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探索研究

2019-06-14梁文婷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示范区赛事

梁文婷

引言

2016年国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要推进全国旅游与体育的深度融合,把体育旅游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域旅游、全民健身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旅游成为推动体育与旅游转型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2017-2018年,贵州省和海南省先后获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为全国体育旅游发展指明新方向。

2018年7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广西体育强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广西重点发展体育旅游,加快建设成为体育强区、国家深化体育改革试点省(区)。广西围绕体育强区的建设,将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作为其有力切入点,编制《广西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力争创建成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

一、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基础

(一)广西体育旅游发展概况

近几年,广西体育旅游发展快速并取得一定成效,国际体育大赛频频落户广西,已成功举办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賽、“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等一批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仅2018年,广西已举办210项省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其中,国际级42项,国家级48项,自治区级赛事120项。目前,已建成国家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各1个、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15个、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4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12个、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精品赛事、精品路线)15项。

(二)广西体育旅游发展优势

1.生态优势。广西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各地年平均气温17.5~23.5 ℃。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属于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是国内喀斯特地貌最具特色的地区之一,山体形态多样,山地以海拔800 m以上为主,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有1 597 km大陆海岸线,937条河流和62%的森林覆盖率,是发展户外体育旅游的绝佳胜地。

2.民俗优势。广西居住着壮、汉、苗、瑶和侗等12个世居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区域内少数分布范围广,有478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广西结合民俗资源优势,成功推出“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2018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期间,全区共举办1 000多项活动,接待游客1 635.39万人,旅游总消费126.46亿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发展传统民族体育旅游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地理优势。广西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对接和陆海统筹的重要节点,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地位突出,是我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边境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全国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省区,更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近年,广西与东盟国家在竞技体育提升、民族体育传承、体育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成功举办东盟系列主题国际赛事,并开展竞技体育人才培训项目,促发东盟体育旅游的发展需求。

(三)广西体育旅游主要问题

1.体育产业基础薄弱。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底子薄,通过与贵州对比2016-2017年体育产业产值和体育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可以看出,广西体育产值虽然高于贵州,但其体育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低于贵州与全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与贵州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见图1、图2。

图1 2016-2017年贵州、广西体育产业产值

图2 2016-2017年全国、贵州、广西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

图3 2016年海南、贵州、广西单位绿道服务人口 2018年海南、贵州、广西单位旅游厕所、营地服务人口

2.体育旅游设施配套不足。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包含体育旅游公共设施、特色健身休闲设施、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体育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等,通过与贵州省及海南省两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绿道、露营地、旅游厕所等设施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广西各项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探索

(一)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思路

依托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围绕“山、海、边、民”四大优势资源,以“山水”“民族”“东盟”为特色,将户外山水体育旅游、东盟国际体育旅游、传统民俗体育旅游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1.依托山水资源,稳步推进户外体育旅游产业。广西体育旅游首先应充分利用山水、气候等生态资源优势,制订户外运动发展专项规划,发展山地型户外运动、江河型户外运动海洋型户外运动及低空型户外运动产业,培育国际性重大户外运动赛事品牌,完善户外露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航空飞行营地和游艇码头等户外体育旅游设施的建设。

2.加强开放合作,合力构建东盟体育旅游产业。自主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东盟国际大通道的作用,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发展总格局,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体育产业交流合作,建立与东盟联动发展体育产业的合作机制,建立中国—东盟体育合作及培训基地,培育东盟及海丝路主题体育旅游赛事品牌。

3.传承壮乡文化,弘扬发展民俗体育旅游产业。深度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秀资源,制定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规划,以“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为核心,弘扬广西炮龙节、花炮节、竞龙舟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培育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品牌,开发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地方特色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二)广西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布局

以广西各区自然环境特点、体育旅游资源为基础,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上位规划,以“体育+旅游”百度指数区域分布分析作为支撑,构建特色鲜明、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和功能完善的“两核聚集、四带展开、五区支撑”体育旅游总体布局,即桂林体育旅游集散地和南宁体育旅游集散地两核心,边关风情体育旅游发展带、西江体育旅游发展带、黔桂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带和粤桂湘体育旅游发展带四带,民族体育旅游区、山水体育旅游区、东盟体育旅游区、康养体育旅游区和滨海体育旅游区五区。

(三)广西创建國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主要任务

制定七大创建任务,从机制体制、产业升级、产品体系、产业融合、设施配套、营销宣传和智慧体育七大方面全面部署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

1.构建体育旅游机制体制。建立联席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市县创建行动方案;强化政策支撑,落实体育旅游招商、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建立体银协作机制,搭建政府企业与金融服务机构合作平台。建立激励机制,设立风险投资补助基金、信用担保体系。

2.推进体育旅游产业升级。培育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骨干体育旅游企业及品牌;成立体育旅游组织和团体,引导各类体育俱乐部有序发展;推进广西体育旅游行业协会的建设,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渠道;组建体育旅游人才智库,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3.打造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培育一批精品体育旅游项目,打造30个区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体育旅游小镇、50个体育旅游综合体、2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体育旅游营地、10大体育旅游精品赛事、4个体育旅游精品节事。

4.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体育旅游与文化、农业、林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民俗、东盟文化体育旅游,主抓“休闲农业+体育”“现代农业+体育”“特色林业+体育”;促进体育旅游与交通、科技等产业创新融合,培育一批特色化、多元化体育旅游产业体系。

5.完善体育旅游设施配套。推进各类体育公园基础设施共享,完善体育旅游设施配套;加大各地对体育旅游服务设施的投入,结合休闲农业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综合体、森林旅游示范区和现代特色林业生态旅游(核心)示范区,建设旅游营地、步道、绿道和球类场地等体育旅游设施。

6.实施体育旅游营销推广。以全域营销为策略,以全媒体营销为手段,以赛事营销为重点,发挥东盟旅游推广联盟的作用,拓展国际营销渠道;加强与贵州、海南等国内体育旅游强省和“一带一路”旅游协作区、西江经济带旅游协作区、港澳台旅游协作区等联盟的协作,树立广西体育旅游品牌。

7.完善体育旅游智慧化建设。构建广西体育旅游智慧系统,推动体育旅游数据、体育旅游服务、体育旅游营销和体育旅游管理的智慧化建设;开发体育旅游信息化产品,建设广西体育旅游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及官方微博、广西体育旅游APP;开展智慧体育旅游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提升体育旅游项目的信息化基础建设。

三、广西创建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成功路径

(一)部门联动推进产业融合

自治区体育局牵头,与多部门在体育旅游项目创建、资金扶持等方面展开合作,签订《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发改委 自治区文化旅游厅 自治区住建厅 自治区林业厅 自治区农业厅 共建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制订《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加快体育与林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体育与农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产业融合行动方案。

(二)规划标准先行强化保障

制定《关于大力发展广西体育旅游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传承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广西户外运动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广西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相关规划,强化体育旅游顶层设计,以规划政策统筹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出台8个管理办法及14个评选通知(至2019年3月),明确广西体育特色小镇、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广西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广西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广西航空体育飞行基地、广西山地户外运动营、广西体育产业基地和广西体育综合体七大体育旅游项目的,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扶持政策和管理考核等要求,明确体育赛事补助资金、广西体育智库专家、广西体育产业品牌的管理办法,加快了一系列体育旅游项目的创建工作。

(三)自主培育体育旅游品牌

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品牌,创建、举办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打造南宁市“美丽南方”景区、李宁体育园、太阳谷体育园和城市围棋联赛等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强化示范带动,激活产业活力。

打造“山水”体育旅游品牌,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绿道体系规划》,计划打造总长4 090 km绿道干线和8条特色绿道游径。建设4个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获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900万元。举办中国汽车(房车)露营大会、中国·百色乐业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中国·百色中越边境全国徒步大会等大众户外赛事。

打造“民族”体育旅游品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举办广西少数民族傳统体育运动会、广西龙舟系列赛等一批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推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十大示范基地、十大示范县(市、区)、十大特色之乡的建设。

打造“东盟”体育旅游品牌,举办“中国—东盟”主题体育旅游赛事,建立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体育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中国东盟体操交流合作基地,与东盟各国家院校开展合作,培育国际体育人才。

(四)创新体育旅游融合模式

创新结合体育旅游与扶贫,探索出马山县“体育+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将体育赛事、文化旅游与公益活动结合,赛事期间共募集到618万元扶贫公益款物,签约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19.6亿元。2016-2017年,全县接待旅游数589.1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39.36亿元,同比年均分别增长31%、29%以上。全县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9.3%,18个贫困村、44277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0.22%降为11.56%。马山县“体育+旅游+扶贫”模式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的肯定且在全国推广。

(五)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

以南宁为产业融合试点,构建“点线面”多层级发展的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以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带、体育旅游经济圈和体育旅游集聚区为载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供给侧改革,建设马山攀岩特色小镇、西乡塘区运动休闲小镇、邕宁区极速小镇和江南酷动小镇五大体育小镇,建设兴宁区“昆仑大道”体育旅游经济带、百里秀美邕江体育旅游带两大体育旅游带,建设环青秀山体育旅游经济圈、广西体育中心体育旅游经济圈两大体育旅游经济圈以及环大明山户外运动集聚区。

(六)重大赛事触媒旅游产业

积极承办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将举办重大体育赛事纳入部门绩效考评,成功打造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城围联等精品赛事品牌,把培育品牌赛事作为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借助国际级赛事平台宣传推介广西旅游,提升广西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如在2018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吸引在线观众超过2 000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00%,赛道沿途有298万人现场观看比赛。环广西新浪微博阅读量达到4977.6万,抖音平台播放量超过1亿,点赞达7亿。2018年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比赛现场观众超过11.5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0.3%,推出“环大明山旅游+观看中国杯球赛三日游”等37条“体育+旅游”线路。2018年城围联中国围棋大会吸引3万人参加,直接带动会展、交通、旅游等消费超过3亿元,“城围联”品牌估值达3.2亿元。

四、结语

广西牢抓国家体育总局共建广西体育强区的黄金机遇,以强化政策规划为引领、以体育旅游精品产品为抓手、以发展新业态为核心、以体育旅游设施建设为保障、以产业交融互促为路径、以社会资本投资为支撑,在体育旅游品牌打造、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培育、体育旅游扶贫和高规格赛事引进等方面做出成功探索,为各地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示范区赛事
本月赛事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