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主题性版画的时代性与艺术性

2019-06-18西安美术学院710065

大众文艺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主题性时代性艺术性

(西安美术学院 710065)

一、时代性是主题性创作艺术性表达的前提

主题性绘画从广义上讲是历史题材画,而中国主题性绘画却有着特殊的定义,它专指以新中国国家、集体意志为主旋律的重大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创作。

主题思想的来源取决于国家政治思想的方向,同时它也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审美倾向,此种审美是在既定的和有限的素材中产生。时代性决定了题材的选择,主题又将视角凝聚在典型的元素之上,即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主题性创作要体现艺术性,必须以时代主题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用艺术语言有效地处理这些典型元素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政治方向的变化牵动着主题的转向,也牵动着艺术性的表达,艺术作品无论是重演历史上的往事还是摹写现实,都是对当下时代的观察和凝视。

版画与中国画与油画相比,因其材料、尺幅的限制往往只能被制作成艺术小品,虽然创作营造的视觉场面不如上述两画种那般宏大,各个时期的作品数量也不多,但它自鲁迅推介和倡导开始便是主题性的,几经演化,但我们大致可归纳出几个具有不同时代性的题材样式:

(一)抗争题材

新兴木刻运动作为中国现代版画的起点,自它第一次出现便具有强烈的革命主义色彩,是五四思潮唤醒了中国人前所未有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表达正义和斗争成为版画的唯一主题。李桦版画《怒潮组画》的题材和形式虽然借用了珂勒惠支、麦绥莱勒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的版画样式,但它作为“武器的艺术”1的功用却得到了最为贴切的诠释。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崇高的仰视角,灰暗的色调无一不在述说革命道路的艰辛,画家直面表达醒目的情景感,正是人道主义和革命精神的体现。

(二)旗帜人物题材

鲁迅是“硬骨头”,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最具旗帜意义和先锋、榜样作用的人物。他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又与新兴木刻运动极富渊源,因此中国的版画家一直以来都不遗余力的将其反复描绘与表现,赵延年的《抗议》在这个题材的创作中具有典型性。对于鲁迅题材,摹其形、绘其色、描其影皆是在主题上开出的新境界,以鲁迅为主题的版画不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其全人格的象征表现,更是画家极富力量的精神内省和个性化的思考。

(三)理想生活和革命场景题材

时代是行动的,正如历史像潮水般涌动前进,新中国让人民从黑暗中走出迈向了光明,万物复苏、百废待兴,此刻全国上下正以一种明朗健康的理想主义情怀憧憬着新生活的美好。民族奋进在版画创作主题上成为主流,虽然这是国家意志的导向,但事实上也是社会大众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最为朴素的追求。以李焕民《初踏黄金路》为代表的一批版画一改愤懑、激进的情绪,更多时候是在展现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寄托,画面民族风格以及本土特征的出现表明版画创作的精神和意境正在向本民族勤劳、勇敢、坚强的传统精神走去。

历史不仅需要缅怀更需要被铭记,艺术地展现革命的史实亦成为主题性版画创作的主旋律。战争场景的再现寄寓着中国共产党获取胜利的艰辛与伟大,以“长征”与“解放”题材的版画创作最为常见,两种题材中既包含了对革命历史情景的缅怀情绪也是对来之不易胜利的刻骨铭心。

(四)时代形象题材

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涌入,推动了思想解放的进程,虽然改革开放使经济基础发生了转变,但在美术界仍然以一种高度自律的方式积极表现着国家和集体之下平凡的底层劳动者和时代楷模形象。“努力拼搏、奋力向上”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象征,极具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主题性版画创作的新风尚,捕捉“典型”与自然真实地再现成为版画创作的主要手段。虽然艺术手法上较之过往出现了更为丰富的样式,但最为显著的变化则是来自画面视角的转变——从仰视转变到平视。它所带来的直观视觉感受是画面中形象的崇高感和敬畏感消失了,继而出现的是类似于照片式的现实场景。此种变化极为关键,它更像是画家在向世人述说:生活无需膜拜,你就在生活中,真实而平凡!

从上面几个主题特征看来——国家意志是主题的核心思想,使命和责任则是思想基础的根本,不同时期所带来的时代性变化,促使着主题内容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理性的艺术思维的发展。值得肯定的是,对主题的时代性主动把握已成为版画创作的一种自觉和共识,时代性是创作艺术性表达的前提,它在中国主题性版画创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艺术性是主题性创作的基础

艺术作品艺术性的展现依靠创作者特有的主观因素,包括生活阅历、感情气质、价值三观、艺术个性以及艺术修养等。其作用于艺术创作中最直接的表现是作品面貌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差异,它的独特性是与其他艺术家相区别的。艺术性即艺术特色。

主题性创作的精神基础是艺术化的理性思维,主题性创作的组织基础是艺术表现的角度。

(一)艺术化的理性思维

主题性版画创作中艺术性体现的重点在于画家对于命题的理性思考。审题被认为是创作前期的重心,又是对既定素材进行有效解读与发掘的关键。理解什么是表达主题的核心以及什么样的形象能够体现主题,需要画家自身贴近生活,敏锐地去观察和审视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形象,并利用感觉、想象、测量、取证和了解的方式去体验。典型形象和环境的选取,则依赖于画家对事物的准确把握力,而想象力又是理性思考后灵感的重要来源。由此可摸索出一条由艺术化理性思维所产生的轨迹:

主题的解读——既定素材的深入发掘——形象的体验——想象力

(切入点的差异) (方向角度的差异) (感受力的差异)(想象力的差异)

在轨迹发生的每一个点所引发的差异性,可理解为是一种“思想的偏见”2,此即是艺术性的第一特征。

(二)艺术表现的角度

艺术是造型的,而主题性版画创作更是用写实主义的方式造型。无论是以象征性还是表现性的手法,亦或是浪漫主义手法,其目的是在写实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命力,意义也只是让写实主义具有丰富的特性。问题的关键在于画家在对主题进行理性思考之后如何用个性的方式进行创造,那么艺术表现的角度就由此决定了作品最终的份量。

角度既是一种立场又是一种观点,是事物多面性的反映。客观的来说,艺术视角的不同所带来的往往是艺术感染力的不同,此时角度等同于艺术形式,在艺术创作中发掘新形式虽然是为了满足感官,但是主题性创作具有严肃性,它所选用的艺术形式必须合乎主题的逻辑性,而被精心设计的形象视角便是艺术的灵魂。亦如好的文学和电影作品所展现的视角一般,主题创作所设计的艺术形象也需具备醒目、庄严、比拟等特点,经典的主题作品便最常用这些特点。

从绘画技法上看,画面安排的透视角度配合着用光的处理也是为了寻求不同的视觉感受。中国早期主题性版画创作运用仰视来凸显崇高感,后期又转变为平视、俯视来拉近与生活的距离,这是主流创作思想转变的体现。此时艺术性的第二特征也显现出来:

主题形象的选取——画面视角的设计——画面气氛的组织——主题的造型

(选择的差异) (编排的差异) (组合的差异) (造型的差异)

两个特征所指向的差异性最终决定了艺术性和艺术风格的产生,它使作品的面貌和调性具有独特性,而优秀的主题性创作往往是在艺术思维和艺术角度共同协作后,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孕育过程才具规模。

三、当代主题性版画创作的方法

主题性版画在当代创作语境下如何具体呈现,便是对创作方法论的探讨。

(一)当代主题性

信息与交流的开拓使当代社会成为世界性的社会,中国在加强对外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对本国优秀文化的输出,主题上表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仍然是艺术创作的重心。中国艺术家长期养成的一种以国家意志为核心的创作自律,亦是无时无刻都在强化主题性创作的庄严感和严肃性。虽然在题材上较之过往有更多的选择,然而国家形象的展现依然对主题性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解题与编排

当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为主题性版画创作带来了许多参考,也使创作艺术语言的组织有了更为宽广的审题角度,而画家独特的视角为可视为是一种有效的创作方法。

图1 杨锋《呐喊-绍兴一家酒店的寓言》2000年

作品《呐喊——绍兴一家酒店的寓言》是一幅以鲁迅文学作品为主题的版画创作。乍眼看去,这幅作品似乎只是在描绘咸亨酒店的场景,但稍加细致推敲就会发现此作构思无比巧妙。从命题内容上看,画家首先对鲁迅题材进行了解构,从中提取出三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元素:鲁迅的话语、咸亨酒店以及鲁迅相关人物。通过对三个内容的上中下并置组织,形成了一条由“鲁迅的话”——“鲁迅笔下典型建筑”——“鲁迅相关人物”的阅读语序,同时“鲁迅相关人物”的仰望动态又将视点拉回到“鲁迅的话”之中,自此画作的阅读语序变成一种从鲁迅中来到鲁迅中去的循环。从元素的编排上看,被放大的咸亨酒店建筑形象具有一种向心力的作用,视觉上造成了“话”与“人物”元素对建筑形象环绕烘托的效果,使咸亨酒店形象成为醒目的象征符号。画家在色彩的处理上也别具匠心,白色的屋顶象征着“白色恐怖”;土黄色的话语字条与黄色的天空融为一体,又与地面遥相呼应,似空灵的咒语又如同飘渺的耳边呓语一般;彩色的人物又喻示着过往与现时人世的活泼。对人物形象的选取也融合了三个内容,包括鲁迅、鲁迅笔下的人和阅读鲁迅的人。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用三三组合的形式丰富了主题表达的层次,即内容元素上的三个循环关系,人物形象上的三个群体以及色调上的三个分类,而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构思使主题性、作者思想性以及现实场景的即视性通过魔幻的编排在视觉上形成重叠与融合,同时主题性绘画的五个特点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图1)

(三)本体语言

虽然说主题性版画创作成功与否在于题材的合理构思和画面的精选编排,但是作品的精神与气质仍需版画本体语言来呈现。版画的雄浑和力量,是它自“拿来”时原初的模样,在当代的主题性版画创作中依然需要依靠这份初衷来活化,此刻考验的正是画家的胆识和勇气。

概括和凝练是对版画语言表达的至高要求,简练准确的刀痕力求形象的神似,画家所有的精力都付诸于“刀”和由“刀”所产生的痕迹语言,思想力量与精神气质则被浓缩在对形象的象征表现上,这是画家哲理式的思考。

以上的分析是为当代主题性版画创作理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方法的活用需要创作者下功夫实践,同时对当下主题的时代性应具备一定的敏感性,理性的解题构思和准确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艺术性展现的内涵。

四、结论

我们从主题性版画创作的时代性与艺术性的辨析中得出几个结论:

一、主题的时代性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方向而变化,其核心思想依然是以国家意志为根本,切题是前提。

二、创作思维的构建决定了艺术性,而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角度则能为主题性创作添光增彩。

三、当代主题性版画创作需要一套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创作方法,符合时代主题是前提,解题的构思和画面组织编排是重点,版画技法和版画语言匹配表现内容是关键。

注解:

1.指新兴木刻版画.

2.出自(德)加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

猜你喜欢

主题性时代性艺术性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诗词的时代性
图案之于空间:概念性图案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主题酒店客房空间的主题性设计研究
特效电影中的音乐表现分析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