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2019-06-11袁浩

奋斗 2019年9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营商法治

袁浩

习近平总书记2月2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法治和营商环境的关系,他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要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要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进步,“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各级各部门积极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提高服务效能,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效果明显。

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营商环境改善的同时,仍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问题。比如,企业负担仍需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待缓解,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审批难审批慢依然存在,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差距。尤其是一些地方各種各样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依然存在,执法随意、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不可忽视。这些难题不解决,势必影响企业家们投资的信心、创新的热心、做实业的专心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恒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的竞争,有人认为是人才之争、技术之争、资金之争,事实上这是表面现象。在世界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人才、技术、资金的流动,已基本遵循向法治良好区域集中的规律,即谁拥有良好的法治,谁就拥有了世界顶尖的技术、卓越的人才以及充裕的资金,谁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良好发展。世界城市的法治化治理经验亦表明,法治成为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坏的关键指标,并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增长。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当务之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目标应着重朝着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努力。一方面,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要对标国际水平,聚焦企业关切,完善涉及营商环境的法规体系,重点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及行政效率提升等方面的立法修法工作。另一方面,应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树立“法治是最好的政绩”的理念,加大对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能力的考核,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真正让企业愿意来、留得住、长得好和做得大。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营商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