读懂经济周期,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经济转向时,没有看到种种预警信号,依然保持着扩张惯性,最终成为不良资产的接盘者。在资产质量曝出问题时,同业资金集中迅速出逃,加速了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摧枯拉朽般击倒了大陆银行,没有给后者喘息的机会。从大陆银行身上,我们进一步看到银行经营者研判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在探究美国政府救助“大而不能倒”银行的方案时,我们尝试回答“不能倒”究竟意味着什么。

倒闭始末

伊利诺伊州大陆国民银行与信托公司(以下简称大陆公司)是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家银行持股公司,大陆银行是其附属商业银行。该银行曾一度是按照存款规模计的美国第七大商业银行,巅峰时总资产近400亿美元。

由于过度扩张造成的风险敞口过大,大陆银行贷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遭遇償付问题。1984年银行面临巨额亏损与挤兑,迫使美联储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其进行了救助。因为大陆银行规模过大,被政府认定为“大而不能倒”,所以FDIC对大陆银行进行了注资和接管,而不是直接破产清算。1991年,大陆银行经营逐渐恢复正常,FDIC将所有权卖给私人投资者,重新完成私有化。1994年,大陆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这家银行的名字从此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1975—1981年:雄心壮志,成为美国最大工商业贷款者

在1981年银行经营开始出现问题之前,银行的扩张十分迅猛。从1975年开始,为了在利率市场化中早早占领竞争高地,银行确立了“成为美国最大工商业贷款者”的雄心(见表1)。为了这个目标,银行内部专门建立了原油和天然气事业部,在行业繁荣中对能源业敞口不断增大;同时增加了对房地产和航运业贷款;开发了多种国际业务,通过29家国际分行向发展中国家发放大笔贷款。

表1 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资料来源:国海证券研究所,下同。

大陆银行的措施效果十分明显,银行工商业贷款从1976年的近50亿美元增长到1981年的140多亿美元。总资产从215亿美元上升至450亿美元。大陆银行的贷款比率从1977年的57.9%上升至1981年年末的68.8%;同期它的资产收益率保持在0.5%,股本收益率达14.4%,经营效益远超美国同业。

1981—1984年:乌云压顶,经营业绩下滑,风险事件频发

自198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不良贷款增长和利润损失,银行资产规模开始下滑,并引起负债端连锁反应。由于评级遭遇连续下调,大陆银行将自身从芝加哥交易所大额存单可交易银行名单中移除,并不得已转向利率更高的欧洲美元市场寻求资金,进一步加重了自己的负债成本。

油价下跌与石油业的衰退  里根经济学成功将美国从滞胀的泥潭中拉出,美国实际GDP增长率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负增长到了巅峰时的8%,失业率从高点10.8%一路下降至5%附近。美国经济的强劲一扫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贬值的阴霾,推动美元在20世纪80年代一路上涨,有效抑制了以美元标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价格上涨促进了其他非OPEC国家的石油生产能力,除美国外,苏联一跃成为最大石油供应国,挪威、墨西哥、加拿大等也纷纷增加了石油出口。与此同时,石油使用效率的提升,煤炭、核能、天然气等的替代能源技术的研发,共同削弱了石油需求。20世纪80年代石油价格下降了6成,其中1984年1年内石油价格就遭到腰斩,尽管OPEC几经减产,也没有挽回油价的颓势。

石油价格的下跌导致了美国石油业的衰退。从1982年开始,美国石油投资转负,过剩产能的出清中,一批生产成本较高的石油生产商濒临破产或出局。然而,大陆银行管理层却对于石油行业的衰退不以为然,认为油价下跌只是小的价格波动,依然持续对能源业进行投入,其中不乏濒临破产的企业。1981—1982年,银行对能源业贷款从28亿美元增长至52亿美元,占贷款总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15%。

然而市场是无情的,没人能从经济规律中幸免,大陆银行最终成为这轮石油业衰退中的牺牲品之一。1982年,一家名为佩恩广场银行(Penn Square Bank)、专门发放能源业贷款的俄亥俄州小型银行,在行业衰退中破产。在对破产银行的资产分析时,人们发现大陆银行是佩恩广场银行贷款的最大买家,共向后者投入了10亿美元之多,并且大陆银行在投资时显然没有尽到认真审查和勤勉的义务。在此之后大陆银行不得不在财报中披露其不良贷款显著增长,而市场也对银行的进取型战略由以往的赞誉转向负面评价,其信用评级从“AAA”跌落,股价也在1个月内下跌了60%。

房地产与航运业的衰退除了能源业,房地产和航运业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先后衰退。房屋价格的下跌与建设的停滞让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资金链断裂,大陆银行发放的开发贷款也已经覆水难收。即使是作为抵押品的房屋物业,在楼市寒冬中即使折价也难以处理,成为银行手中的烫手山芋。

散干货航运业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陷入衰退。先是由于1981—1982年世界范围经济衰退,各国生产活动减少抑制了总贸易需求;接下来1983—1984年石油价格暴跌,便宜的石油替代了煤炭的能源需求,致使煤炭贸易几乎停滞。航运需求的萎靡必定传导到造船市场,巴拿马型船的日租金水平在1981年1月还有1.4万美元,到1982年12月已下跌到约4200美元,两年跌幅达70%。1980年新造一艘巴拿马船的价格约2800万美元,但到1986年5年船龄的巴拿马二手船价格只有约600万美元,下跌80%。

拉美国家债务危机 以1982年8月墨西哥债务违约为标志,大陆银行在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中折戟。

在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让大陆银行继佩恩广场银行事件后又一次暴露在市场的聚光灯下,财经媒体开始撰写文章批评大陆银行的管理、风控和产品定价策略,1982年9月大陆银行评级又一次遭到下调。然而,大陆银行管理层依然在为银行的扩张战略辩护,无意收缩经营。拉美债务危机对大陆银行的影响深刻且持久,在1984年一季度银行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前,它的不良贷款达到了创纪录的23亿美元,其中当季新增4亿美元不良贷款的一多半都来源于拉美国家。

1984—1994年:谣言四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政府出手救助

从1981年开始,风险事件与连续下滑的经营业绩不断冲击着市场对于大陆银行的信心。1983年,大陆银行甚至只能作价1.57亿美元出售经营良好的信用卡部门来扭转其当年的亏损。1984年5月,大陆银行将要出售的传言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机构投资者纷纷停止在大陆银行滚动资金或撤回存款,使大陆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

官方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考虑到大陆银行存款中已保险存款只有30亿美元,而未保险存款超过300亿美元,如果任由银行破产清算,则未保险存款部分必遭受冻结和损失,更会有数十家甚至上百家资金关联银行倒闭,从而严重打击美国金融体系稳定。因此FDIC将大陆银行认定为“大而不能倒”,并对其进行公开银行救助。

救助包括临时措施与长期措施两部分(见表2),其中临时措施主要是政府向银行提供临时流动性支持,避免银行被立即破产清算,并为寻找潜在买家收购大陆银行提供一定的时间。若寻找买家失败,则是政府注资、接管、国有化银行的长期举措,在较长的时间内消化银行的现有信贷资产,等待经营基本面转好。

表2 FDIC 部分临时与长期救助举措

在4个月的临时救助期间,FDIC和大陆银行都试图找寻潜在收购者,有3家美国大型银行也派出工作组进行了考察,但最终没有找到愿意以合理价格接管大陆银行的投资者。妨碍收购交易的主要原因包括:大陆银行不良资产状况不容易摸清,涉及相当多的诉讼,收购者自身资金不足和法规对跨州设立银行的限制。

与此同时,大陆银行的资金仍在不断流失,为了避免银行破产使FDIC不得不偿付存款人损失,FDIC亲自上阵对大陆银行进行为期5年的接管。在1984—1989年的接管中,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企稳复苏,大陆银行经营逐渐稳定,甚至在1988—1989年恢复盈利并发放了当年股利。此外,业界对于大陆银行成为国有银行,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的担忧,也迫使FDIC尽快出手手中的股票。1991年,在接管合同结束两年后,FDIC卖掉了手中最后一笔大陆银行股票,使后者重新成为私营银行。但是这次危机让大陆银行规模不断缩水,信誉严重受损,难以再次在美国银行界称雄。1994年,大陆银行被欲拓展中西部业务的美国银行(BoA)收购,它的名字从此在世界上消失。

衰落原因

追求增长与规模扩张,是银行经营者的正常诉求。但是在扩张道路上,有很多的经营风险需要注意。从大陆银行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可对这些风险窥见一二。

经济周期判断失误

银行业稳健经营最重要的是顺应经济形势,大陆银行管理层对于经济周期判断失误,是造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大陆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形势显示出种种衰退信号时,依然维持扩张型的经营政策。这种失误来源于银行管理层对于历史的惯性认知,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一直面临着高通胀、高油价的局面,美联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实行过主动的货币政策,因此银行管理层就认为20世纪80年代仍将会简单的重复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

管理层对经济周期缺乏深刻认识,最终害了大陆银行。没有踩准经济节奏,使银行在该保守经营、收缩风险敞口的时候依然持续扩张,以至于在周期衰退中吸收了过多的不良资产,在经济下行时承受了比其他银行更广泛、更深层的损失,最终倒在了美国全面复苏的前夜。

行业集中度、个体信用风险缺乏管控

当存在周期误判的风险时,行业集中度和个体信用风险的管控就成了第二道防线。如果对行业集中度上限做出严格限制,认真审查客户现金流,将贷款发放给信用良好的客户。那么即使衰退来临也不会动摇银行的根基,周期风险只会影响小部分投向顺周期行业的资产,且拥有现金流的客户违约风险不会大幅上升。

大陆银行没有做好资产组合管理,其贷款集中度过高,放大了周期風险的危害。贷款发放完全跟随着市场需求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贷款集中于能源业、航运业和房地产业。从佩恩广场银行事件开始,市场开始担忧大陆银行对能源业敞口过大,进而银行与同业间的业务往来也受到干扰,为之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大陆银行对客户信用审查不够充分,使其在周期衰退时无法阻挡信用风险。

除此之外,大陆银行的贷款定价策略也存在问题。为了抢占市场,大陆银行向高风险客户发放低于行业一般利率的贷款,使贷款收益不能有效弥补违约损失,也是其忽视个体信用风险的表现。

海外风险认识不足

国际化经营是很多大型银行的发展手段,但是大陆银行在国际化期间对于海外风险认识不足,是造成其经营危机的重要原因。第一,大陆银行没有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状况做出准确预测。对于主要依靠大宗商品出口的拉美国家,由于对商品周期的错误判断,大陆银行没有预见到它们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使其在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遭受损失。第二,大陆银行对于发展中国家偿还主权债务过于自信。它不对拉美国家已有债务杠杆进行分析,甚至没有预料到会有主权国家发生债务违约,因此过多的投资拉美国家国债,最终在发展中国家债务上遭遇滑铁卢。

过度依赖同业资金,负债端结构不健康

大陆银行负债结构极其不合理,负债端过多依赖机构资金是导致大陆银行最终爆发流动性危机,被政府接管的关键原因。大陆银行同业负债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因素和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是银行自身原因——资产端扩张过快,负债端缺乏管理。

除此之外,同业资金比例过高也会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除了稳定性差,同业资金一般还会要求市场利率,明显高于个人和企业存款。依靠同业资金的银行要么承受着净利差被压缩的痛苦,要么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后者虽然保证了净利差,但是考验着银行的市场营销与风控能力,如果处理不好就很容易产生不良资产问题。

对银行业的启示

大陆银行的衰落对银行业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市场化竞争早做准备,健康、有序扩张

利率市场化及其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问题,对于所有银行而言都是重要的挑战。大陆银行面对行业变革,想要成为头部银行,获取竞争优势的想法固然好,但想要在五六年内就成为美国最大工商业贷款者的目标过于急功近利,这显然是面对变革仓促应战、准备不足的表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陆银行采用粗放式的扩张手段,最终为其带来了隐患。

面对竞争,首先,商业银行要早做准备。市场化竞争是历史的趋势,没有谁可以逃脱改革的命运,永远享受政策红利。因此,银行的经营者要始终有危机意识,提前应对竞争,对竞争中银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为改革争取更多时间,主动转型,而不是被迫调整。

其次,制订银行战略规划要合理可行,从而带领银行健康、有序地扩张。银行的发展规划要基于宏观经济和公司自身状况两方面考量,从公司现有的经营情况出发,发挥优势项目与补短板,更重要的是增速要与宏观经济相匹配,让银行在不积累风险的情况下取得增长。

把握经济脉络,分散化资产配置

银行业作为一个顺周期的行业,判断经济周期一直是银行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其次是合理地资产配置。两方面都做好才能推动银行更快、更好地成长。

始终以核心存款为重点,优化负债结构

大力发展个人、对公存款等核心存款业务是银行成长的必经之路。银行的根本是服务实体经济,其中包括个人与企业的存款项目。想方设法做好服务,满足个人与企业的金融需求,从而获得稳定的核心存款,这不但是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更是拓展其他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同业资金在必要时可以成为业务资金的重要补充,但不应该被放置在主要位置。银行还是应该以服务大众为先,而不是以资金运作为先。

大而不能倒:不能倒的是存款人,而不是股东

美国政府机构对大陆银行的救助和接管也引起了社会对“大而不能倒”原则的思考。下面我们从政府、银行存款人与银行股东3个方面的探讨:

第一,对政府来说,“大而不能倒”意味着美国始终认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大于市场规律,这是他们从大萧条中得来的教训。无论什么原因,在重要银行处于危机之时,政府伸出“有形的手”进行干预是必要的。关键的是如何对银行的“重要性”进行定义,如果门槛过高可能会导致危机来临时政府救助不利,门槛过低则会干扰市场规律并加重政府负担。

第二,对存款人来说,“大而不能倒”意味着存款人在大银行的资金即使没有存款保险,也可以获得政府隐性担保。这增加了存款人把资金投向大型银行的意愿,压低了大型银行的负债成本,进而增强了盈利能力。从这個角度来说,可以获得隐性担保是银行规模经济的一种解释路径。

第三,对银行股东来说,“大而不能倒”并不意味着股东权益会被政府保障。相反,正是因为政府在救助大陆银行时遭遇损失,原股东股份直接清零,银行被国有化。因此对于银行的股东或是经营者来说,纵使银行做大规模有很多好处,也必须防范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而此时“大而不能倒”并不会成为股东权益的挡箭牌。

猜你喜欢

大陆银行
IQ大陆
北方大陆向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北方大陆“预见未来”之旅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冰之大陆
银行激进求变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