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教学中体验思维的融合价值分析

2019-06-14荆会敏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旅游情境思维

荆会敏

引言

我国旅游业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也随之加剧。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使旅游管理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发展体验思维的背景简述

旅游服务专业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新兴专业的典型代表。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影响很大,致使学生进入被动学习的局面,很难在学生方式上形成完整体系;再加上缺乏实践教学培训,所以高校花费很多精力培养出的旅游服务类专业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满足旅游行业对旅游专业的人才要求。而且,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入旅游领域,还会对旅游业造成负面影响,阻碍我国旅游行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现状,高校想要妥善解决当前困局,就应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发展创新性体验思维,把学生放在发展的首位,以體验式素质教育为教学基本手段,使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旅游服务专业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从本质上扭转该专业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认知与见解,使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旅游管理教学中融合体验思维的作用

在旅游管理教学运用体验思维的宗旨是形成学生主体精神,把自我体验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使学生们亲历旅游管理实践环境,提升其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实战经验。

(一)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推动作用

旅游业作为服务性产业,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培养出应用型人才也是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定位。因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积极运用体验思维,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旅游行业需求的人才。

(二)对旅游管理专业长远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旅游管理是具有极强应用性与实践性的专业。但是,大部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制约,教师教学依旧是以授课为重点,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旅游业实况相距甚远,最终导致高校输送到旅游领域的人才不能直接进入旅游业的实践中。因而,旅游管理专业应该结合本专业特点,运用体验思维,让学生亲自融入到旅游管理环境,将课堂上的抽象知识直观地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在旅游管理实战中练就旅游职业技巧,用理论知识解决实战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培养出符合旅游行业要求的人才,而且还能优化该专业学生对旅游管理的体验,推动旅游管理专业长远发展。

(三)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当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时,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所以其必定会面临频繁的人际沟通,并且,进入该领域后还需要有良好的自我情绪把控力。加之,旅游行业初上岗位的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报酬低、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等问题,所以很容易滋生心理疾病。因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格特征,也是旅游管理人员的从业要求。而体验思维着重培养学生的知情合一、独立人格以及创新精神,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学生的核心,全面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情感控制力、专业素养等。在思维体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对旅游真实环境的不断接触与摩擦,使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得以健全,为他们在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能孕育出大量的创造型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的诞生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且缺少专业人才,所以该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跨专业教师,因此其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因此,高校应在旅游管理教学中运用体验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由知识讲授者演变为引导者,对教师专业素养、教学方式和工作态度都提出新要求。想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定会潜心专研教学内容,结合学情以及旅游行业实况,为培养出符合旅游业要求的人才不断努力。与此同时,在这一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必将成长为创造型教师,从而会使该专业的师资水平得到总体进步。

三、在旅游管理教学中融合体验思维的策略

(一)展开主题式情境体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主题式情境教学是指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整理出与其相关的原理、概念、数据以及资料,通过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制作成专题讲座并呈现给学生。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重视理论讲解与机械记忆,缺乏与实践相联系,导致学生们对抽象的专业理论知识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务必走出传统教学的做法,对教材理论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合理调整。同时,还应根据旅游行业实际情况,补充相应知识,使学生感悟到专业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并且让学生意识到学会理论知识有助于其日后开展实践工作,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欲望。

(二)展开案例式教学,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有切实的体验

案例式教学的运用是以学生已经掌握专业知识以及分析技术为前提,教师结合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模拟具体案例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并展开具体分析,让学生凭借自身思考能力或者集体协作能力处理问题,以使其辨别、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态度,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与协作能力。在实施案例式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把教材理论所描述的实践问题,通过恰当的视频短片呈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三)展开讨论式教学,通过情境交流让学生在协作中体验

对于讨论式教学,可与案例式教学配合使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某一案例具体情况。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也不尽相同,所以同一问题,会得出不同的思考结果。因此,采取讨论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们的思想交流,促进学生相互进步。与此同时,通过小组的情境交流体验,不仅可以巩固和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更能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情感与思维交流,发掘学生的自我内在潜力与人格魅力,使学生在团队中做到取长补短,并增强团队合作的默契。此外,通过独立思考以及互相的启发交流,学生们会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因而这可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思维网络提供助力。

(四)展开项目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

高校课堂教学受中学课堂影响,一直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高校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很难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加之缺乏正确引导以及合适的研究课题,所以学生缺失学习自觉性。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在众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都能通过加强课业设计以及社会专题调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调查与问题,使学生要想得到调查结果,就必须走出理论课堂,到社会实践中认真调查研究、分析项目、找到答案。教师可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积极导向,督促学生努力储备相关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注重人际交流与沟通,并通过实践活动初步了解社会,为日后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五)开展实践式教学,通过设置工作情境使学生在实操中体验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基于此,高校应当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积极寻求企业合作,为学生现场观摩以及实践专业技能创造条件。此外,还应当聘请旅游行业知名人士在高校开展座谈会,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使学生职业素质得到培养与发展。把实践式体验教学运用于旅游管理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专业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教师的教学科研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基本原则,把各种先进管理思维融入教学中,而体验思维恰恰是先进思维的典型代表,因此,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影充分利用体验思维教学方式,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推动我国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