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游戏活动《捉迷藏》课堂展学调查报告

2019-06-12赵显一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调查报告幼儿

赵显一

【摘 要】 在学本式卓越课堂背景下,在探索幼儿语言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将游戏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将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引入幼儿园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通过展学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展学质量,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持,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通过观测分析数据,提出了支架教学促成功、立体通路促学习、接纳认可促表达等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策略,并反思建议从多样展学、凸显个性,深度追问、提升素养,纵向联系、持续推进等方面改进。

【关键词】 幼儿;中班游戏;捉迷藏;展学;调查报告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是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标志。纵观世界部分国家(组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我们不难发现,“交流沟通”是现代人必备核心素养之一。

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是落实“核心素养”。《指南》指出:要让幼儿“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探索幼儿语言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将游戏与语言学习相结合,将学本式卓越课堂理念引入幼儿园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中,通过展学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展学质量,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持,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实验幼儿园中三班16名幼儿。

2.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观测法(点测与面测相结合),辅以访谈法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

1. 幼儿展学积极度,包括小组成员机会、小组任务分工、幼儿展学状态、展学组际交流等方面。

2. 幼儿展学语言水平情况。

3. 教师导学及时介入与评导效果。

附:中班游戏活动《捉迷藏》展评学习效度观测量表(图1)。

三、调查环节

本次活动共计一次展学前测,二次学生展学,幼儿经历了“暴露语言表达问题——展示语言表达新经验——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经验”三个阶段。

(一)展学前测:

1. 前测中心问题:小朋友藏在哪?你是怎么发现的?

2. 学习流程:

自学:分组自学捉迷藏怎样藏、怎样找。

前测:分享交流各自在游戏中的发现,暴露幼儿欠缺的语言表达经验。

(二)第一次展学

1. 展学中心问题:大象藏在哪?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2. 学习流程:

互学:带着自学后的经验与任务进入互学,小组成员共同寻找藏起来的大象,并商讨小组展学形式。

展学:进行第一次展学,小组汇报,组际交流,展示对因果句式的建构情况。

导学:

导学关键句:

●共同用清楚、连贯的话讲述你们的发现。

●用好听的词“因为”讲更清楚。

●他们说得怎么样?

(三)第二次展学

1. 展学中心问题:他们藏在哪?你是怎么发现的?

2. 學习流程:

分组玩捉迷藏游戏——汇报交流小组发现,运用巩固因果句式,提升语言表达经验。

导学:

导学关键句:

●你们小组一起商量等会儿上台怎么说给大家听。

●请给大家说说你们的发现。

●他们说得怎么样?你们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展学积极度

我们采取面测与点测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幼儿展学情况。通过面测并统计在展学三个阶段中每组幼儿展学任务与机会得到这些数据。无论是展学参与率,还是组员任务承担率都达到50%以上,甚至达到100%。这些数据能够从面上反映幼儿参与展学的积极状态,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足够大的平台展示自我,得到幼儿积极回应。

通过点测记录展学过程中幼儿发言,分析幼儿发言的流畅性以及交流情况,得到这些数据。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活动的深入、教师的有效导学,幼儿展学状态、组际交流有明显提升。展学不仅仅是汇报,也是交流,这些数据作为样本对幼儿展学过程的语言发展起补充、印证作用。

如粉队2号男孩,在前测时对于教师提问“小朋友藏在哪?你是怎么发现的?”不愿回答,在参与游戏后通过教师鼓励、引导,他不但能大胆参与小组展学,还能在众人面前流畅发表个人观点。从幼儿“不说”——“大胆说”,我们能看到幼儿展学状态的积极进步。

(二)展学幼儿语言水平

《学前心理学》指出幼儿对语法的掌握是: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采取点测方法统计幼儿在展学三个阶段中发言的“不完整句”、“简单句”、“无关联词的复合句”、“有关联词的复合句”的总人数,得到这些数据。这些数据能有效反映幼儿展学过程语言水平的明显提升,在第一次展学中,幼儿语言表达中有关联词的复合句表述达100%,小组成员能整齐、完整、流畅描述自己的发现。

(三)教师导学及时介入与评导效果

图7 教师导学统计表

通过点测我们还观测了教师导学效果,统计教师及时介入和评导效果的次数,得到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对幼儿展学积极度和语言发展起印证、补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导学是及时、积极、有效的。

通过点面结合对幼儿进行观测,统整数据并对比六组数据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幼儿展学三个阶段中展学积极度、语言水平的增长轨迹。展学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五、思考与改进

分析观测数据,观察展学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导学”对幼儿展学过程中语言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妙用策略,聚焦导学

1. 支架教学促成功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幼儿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成人给孩子一个支持,孩子会站得更高。

活动中教师采取支架式教学,通过情境化合作游戏在引导幼儿“预热展学——尝试展学——独立展学”的过程中慢慢撤架,将活动主动权交于幼儿,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展学三阶段中三个导学关键句:

●你们被发现了,有什么想说的吗?

●共同用清楚、连贯的话讲述你们的发现。

●你们小组一起商量怎么说给大家听。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展学中循序渐进的“师退生进”,让幼儿获得合作展学水平的提升,感受成功的喜悦。

2. 立体通路促学习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对信息的吸收、理解和内化,需要经历“输入——掌握——建构意义”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通过反复练习,与教师、同伴交流互动,最终基于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捉迷藏》活动中教师的设计从“生活——绘本——生活”,形成从图片到生活的立体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听、看、说、玩和思考,把耳朵、眼睛、口、四肢和大脑连结成一个立体的学习通路。同时,教师引导幼儿梳理了“捉迷藏的三个方法”,为幼儿提供了立体化的信息吸收和内化途径,将碎片化知识加工连接、有机结合,从而建构新的经验,在展学中得以运用和提升。

3. 接纳认可促表达

教师耐心倾听幼儿观点,赋予每个幼儿平等的发言权,让幼儿畅所欲言,接纳和认可他们的想法,积极鼓励幼儿使用自学、互学获得的经验展学,不露痕迹引导幼儿总结语言表达有益经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

(二)寻找不足,聚焦改进

1. 多样展学,凸显个性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多样化、个性化展示自己的发现,如现场示范+解读,问答式展示,轮流展示,肢体表演等。

2. 深度追问,提升素养

幼儿用因果关系描述的是直接观察感知的结果,如“大象藏在窗帘里,因为它的尾巴露出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现象结果的原因,对幼儿展学进行追问“为什么”,以上描述可以变为“大象藏在窗帘里,因为窗帘太小了,所以它的尾巴露出来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分析别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之处,尽量吸收别人观点中的合理因素来完善和改进自己思维,提升语言素养。

3. 纵向联系,持续推进

一次活动的效果是有限的,教师可让活动建立今天、明天、后天的纵向联系,以主题形式推进活动持续开展,让幼儿学习体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更加深刻。如捉迷藏地点与形式的变换,在草地上、在树林里捉迷藏,和大孩子、小孩子、家人一起捉迷藏,开展没有辅助躲藏处需要自己动手建构躲藏处的捉迷藏活动等,概况更多的捉迷藏方法,助推幼儿语言发展。

这是我们将学本式卓越课堂引入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首次尝试,活动中孩子们主动、大胆、睿智的表现语言素养的明显提高,教师执教的智慧课堂,给予我们极大的惊喜和感动。我们将沿此方向持续探索,不负春光不负卿,不负梦想不负己,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智慧。

【参考文献】

[1] 石海霞. 中班幼兒角色游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6).

[2] 天跃图书工作室. 幼儿园中班活动设计[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3] 高思虹,范丽娜.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调查报告幼儿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调查报告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高中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