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课堂小结 提高教学效率

2019-06-18宋海琴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堂小结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宋海琴

[摘   要] 小结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梳理知识,从而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查漏补缺、攻克重难点、掌握解题思路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小结;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4-0009-02

课堂小结是指师生一起对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归纳等二次加工的一种教与学的方式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末尾环节、关键环节,起到总结、拓展的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的能力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梳理初中数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巧妙设置课堂小结,提高教学效率 .

一、讲解新知识后进行课堂小结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往往需要讲解多个新知识点.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旧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在客观上增加课堂容量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认知错误、遗漏等问题 .因此,在课堂上讲解完新知识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课堂小结,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在课堂上学习的新知识,帮助他们明确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建立清晰的学习思路,从而掌握新知识的脉络 .针对新知识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应该确保课堂小结的内容覆盖面广,必须全面覆盖本次课堂学生学过的全部知识,运用生动的语言体现新知识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加深他们的理解 .以《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这样的课堂小结:“刚才大家一起学习了合并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知识的关键在于要搞清楚同类项到底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同类项的合并方法,大家说对不对?”学生回答“对” .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谁能告诉我同类项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总结课堂上学习到的同类项定义 .学生经过思考将得到一致结论,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同类项定义的记忆和理解 .教师再次提问:“同类项怎么合并呢?”学生回答:“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同学们回答得不错 .实际上,合并同类项只要掌握‘两同‘两无关‘常数也是同类项这三个关键就行 .‘两同即字母相同、指数相同;‘两无关,即系数大小无关、字母顺序无关 .”这样在问答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堂所学新知识,可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二、解答学生疑问后进行课堂小结

正所谓“学必有疑” .在学习时,学生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 .对于学生的疑问,教师必须认真倾听,为学生详细解答 .然而有些学生会出现反复提出同样问题的现象,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教师的解答 .为此,教师可以在解答学生疑问后进行课堂小结,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领”问题,重点启发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有些学生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算把握不到位 ,如有学生提出疑问:“老师,这个题目2/3+(x-1)/4=2,我反复计算了几次,结果都是-1,和标准答案不同,到底问题出在哪里了?”教师可先仔细看学生的解题步骤,寻找其错误所在 .出现这样的错误通常都是因为学生在去分母时忘记了给没有分母的项乘以相同的系数 .因此,教师可先给学生详细讲解题目的计算步骤,然后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课堂小结:“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运算过程中,我们应该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才能保证方程左右两边持续相等 .如果哪一项忘记乘了,方程等式大小就会发生变化,计算出来的答案自然就是错的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找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还明白了出错的原因,有效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

三、在促进知识迁移后进行课堂小结

数学学科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數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就必须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迁移,通过一个知识引出更多的知识 .知识迁移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万变不离其宗的特点 .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之后,教师应该进行对应的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有效引导学生掌握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从而建立更加清晰、完善的知识体系 .以《梯形的中位线》教学为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从梯形的中位线迁移至三角形的中位线,让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再进行课堂小结:“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梯形中位线,通过相应的图形割补、平移,任何一个梯形都能转变为三角形 .而且通过公式转换,我们也可以发现梯形面积可视作中位线和梯形高的乘积 .因此,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梯形中位线,三角形的面积一样可以通过中位线和高(第三边上的高)的乘积求解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掌握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构建更加清晰、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

四、在组织学生复习后进行课堂小结

复习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方式 .复习过程中,学生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学习,体现出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 .往往在一堂复习课中,学生需要回顾温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在组织学生复习之后进行课堂小结,对整个复习课进行有效概括,起到突出重点、难点的作用,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消化知识 .以《二次根式》的复习课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复习了相关知识后,教师可进行这样的课堂小结:“二次根式的学习关键主要包括两点 .第一,二次根式以及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均为非负数;第二,要注意区分[m2]= m(m ≥ 0)与[m2]=|m| .特别是当[m<0]时,[m2]没有实际意义,但[m2]= -m .”这样在复习课结尾对本次课题复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可突出复习重点,提高复习效果 .

巧妙设置课堂小结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 .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结,并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堂小结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小结 .教师必须持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持续优化课堂小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

[  参   考   文   献  ]

[1]  秦俊, 李清. 巧设小结 提高课堂效率:基于第九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视频的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7(7):20-23.

[2]  卢仰红. 让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别样红”[J]. 科技信息, 2011(18):306-307.

[3]  曹炜华.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小结常用的几种方法[J]. 学苑教育, 2015(4):52.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课堂小结教学效率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给化学教学减负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