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扼杀文明的不止有天灾,也有人祸

2019-06-18

艺术品鉴 2019年5期
关键词:圆明园大火伊拉克

这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文物遭受毁灭最惨烈的一次,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毁掉人类文明的少不了种种天灾,比如一场意外的大火,但是更多时候,其实是来自于人祸。

对页巴黎圣母院著名的玫瑰花窗,在此次大火中遭受损坏。(图源:法新社)

灿烂的文明与野蛮的战争使人类历史充满了仇恨和灾难,同时也尘封了人类历史。人类不仅挥霍环境,也挥霍历史,当那些鲜活的历史变成冰冷的文物时,人类依然因为贪婪与丑恶而不放过它们,对文物的掠夺与摧毁从未停止。

人类曾创造了数千年灿烂的文明史,现在我们还能从地球上寻找到多少文明史存在的遗存呢?那么丰富的历史不是毁灭于自然灾害就是毁灭于战争,或者毁灭于人类自身的贪婪、极端与偏见。

本页意大利庞贝古城

庞贝谜团

在欧洲历史上天灾毁灭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公元79年8月24日,意大利境内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她的爆发使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瞬间成为了残垣断壁的废墟,那座古城的名字叫庞贝。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古城,西北离罗马约240公里,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西南脚下10公里处。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20公里,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地,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庞贝在当时属于中小城镇,但由于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较完整,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场灾难令这样一座古城保存的如此完好,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历史文化生活的完整样本,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古典世界的最后一场悲剧

公元415年3月的清晨,亚历山大城的希帕提亚,着一身平滑长袍,像往常一样迈出家门,径直走到停靠在门旁的双轮马车上。而在她的目的地——亚历山大博物馆演讲大厅,一如既往早已坐满了她的“粉丝”。他们正仰首期待着偶像的到来,刚刚坐上马车的希帕提亚则正准备启程。

忽然,从街道的各个角落里,涌出了很多人,将马车团团围住。这些穿黑色衣服戴黑色头巾的人,据说是来自埃及沙漠地区的僧侣和士兵,他们一把将希帕提亚扯了下来。一番殴打之后,她被揪着头发拖进了西赛隆教堂。

本页拉斐尔·桑西 《雅典学院》1510~1511年湿壁画2.794×6.172m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藏(上图)

孙韬《圆明园劫难》油画 400×720cm 2009年(下图)

后世的历史学家们描述:“愤怒的暴民们”告诉眼前的这个异教徒,如果还想活下去的话,她就必须亲吻十字架,加入修道院,成为基督徒。在被拒绝之后,终身未嫁的希帕提亚,被诵经士彼特扒光了衣服。暴民们用锋利的牡蛎壳,一片片地刮下她身上的肉,然后把她在鲜血中颤抖的身体,砍成一段一段扔进了熊熊燃烧的火中。这个被当时的诗人们称为“圣女”和“无瑕的星辰”的女子,就这样化为灰烬,死无葬身之地。

1500年后,在芝加哥独立宗教学会上演讲时,美国著名的无神论者莫斯利,以《希帕提亚的殉难》为题,向眼前的听众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她殉难的场景。他宣称,希帕提亚的殉难意味着“古典世界的消亡”。而希帕提亚,作为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女数学家,不仅是她所生存的那个“古典世界”的一个句号,也是最后一颗最耀眼的明珠。

圆明园之殇

在圆明园遗址一角,竖立着一个外国人的半身像。这个人,就是享誉世界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雨果的雕像为什么会在圆明园?这源于雨果在1861年写的一封信。这封信的收信人是“巴特勒上尉”,他向当时年近六十名满天下的老作家征求“对远征中国的意见”。

当时,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暴行刚刚过去一年。雨果在这封信的开头说:“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而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雨果在信中写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雨果是伟大的,他谴责了他的国家和军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行,实际上是对人类所犯下的罪行。

无法重生的巴米扬大佛

2001年,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出于宗教原因,将位于阿富汗中部巴比扬城北面兴都库山区一个溪谷中的两座大佛中的一座高达50多米的大佛炸毁。这座大佛的雕刻年代为公元4-5世纪,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是世界佛教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历代高僧朝圣之地。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就曾在公元632年考察过巴米扬大佛,并在《大唐西域记》中将大佛所在地名译为“梵衍那”,巴米扬大佛又称为“梵衍那大佛”。如此珍贵的历史遗存却因为一部分极端分子的宗教偏见而毁于一旦,仅仅是遗憾或愤怒可以表达我们的情绪吗?我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件这种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又如此庞大的文物存世,我们所知道的是,见证人类历史的文物每天都在减少,战争、天灾、人祸使这种毁灭的速度在加快,人类在加速创造未来的同时也在加速毁灭自己的历史。

现代文明中的“文化强盗”

伊拉克所在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文明区域,这里曾经生活着人类四大文明中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产生过古巴比伦王国、亚述王国、苏美尔王国等大帝国,位于伊拉克首都的巴格达博物馆是世界第11大博物馆,收藏着记载当地数千年文明史的近30万件珍贵文物。然而2003年一群来自美国的现代强盗洗劫了这里。美军占领巴格达后,美国士兵、新闻记者、当地居民一起抢劫了这座博物馆中极其珍贵的文物,使得一万五千件文物不知去向,美国人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不仅使伊拉克人民遭受了深重苦难,而且还抢走了大量属于伊拉克人民的文物。有人说,伊拉克可以重建,但是人类历史永远无法重建,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却在毁灭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伊拉克的灵魂。

“伊斯兰国”的 “文化清洗”

伊拉克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人员于2015年2月在伊拉克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博物馆持大锤和电钻等工具毁坏馆内珍贵文物,4月11日,“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在伊拉克北部的亚述古城遗址尼姆鲁德使用大锤、推土机和炸药等工具大肆意破坏文物、发动大规模爆炸,几乎把这处遗址夷为平地,这些有生命的文物一旦遭到摧毁,便永久地消失在了人类历史上,因为文物的生命只有一次 ,它无法重生。

本页阿富汗巴米扬地区 约1939-1940年(左图)

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右图)

尼姆鲁德建于公元前13世纪,位于底格里斯河河畔,距离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伊斯兰国”主要据点摩苏尔大约30公里。这里有“亚述珍宝”之称,是伊拉克最著名的考古地点之一,位列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遗址候选名单。

尼姆鲁德古城遗址遭破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予以谴责,称“伊斯兰国”的行为是“文化清洗”,等同于犯下战争罪。

巴西博物馆大火

2018年9月2日晚,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有200年历史的美洲最大博物馆——巴西国家博物馆突遭大火,馆中2000多万件藏品中的绝大部分被大火吞噬。

这场大火,几乎焚毁了巴西200年的科学知识、文化研究、教育财富,也焚毁了一段人类文明和自然历史的宝贵记忆:有来自埃及的木乃伊,来自古希腊的神像,以及巴西最早的人类化石,也包含了哥伦布登陆美洲之前,美洲各大文明一部分最重要的珍宝。

一个细节是,事发时博物馆的消防栓竟然没水,消防员只能临时从河里抽水灭火……

巴西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818年,代表了巴西两百年来的所有历史和科学进步,这些被毁掉的文物代表了美洲完整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美洲古老灵魂的象征,无法复制,也无法复原,然而一场大火却将其毁灭得干干净净。面对这些人类文明的灰烬,设计师罗德里格斯说:“触摸这些灰烬,比在电视上看见火灾影像,更令人悲痛。”巴西总统特梅尔说:“两百年的努力、调查和知识消失了。对所有巴西人来说,这都是悲伤的一天。”应该说,这不仅是巴西人最悲伤的一天,也是全人类最悲伤的一天。巴西从此失落了他们的文化瑰宝,也失落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灵魂。

历史不能重渡,文物不能复生,被烧毁并倒塌的巴黎圣母院的尖塔已经化为灰烬,即使能够在百年后重建,那也已经不再是那座有800年历史的尖塔,也已经不再是加西莫多在小说中曾经居住过的尖塔,正如同被英法洗劫和焚烧后的圆明园已经变成了一片荒野,任风雨浸蚀,任岁月抚过,当历史继续往前飞奔的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回望那段过往的历史。

很多时候毁掉人类文明的过去,同时也毁掉我们未来的,当然少不了种种天灾,比如一场意外的大火,但是更多时候,其实是来自于人祸。

本页巴西人类化石“Luzia”(上图)

被大火洗劫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右图)

猜你喜欢

圆明园大火伊拉克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印象·圆明园
“大火”星——心宿二
游圆明园有感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面对一场大火
圆明园里过大年
大火中的家——灾
激战正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