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游戏的方式轻松学音乐

2019-06-17

家人 2019年5期
关键词:舞曲弹奏小朋友

先来回顾一下,我们打游戏的时候,虽然很艰辛,但为什么能够一直不停地打下去,因为打游戏是一关接一关。打过一关,你就会觉得自己打赢了,这里有个激励机制,然后你便期待着打下一关。在某些方面,学习音乐也与打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不妨试试用游戏的方式来轻松学习音乐。

放松地集中注意力

很多小朋友会问,为什么电视上的钢琴家可以弹那么快,而我弹得像乌龟爬不起来呢?要想爬得快当然讲求方法。记得我小时候练琴,老师教我的方法是,经过了一只一只手指的独立练习之后,将三个音一起快速且均匀地演奏,这个时候你模仿抓一把大米的感觉,就能够弹下来了,三个音之后,换四个音一把抓,之后五个音、八个音一把抓……在这样一系列逐渐增加音级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的手指慢慢地起飞了。这个过程非常好玩,好像在玩一个甩球游戏。

游戏玩家都知道,如果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来躲避怪兽,这样可能会出现致命错误——当你只顾着躲开最接近你的怪兽的时候,其它怪兽很快会从另一个方向悄悄逼近你。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纵观全局,不慌不忙,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迷宫阵上,这样你打怪兽的成功率就更高了。

在音乐学习中,我们同样要练习这样放松地集中注意力。比如像指挥,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个声部,因为交响乐队是三、五个声部共同作用,把握全局,让大家互相协作,并在某些节点上让他们把力量发挥得恰如其分。弹钢琴也如此,讲求两只手互相协作,如果专注于某只手或某个曲调,过分紧张,就很难流畅演奏。

在弹奏一首乐曲的过程中,过分认真和过分努力都会导致犯更多错误,我们需要以游戏的心态,调整自己,允许失败,从失败的恐惧中解脱出来。这种看似不努力的心态反而可以释放紧张感,达到更好的进步效果。这跟我们平时一紧张,常常想不起来一个熟悉的名字是一个道理。

中国著名的钢琴教授、李云迪的老师但昭义教授写的钢琴教学大纲,光是谈如何放松就写了几十页,可见如何放松、消除紧张感对于演奏演唱的同学来说十分要紧。但到底如何才能放松呢?弹琴不但手要放松,手腕手臂、背部肩部都要放松,放松的主要方法就是练习和感受练习的效果。有时候我们把生活经验里而最自然的部分运用到音乐中来,就会觉得放松自在。比如你弹琴没法放松的时候,可以把整条手臂想象成一条线,而你的手指尖是一只小飞镖,手臂一甩就击中那几个音,让它发出最干脆的击奏,小朋友们可以多玩玩飞镖找找感觉;再比如你唱歌发不出声音的时候,或者声音老吊着嗓子的时候,可以想象以前沿街磨剪刀、卖油条的人,如何喊得让人们隔很远都能听见,找到那个感觉,模仿他们的方法,就可以找到自然松弛的感觉了。

每个人都一样,他们玩得最嗨的时候就是学得最快的时候,这时候他们完全信任自己的内在资源,可以挖掘并释放出自己前所未有的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自然状态,比如我们在和朋友聚会、看电影、做喜欢的事情并完全沉浸在其中的時候,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再来体会一下,我们把游戏中那种全神贯注又放松的状态放到感受音乐的氛围中,专注地听,就像一个修车师傅聆听汽车的声音寻找它的故障一样,认真去听,倾听音乐表达的感受,它是温柔、幸福,还是悲伤、忧愁、激动、愤怒,里面是不是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很多种情绪,能不能把情感层次一一理清。再来感受一下,我们是耳朵在听,还是头脑、心在感受,或者是我们的肠胃和大腿在感受它。在演奏的时候,我们要尝试着去感受它,同时关注自己的感受,如此让自己陶醉在音乐中,身体的哪一部分在感受高音,哪一部分体会到低音,那些曲调是否在它消失之后久久萦绕在你的脑海里,音乐是否影响你的感情……

学一件乐器,是为了给自己一种声音。我们可以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弹奏一首心爱的乐曲,先轻轻地弹奏这首乐曲,然后尝试响亮地弹奏,如疾风暴雨般弹奏,缓慢地弹奏等。小心翼翼地弹奏,虔诚地弹奏,充满爱意地弹奏……用各科不同的情绪弹奏,一首乐曲其实并不存在完全正确的演奏方式,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情感来演奏,然后找到自己最满意、最能够表达自己的弹奏。

玩也要玩出个名堂来

无论是琴童家长,还是专业的音乐老师,都对游戏如何改变音乐教育非常感兴趣。我们一直在喊口号,说快乐学音乐,不要用枯燥乏味的练习浇灭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可是一谈到如何具体操作,我们就不知所措。

学音乐完全没负担是不可能的,这样不太可能学好,我觉得快乐学音乐这种说法有些误导家长。真的会逼迫孩子练琴的家长占极少数。大部分家长都是偷懒或者故作潇洒地说,我们家孩子学着玩玩就行,不用学精深。其实这是对孩子和教师的双重浪费,真正的学习应该是玩也要玩出个名堂来,这样才能了解一门手艺的心法,才能让音乐思维在孩子们的其它学习中发挥作用。

所以说,学音乐很好玩,但不是那种轻浮的娱乐,而是一种高级的游戏。正因为艰难,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我想在一切事业中,成就感就是一种成功的铺路石。大部分音乐家是从三五岁开始学琴,一直到二十多岁,成长为成熟的音乐家。这么多年,他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首先,要有演出和比赛的激励机制。除此之外,就是音乐的激励,只要认认真真学琴,我们最后都会沉醉在音乐中。

几十年的音乐学习,想想都很漫长。如何落到实处,我想首先是要给孩子们设立一些目标,比如5到10年的长期目标、1到5年的中期目标、2到15周的短期目标、1周目标和今日目标等现期目标。5到10年的长期目标,包括要成为何类音乐人,比如独奏家、室内乐家、大学教师等。1到5年的中期目标,则是完成一种乐器的技术性学习、通过一个重要的考试或面试。2至15周的短期目标可以设置为学会几种弦乐的弓法、完美地演奏几首练习曲和奏鸣曲、学会唱一部歌剧中的一幕等。现期目标就比较具体,比如练习某首乐曲或某个乐章、听完哪几张唱片。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从大至小、从远到近地制定音乐学习的目标,他的学习就会更有效率和效果。从大目标推进到小目标,也会让孩子懂得取舍,了解做一件事应该如何周密统筹步步推进,如何最有效果。这样日积月累,回头想想,自己已经比最初多走了很多步。

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

——肖邦

做好了计划之后,我们来谈谈如何让学习音乐更巧妙、更生动、更有灵性。我们可以来模拟一下学习跳舞的情景。通常老师会教你一些动作和招式,但是你把这些招式一一做到位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不会完整表演。那么舞者是如何学会的呢?他们未必是一招一式地跟随老师,往往会寻找动作之间的关联,分析这些动作的节点,从而掌握住一些动作诀窍以及这些动作之间的韵律感,如此才能真正领会一段舞蹈的精髓。学弹奏或演唱也一样,需要我们去寻找音与音、一句歌词与另一句之间的关联,把其唱成线条,用自己喜欢、有意思的方式去分句,去诠释它,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和告白。

音乐记忆里面除了大脑的记忆、耳朵听觉的记忆,还有肌肉记忆。比如弹琴的时候,肌肉的记忆在于手与肢体的整个动作。那么,如何训练肌肉运动的知觉呢?我们常常发现,有些音乐家喜欢离开钢琴来练琴,在空气中练琴。钢琴家在长途旅行中喜欢这样来练琴和背谱,甚至弹错了还会去煞有介事地改正。这种练习方式就会增长肌肉对音乐的记忆。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比如小朋友的音乐课程里面,让小朋友在音乐中即兴跳舞,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这是让小朋友用身体体验音乐、更深刻理解音乐的方法。现代舞的课程里面也有这样的方式,在一段音乐中做一个最能够代表你的动作。很多初学者会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这时候就要丢掉自己的面具和盔甲,沉入音乐中,忘记自我,把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种舞蹈性对于音乐家来说同样重要,如果不让一位钢琴家“甩表情包”,他可能就弹不来了'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钢琴家在录音室里面的演奏不如舞台演奏更加精彩的原因。

另一种音乐游戏,是音乐情节设计。这是演奏家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他们往往自己为—首奏鸣曲编造情节,比如说一开始我们在音乐中看到迷雾中的森林,这时候听到一声急促的声音,就好像有一个罪犯躲在周围;紧接着出现一个尖锐的和弦,表示那个逃犯在掉转方向,想把追兵甩掉。法国钢琴学派的科托就把肖邦的前奏曲全都写成了叙事诗,他会用D大调来展现充满歌声的树,降E小调来展现风雨里的大海。

在音乐中放飞自我

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学习音乐,能够让孩子最快沉浸其中,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大家重新体会到音乐最初的模样和它带来的感动。

好的演奏家,会将自己沉浸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去,感知角色的欢乐哀痛和其独有的气息。我小时候弹过意大利的塔兰泰拉舞曲。这是一种快速的舞曲,但弹的时候总觉得节奏奇奇怪怪。也没法流畅,就是找不到感觉。后来我去查找关于塔兰泰拉舞曲的介绍,发现这个舞曲有一个诡异的传说:据说古代的意大利人被一只毒蜘蛛叮咬之后,要不停地跳这种塔兰泰拉舞曲,才能够解毒痊愈。知道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种舞曲的节奏奇怪,不像华尔兹一般高雅流畅。却像是在抽搐,因为跳舞的人中毒了他跳舞的时候一定非常痛苦。所以这个舞曲应该是痛苦且疯狂的,只要想象并模仿出一个中毒之人的样子,可能就可以把这种舞曲弹得自然流畅。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变成你所演奏的那位音乐家。比如说,你演奏的是肖邦名曲,想象一下肖邦——穿精致优雅的大衣、戴白手套、用墨水笔给母亲写信、身患肺病,那么这样的音乐家写出来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想必他那种诗意就像当时的塔夫绸,有一种淡雅的光芒;而李斯特来自匈牙利,喜欢吉普赛装扮。他的夸张可以迷倒当时所有人,这是怎样一种激动人心的表演。他的音乐想必是奔放里面又帶着优雅和桀骜;还有门德尔松,贵族后代,他的音乐应该像当时英国风靡的下午茶一样,典雅、低调,令听众如沐春风。

这样两种角色扮演,让音乐演奏变得更好玩、更生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把生活经验运用到音乐演奏中。很多小朋友总是弹不好跳音、顿音,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找拍皮球的感觉,好像在拍一只皮球那样去拍琴键,用这样的力气弹琴;试着像握着一只鸡蛋那样去弹琴,把手握成一个圆弧状,方便在琴键上快跑。

家长也可以带小朋友们多多去野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万物生长,看阳光撒在水面上、撒在树林里,观察各种光线的变化;认真聆听风吹树叶的声音;仔细去闻空气里的不同味道……然后在弹奏德彪西钢琴曲的时候,去模仿光线的颤动;在用长笛演奏西西里舞曲的时候,模仿夏季的风吹过田野的朦胧感。学习音乐本来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敏锐地感知身边的这个世界,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受。而研究那些让他们内心产生美感的事物,让他们学会陶醉其中,让他们与这些事物交谈,甚至把自己想象成这一事物,然后在音乐的演奏中把这种感觉表现出来。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可以把所有音符、节奏、力度记号都弹正确,但就是弹出来没有感觉,不好听。我们学习演奏法、音乐理论,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感知和表现音乐,在熟练这些规则的基础上,更要学会忘掉规则,跳脱出来,让音乐自身流动起来。孩子要用手去感知音乐。体会哪里需要颤音,哪里有个分句,让音乐自己说话,放手给音乐,让音乐带领自己。比如当我们拿到巴赫乐谱的时候,发现上面一个记号、一段分句都没有,那怎么办呢?成熟的音乐家会一遍一遍地感受它,直到音乐对他诉说,他便自如地找出分句,分出强弱力度的变化和音乐表情。就像贝多芬的学生说,大师从来都不按照自己标示的力度记号弹琴。大概因为每一遍,他都在聆听音乐本身的信息、体会手指的感受。

——摘自微信公众号“田艺苗的田”

猜你喜欢

舞曲弹奏小朋友
弹 奏
冬的舞曲
瑶族舞曲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找茬儿
烂漫舞曲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