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内科住院军人疾病谱分析

2019-06-14田红霞

武警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年组病种年份

李 晟,荆 忱,傅 涛,陈 丁,田红霞,李 洁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卫勤保障要求日渐细致、全面。军队医院是为体系部队基层官兵、离退休干部提供医疗保障的主要单位。为了解某地区空军内科住院病员常见病、多发病的构成情况及变化趋势,明确疾病防控重点、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我们对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内科住院军人病案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某部队医院内科住院军人信息,包括现役军人和离退休未移交军人,不包括减免费家属。排除诊断不明确、非内科疾病者。同一患者同年因同一病种住院仅算1人次。数据真实可靠。

1.2 方法 疾病分类参考《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对2014-2017年住院的内科疾病患者,按出院第一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分组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年龄划分标准[1],分为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评价指标包括构成比及顺位。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不同年份、不同病种的性别构成比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Kwallis秩和检验对各年份的年龄、病种构成比和不同年龄组的病种构成比差异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2014-2017年某院内科住院军人共516例,男379例,女137例。年龄18~97岁,青年组人数最多,占67.44%,以战士、士官为主;中老年组以干部为主。排在前四位的疾病为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疾病,分别占39.34%、17.64%、13.76%、12.21%(图1)。各年份均以男性患者为主,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Z=-1.828,P=0.068)。各年份不同年龄分组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779,P=0.249)。各年份的疾病类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73,P=0.082)。

图1 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内科住院军人疾病构成

A.呼吸系统疾病;B.消化系统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D.循环系统疾病;E.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F.血液系统疾病;G.泌尿系统疾病;H.营养及代谢疾病;I.其他

2.2 时间分布 2014-2017年排在前四位的疾病按月份构成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在1、2、12月,循环系统疾病在11月有一发病高峰,消化及神经系统疾病无明显高峰(图2)。从各年的情况看,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始终排在前两位,2014-2016年消化、神经系统疾病分别在第四、三位,2017年消化系统疾病超过神经系统疾病排在第三位。对这四年排名前四位的疾病进行构成比的标准化后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整体呈下降趋势,消化系统疾病波动中有上升,循环、神经系统疾病2015年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图3)。

图2 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内科住院军人按月份疾病构成

图3 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各年份内科住院军人前四位疾病标化构成比变化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 2014-2017年男性疾病构成的前四位分别是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疾病;女性疾病构成的前四位分别是呼吸、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性别的病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7,P=0.209,见表1)。

2.3.2 年龄分布 青年组疾病构成前四位分别为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疾病,中年组疾病构成前两位与青年组相同,消化、血液系统疾病并列第三位;老年组疾病构成前四位分别为呼吸、神经、循环、内分泌系统疾病。不同年龄组的病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96,P<0.05,表2)。在各年份中顺位前四位的疾病进行年龄分组后分析,发现青年组,呼吸、消化、神经、循环系统疾病在各年份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8.060,P=0.045);中年组(χ2=7.735,P=0.052)及老年组(χ2=3.631,P=0.304)上述疾病在各年份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有差异的青年组对疾病进行构成比的标准化后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始终排在第一位;消化系统疾病2015年达峰后一度下降,但2017年又上升且构成比超过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2015年达峰后一直呈下降趋势;神经系统疾病始终排在第四位(图4)。

表1 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内科住院军人不同性别的病种构成比(%)及顺位

注:A.呼吸系统疾病;B.消化系统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D.循环系统疾病;E.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F.血液系统疾病;G.泌尿系统疾病;H.营养及代谢疾病;I.其他

表2 某部队医院2014-2017年内科住院军人不同年龄组的病种构成比及顺位

注:A.呼吸系统疾病;B.消化系统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D.循环系统疾病;E.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F.血液系统疾病;G.泌尿系统疾病;H.营养及代谢疾病;I.其他

图4 某部队医院各年份内科住院军人前四位疾病在青年组标化构成比变化

3 讨 论

对排在前四位的疾病进行原因分析。

3.1 呼吸系统疾病 始终排在第一位,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1、2、12月,以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最多见,这与文献[2,3]报道的住院官兵疾病谱相同。部队是一个群体居住的环境,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且新兵入伍多在每年冬季,与笔者统计的发病高峰时间一致。可通过做好预防措施、开窗通风、控制诱因、避免过度疲劳、提高机体防病能力及适应能力[4]来减少发病。这四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应用以上控制措施有效。

3.2 循环系统疾病 青年男性比例较高,似有年轻化趋势,在11月有一发病高峰。青年组以高血压、心律失常为多见,分析原因:部分官兵有高血压家族史,部分因饮食、运动不合理,情绪紧张、环境不适应或工作压力大、睡眠差,导致血压升高,部分年轻战士在紧张、高强度训练等诱因下出现心律失常。尚峰等[5]报道现役军人高血压与遗传、膳食、吸烟、饮酒、体重、体脂、心理等影响因素有关。这四年青年组变化趋势是2015年较2014年有上升,2015年后通过加强巡诊、体检、健康宣教、远程会诊等方式早发现、早治疗,2016、2017年呈下降趋势,但随访中发现长期坚持性及依从性有限。

3.3 神经系统疾病 青年组多为血管性或神经性头痛、癔症等,这与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调节障碍等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3.4 消化系统疾病 青中年男性较多见,这四年波动中有上升。青中年组以急性胃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肠功能紊乱为主,与王涵等[6]报道一致。刘旭等[7]报道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与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压力、HP感染、胃肠运动情况等多因素均有关。部队作息时间紧凑、精神过度紧张或饮食不注意等均可增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部分患者因消化系统疾病未及时发现或诊治、部分女性患者因月经过多未及时治疗均可致慢性失血性贫血,饮食结构不合理或胃肠功能紊乱致慢性腹泻均可造成造血原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引起营养性贫血,可能为中年组血液系统疾病与消化系统疾病并列第三位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与心理因素有关,近年基层士兵多为90后及2000后独生子女一代,自我意识较强,自律性、坚持性较差,对于部队紧张、严格、高强度、快节奏的训练生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而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述疾病的发生。故应加强心理咨询、情绪调控等方面工作。治疗的依从性不佳,提示我们应从健康管理角度着手,加强宣教力度,提高疾病早期自我发现能力和早期就诊意识,而且要协助基层卫勤人员详细记录其家族史、传染病史、伤病史、心理状况,做好定期的体检记录登记,以及疾病的就诊、治疗、随访登记,以期做到对患病官兵系统化、个体化、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最终实现由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由单纯疾病检查向健康评估、综合治疗转变,以更好地提升部队整体健康素质,提升部队战斗力。

猜你喜欢

青年组病种年份
特殊的一年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新病种”等十五则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
什么是闰年?
一样的年份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