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6-17马冬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马冬梅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该院脑外科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风险管理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管理组,且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等级以低风险为主,而常规管理组中度风险与高风险均占有一定比例(P<0.05);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82.0%,且风险管理组满意度调查各维度评分与总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脑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c)-0102-03

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中,风险管理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评价及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及对医院造成的影响[1]。由于我国护理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故需要不断地完善,并从中积累经验,逐步提升护理风险管理水平[2]。脑外科是发展较快的科室之一,同时也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科室,该院自2017年1月—2018年2月对来该院治疗的脑外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100例脑外科患者作为观察案例进行研究,以掷骰子的方式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风险管理组与常规管理组,每组50例患者,分组结果:风险管理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为(37.65±8.90)岁,常规管理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为(35.42±7.95)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管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内容包括健康宣教、引流管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按照常规流程进行护理操作,风险管理组在常规管理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内容:①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由脑外科主任、护士长及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共同商议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护理责任;②评估危险等级:设计《脑外科病人护理危险等级评估表》,识别误吸、坠床、深静脉血栓、感染等不同领域的高危患者,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及严重性进行预估,对护理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包括护理风险概率、损失程度、危害程度等,确定危险等级,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③实行弹性排班制:脑外科护理工作量大,为保证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有条不紊地完成本职工作,应当保证排班合理化与科学化,实行弹性排班制,优化护理资源配置;④加强风险监控:对重点环节、重点病人需要加强看护,在交接班时段、吃饭时段尤其要加强管理,形成严谨的工作氛围,护士长作为直接责任人需要严防护理事件的发生,防止出现工作失误;⑤风险处置:风险处置方法包括风险滞留和风险转移两种,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后需要通过合理手段解决,护理管理者需要熟悉国家医疗法律法规文件,并加强护理文书记录,最大限度减少医院经济赔偿损失。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②《脑外科病人护理危险等级评估表》从年龄、跌倒史、行走辅助、步态、认知状态等几个方面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分级,总分<25分为低风险,25~45分为中度风险,>45分高风险;③制定《脑外科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护理干预、安全宣教4个维度评价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量表采用百分制;④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研究收集的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一般指标比较

风险管理组各项康复指标与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见表1。

2.2  兩组脑外科病人护理危险等级比较

风险管理组以低风险为主,风险等级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风险管理组满意度为98.0%,与常规管理组的8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各维度评分与总分见表3。

2.4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与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风险管理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医疗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脑外科疾病治疗以手术为主,患者住院期间以及手术治疗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风险,加之脑外科护理工作量大,琐碎事物多,临床护理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加[3]。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针对潜在风险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予以管理的管理方式,在脑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分析和处理,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对患者及医院双方造成损害[4]。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各项指标明显少于常规管理组(P<0.05),提示风险管理能够使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提前,促进肠道通气恢复,减少住院费用,对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意义显著。此外,风险管理组经过主动风险识别干预,患者护理风险等级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组,以低风险为主。风险管理组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8.0%,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0%,仅有2例患者发生误吸,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管理组(P<0.05),这说明对脑外科患者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同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杜绝医疗纠纷,对于医院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突出[5]。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主动查找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对策,降低患者护理风险等级。

综上所述,在脑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意义突出,可为脑外科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各种术后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会梅,路红芳,张亚红.护理风险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86,190.

[2]  骆雪琼,洪伟兰,刘桂华.护理程序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180-182.

[3]  谢远霞.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5):107-108.

[4]  吴珠静,柏基香.调查脑外科护理危险因素认知情况及探讨危机管理的实施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21):104.

[5]  闫雪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神经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5):5319-5320.

(收稿日期:2018-12-22)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
产妇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