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教学法在神经外科带教学习中的实践研究

2019-06-17崔艳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实践研究

崔艳波

[摘要] 实习是每一个医学生进入临床岗位之前必不可少的经历,神经外科作为一个疾病种类丰富的临床大科室,是必须得进行轮转的科室之一。神经外科因疾病特点,专业性强、专科性强,其中颅脑疾病涉及到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病理等复杂内容,临床病例更是复杂多样,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小组教学法是比较常用的带教方法,该文中从神经外科常用的带教学习方法、小组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神经外科;带教学习;小组教学法;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c)-0126-02

在神经外科中,神经解剖学是其基础,此外颅脑血管的解剖学及其特点也尤为重要,此外由于《外科学》中神经外科疾病的内容多、课堂讲述多,但内容抽象,与之关联的专科内容(如解剖、血管、神经、生理、MRI表现等)多,学生难以形成整体上的认识,不能有效、完全地进行疾病的发生、发展、正规治疗、预后推断等分析,增加了带教过程中的难度[1]。小组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进行学习与交流,相互间促进与学习。该文对神经外科带教学习的相关方法进行综述。

1  对于神经外科带教学习的认识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再结合实践总结取得经验的过程,是医学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实习的成绩与效果影响着医学生的毕业质量与往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医院接收医学生进行实习不仅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潜在的培养医疗技术人才的过程[2]。神经外科作为其中必须进行轮转的外科科室,因专科疾病特点影响,其学习难度几乎等同于儿科;因此有效的带教方式能促进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对所教授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好地掌握神经外科疾病特点,加深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

2  神经外科带教学习常用方法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带教学习方法众多,可依据医院实际情况、带教的医学生特点等进行带教方法的具体选择。现对常用的带教方法进行分析。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是在鼓励学生在临床中提出问题,学生间彼此探讨,带教老师进行适当引导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及独立创新能力,在美国PBL教学法应用范围几乎在60%以上[3]。但是因大学学习氛围及个体的学习习惯差异影响,我国医学生初步进行实习的阶段中,理论知识薄弱,主动学习精神较弱,对需要进行动手操作的能力较低,在结合临床进行实践时,不能完全发挥自主能动性,且对发现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讨。同时PBL教学法只适合在医学生完全掌握科内常见疾病后偶尔进行,不能作为常用的带教方法。

计算机辅助(CAI)教学方法,又可称为多媒体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以声音、图像、模拟动画等形式进行表达,有利于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解决口头授课时的空洞、模糊感,例如可直接进行颅脑CT、MRI的应用与表现的CAI教学,利于医学生对于病变的直接了解[4]。

一对一教学法,此类教学法是最早、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不利于医学生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具有片面性。

小组教学法中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带教,现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如下。

2.1  小组教学法实施步骤

小组教学法步骤如下。

①将科内实习生进行分组,依据总数量分为4~8名1组,每组由2名具有带教资历的老师进行负责,依据带教内容进行分工,1名老师负责教导实习大纲内的专业知识内容,另1名负责实时安排教学进度及相关管理工作[5]。

②带教老师在医学生实习目标的要求下,结合科内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专科特色的实习大纲,考虑实习生学历、课本学习范围、已掌握的基本知识量等制定符合医学生实际知识掌握度及科内实际情况的带教方案,科室负责人进行修改。

③带教老师组织小组内医学生进行神经外科专科疾病的知识学习,结合课本进行常见疾病概念、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常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方法、治疗手段及产生的效果等的学习,在每节课后留出时间进行组内讨论,提出对讲述内容所存在的疑问,组内进行互相答疑,将未形成统一答案的或仍有疑惑的問题进行汇总,由带教老师进行回答。

④带教老师将神经外科经典病理进行整理,让医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依据观点及问题将组内成员进行再次分组,每组成员对案例某一项观点具有统一性,各小组间再次对案例进行探讨,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整、充分的分析,带教老师引导讨论方向,对思路错误的医学生进行点评[6]。在讨论完毕后,医学生能够进行病理特点的归纳与总结,能分析出疾病的特点、针对性的检查方法及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分析,尽力培养医学生的全面思考、整体总结的好习惯。

⑤定期组织医学生进行技能的训练,科室提供完善的材料支持,鼓励医学生的技能学习与训练,小组内进行联系,彼此相互探讨操作的具体实施步骤,使其了解到临床具体操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差别,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指出操作不到位之处,以及错误实施方法的危害,增加医学生对于正确操作的概念,为以后真正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基础[7]。

⑥定期进行考核。在实习快结束时,对所有医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包含常用的最基础的医学知识、神经外科专科知识以及适当的与神经外科有关联的其他知识;临床技能考核包含神经外科常见病的处理与护理,相关治疗后的护理与处理,如清创、颅脑术后换药、负压引流装置的观察与更换等。因医学生所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特点,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占60%左右,临床技能考核分数占40%左右,借此了解医学生在神经外科学习期内的学习效果,总结不足之处。

2.2  小组式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综合医院内神经外科相较于其他科室而言,在复杂多变的基础上,有更加明显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实习是医学生将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第一映像”在实习期内同样重要,在此阶段接受了专科疾病的科学、正规的技能培养及思考模式培养,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极为重要的个人习惯,对于以后临床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必须保证实习期的教学质量。

小组式教学法有利于医学生在讨论中充分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彼此阐述对于问题的个人观点与认知,提高了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对问题的分析技巧,提高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更加细致、有目的性地进行疾病观察与操作方法总结,提高了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技巧。

在李则群[8]的《小组教学法在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中,为探讨小组教学法的优越性,将80名本科实习生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外科带教,观察组进行小组教学法的带教,并落实各自的带教步骤与内容,在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时的理论知识考核、技能考核与对带教的满意度评价,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技能考核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对带教的满意评价中各项目均多于对照组。

3  小结

综上所述,小组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利于医学生加强神经外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度,能更好的推动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更全面、更好地吸收带教内容,较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团队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形成彼此促进、学习的正能量,提高了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利于医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工作于临床,服务于广大劳动人民。

[参考文献]

[1]  Knight J,Stroud L,Geyton T,et al.Medical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linical neurosurgery teaching in a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chool curriculum[J].British Journal of Neurosurgery,2017,31(6):1.

[2]  倪林梅.神经外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及改进[J].医药前沿,2017,7(29):367-368.

[3]  王兆.PBL联合小组教学模式在麻醉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8):116-117.

[4]  杨秀莹.不同教学方法在神經外科实践带教中的具体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117-118.

[5]  肖慧子,彭丽丽.小组讨论式概念图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24(8):161-162.

[6]  何静,刘娜,李元春,等.研究小组教学法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1):103,105.

[7]  王增亮,付强,朱晓锋,等.不同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实践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8-20.

[8]  李则群.小组教学法在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1(4):109,146.

(收稿日期:2018-12-26)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实践研究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中采用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策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彩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