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声音,致敬十年的成长

2019-06-18宋锦燕

中国广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声音故事视野

宋锦燕

【摘要】在今年4月亚广联气候变化和减灾媒体峰会上,四川广播电视台纪实广播剧《撤离》获得防灾减灾类最佳广播节目大奖。该作品是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创作的特别节目,作品以“新闻+广播剧”的形式表现了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后6万人24小时的有序撤离过程,为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重建的十年交上了一份应灾能力全面提升的完美答卷,也讲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中国好故事。本文介绍了节目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故事   声音   情怀   视野   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提升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命题。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让四川失去了6万多鲜活的生命,灾难中的悲戚没有因岁月而遗忘,十年灾后重建使我们有了新的家居、学校、医院,十年灾后重建,也让四川人民的应灾意识、能力一步步走向成熟和强大,这个成长的过程在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中得到了极好的检验。为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创作的特别节目——纪实广播剧《撤离》以“新闻+广播剧”的形式表现了8·8九寨沟地震后6万人24小时的有序撤离,讲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中国好故事、四川好故事。

一、 抓住新闻大事件,讲出中国好故事

2018年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节点,也是新闻宣传的节点。发生在2017年8月8日的九寨沟地震就像一座物理形态的丰碑,无论是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还是普通群众的应灾能力,都给我们全景展现了四川的成长,而这其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无不呈现着人性的美好:灾难中面对自己的团队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导游,在有序撤离中把座位留给他人的普通老人,互相帮助、从容疏散的游客……如何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有机地串联起来,我们想到了用纪实广播剧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以记者讲述作为节目的“骨架”,通过广播剧的艺术形式还原故事现场。

不论国际评奖还是国内评奖,从新闻的价值取向上看,基本上都是“编年体大事记”。回顾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地震,6万余人在7级地震中24小时有序撤离,无论是其新闻价值、人类减灾抗灾的成就或是讲述一个动人的中国故事,这都是一个极好的题材。我们将视角落在了普通群众的身上,希望表达的是“人的成长”,尤其是人们应灾能力的成长。

“人的成长”——从容、有序应对,这是四川人的故事,也是我们历经劫难成长的一次见证。我在填写参评大奖作品表时写道:十年前的5·12大地震,四川失去了6万多同胞,这是我们永远的伤痛;十年过去,有回忆更有成长:一个地区的人民应灾能力在成长,面对突发灾难时的心态在成熟。

《撤离》满载的都是四川人的故事,故事中有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人与人的友善、人在灾难中的克制……作品不仅展示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伦理取向、社会的进步,还让所有的人性都得以袒露:有胆怯也有从容,有懦弱更有彼此的坚守。相信听众也会有一样的感触:在大灾中绝望的哭泣让我们动容,但从容有尊严的应对往往更让我们震撼。

很多国外的受众未必知道九寨沟,但这个作品会让他们意识到:6万人有序撤离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有着足够应对能力和指挥能力的政府,一定是一个值得人尊重的四川!我想从这一点上,我们讲出了一个中国好故事、四川人的好故事。

二、追求广播好声音,表达我们的价值取向

好的广播作品一定是“新闻价值和声音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

在国际评奖中,参评作品一定是现场用来听的,在高保真的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瑕疵都会放大。而且,非母语的作品,声音带给评委的感觉更重要。

“用声音讲述故事,用声音表达价值取向”,节目中每一次同期声的使用都是场景的还原,每一段音响的选择都饱含创作者的价值观。作品的最后我们用充满藏族特色的歌曲《神奇的九寨》作为结尾,选择谁来演唱从一开始就让我们不断地取舍。我们曾选择请年轻的主持人或者著名的藏族歌手,都未达到理想中的效果,后来在外景地采制自然音响时,本剧作者之一、一位60岁的老同志的一声清唱让我耳朵为之一震,这声音饱含的沧桑、孤独恰恰就是我们想表达的意境,这使我意识到任何音响都有其释义作用,需要多层次考量。在对无数自然外景的比对后,我们选择在一处湖水旁、拱桥下录制,那余音袅袅的“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唱出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其实,纪实广播剧《撤离》中的很多音响都是我们在自然环境中录制的,我们始终相信每一个音响、每一个细节都有它的听觉审美价值。录音师说:今天的广播剧录制要比照电影大片去做,虽然离目标还远,但是毕竟已经在路上了。我想这其实也是对新闻真实的追求。

三、好节目来自真情怀

这些年,广播的直播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也使广播剧、小说连播等广播文艺形式缺少甚至失去了播出平台。缺乏承载平台,导致创作能力日渐衰弱。英国广播公司至今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广播剧播出。由罗马尼亚广播公司制作的广播剧作品《爆炸》荣获第54届亚广联广播类剧情奖,声音录制非常专业和讲究,犹如电影大片。

广播是声音的作品,声音的质量、美感都有着它特有的魅力,它能讲述故事,表达出价值取向。声音是听觉艺术,好声音才能有好的听众缘。

广播节目创新创优,视野不是唯一的,路径也不是唯一的。更何况在今天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创新更是多层次地对原有边界的突破。单篇作品的创新创优固然可贵,表现出对精品的追求,但是如果从提高传播力上来讲,笔者认为宣传项目培育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路径,苏州的“iSING! Suzhou”、成都的“一带一路熊猫小记者”都是值得总结的宣传策划。

“iSING! Suzhou”是一个落地苏州工业園的公益文化项目,该项目以全额奖学金的形式从全球招募、甄选青年歌唱家,接受系统的声乐培训并进行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每年夏天,学员们在苏州接受来自世界最高水平的歌剧院专家的密集培训,包括东西方声乐艺术和部分汉语课程。“iSING! Suzhou” 项目的每一场小型讲座或在苏州广播电视台的演出都会进行全方位的媒体宣传:从广播、电视及时的短篇新闻报道,纪录片式的长篇报道到微信、微博和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成了极强的传播力。2018年年初,该节目因为全网热评而登上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春晚。

在媒介融合的今天,“融合”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只要是疆域的突破都应该是“融合”——跨媒体、跨地域、跨介质;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面前,要有“万物皆媒”的新思维模式,在创新创优的道路上我们能否将路径和办法拓宽一些去考量,甚至将文化产业和媒体打通去考虑,这里面考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提高了传播力,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熊猫小记者”是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策划的一个“走出去”公益活动,该项目被列为国家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之一。2018年该活动招募的小记者组成三支队伍,在8个国家16个城市与当地政府、学校等举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在新加坡,“熊猫小记者”与当地学生一起听课;在捷克,“熊猫小记者”和当地学生举行足球比赛;在德国,“熊猫小记者”与当地学生举办西方艺术创作活动等。国内、国际近100家媒体报道了此次活动,共计刊发报道150余篇,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中央级媒体报道近50篇,境外媒体报道近20篇,这无疑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宣传的创新创优之作。

这样的活动具有持续性和新内容的不断融入性,今年的“熊猫小记者”活动将邀请西班牙、德国、法国、匈牙利、波兰、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越南10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10位“熊猫小记者”及其家庭来到成都,报道也会持续延伸。

这些活动不仅互动性强,而且本身具备媒体融合的基因,两个活动在吸引粉丝、拉动新媒体流量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所以,创新创优应该以更广的视野、更多的突破作为考量的标准。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声音故事视野
居· 视野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声音在动态图形中的应用
视野
真相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