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浙江画院《中国画院志》编撰工作进程会议在杭召开

2019-06-18本刊讯

中国画画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民美术出版社画院进程

会议现场之一

会议现场之二

6月6日下午,《中国画院志》编撰工作进程会议在浙江画院会议室举行。浙江画院院长孙永,浙江省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胡小罕、副总编屈笃仕、艺术总监王雄伟、美术编辑傅笛扬,《中国画院志》编委会办公室主任陈青洋,浙江工商大学、典志专家、《中国画院志》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志邦,浙江大学、《中国画院志》编委会办公室研究员鲍江华,《中国画院志》编委会办公室研究员陈才、胡彬参加了此次会议。

自从2016年5月首次《中国画院志》编撰会议开始,经过三年多的互动、沟通、联络与资料收集工作,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在已有的编撰构架内不断完善编撰凡例,协调各大画院,调整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截止目前为止,近百家画院的一手相关资料已经到位。

会上,《中国画院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浙江画院理论与评论工作室主任、《中国画画刊》主编陈青洋介绍了《中国画院志》的工作进程与面临困难,将编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一列出,让大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目前,在基础资料收集到位的同时,我们面临着艰巨的编撰工作,各个画院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收到的资料体量大、信息繁杂。

但也有不少的画院资料不完善,甚至历史资料欠缺。所以,我们在收集整理过程中,根据凡例的要求,提示资料欠缺的画院如何提供有效资料。

编撰后续的沟通联络、调整与补充资料等工作,都非常繁重而艰巨,都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完成。

在已有基本成形的编撰文稿中,与会人员就下一步的编排、版式展开了讨论。《中国画院志》与一般的志书不一样,它必须通过大量的图像来展示一个画院的学术形态。怎样处理图像和文字的关系,文字比例关系怎样体现,图像的展示在本“志”中的地位……这也是作为画院志的特色,更重要的是通过图像来体现画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会议还讨论了关于区域的划分与画院排版、目录设置等相关问题。

在统一的编撰规范、范例下,如何把形态各异的画院生态系统地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让各画院做到全面统一,又各有特色,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需要完成。

《中国画院志》第一卷(古代部分)已确定由中国国家画院理论家顾平执笔。

为了更好地统筹协调《中国画院志》全面工作,《中国画院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志邦对新近加入的编撰研究员进行了分组编撰的安排。

因为编撰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中国画院志》编撰办公室增加了编撰人员,力求编撰稿件在10月份初稿全面到位。为年底前《中国画院志》的编排、出版工作做好准备。

在这紧要关头,需要全国画院同仁、编撰专家一起努力,共同来完成这一对于中国画院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浙江画院院长孙永和浙江省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胡小罕表示,全力配合《中国画院志》的编撰工作,必要时给与更大力度的支持。

编写《中国画院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研究工程。《中国画院志》编撰工作进程会议,旨在统一思想、深入推进、全面铺开,从而保障《中国画院志》于2019年正式出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庆典献上一份文化大礼。

猜你喜欢

人民美术出版社画院进程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
初次在外过夜
好主意
圣诞礼物
大雾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