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肉种母鸡管理的关注点上

2019-06-11陈合强等

家禽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均匀度种鸡产蛋

陈合强等

现代大型肉种鸡均为宽胸品系,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具有很强的沉积肌肉组织的倾向,这种肌肉较多的体况需要密切关注体重控制和饲料分配。因此,为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实际生产中肉种母鸡管理应重视以下关注点。

1  体重控制关注点

1.1  不同年龄阶段的体重控制方案  体重管理在母鸡生长发育的每个时期都很重要,鸡群需要的最小需求在每天24h内及整个一生中都必须持续满足,管理者控制种鸡生命中的各个方面并决定其什么时候吃料和饮水、环境的温暖程度等。为达到最佳成绩,手册标准不断发展,在这些基本的要求里面,饲料的差异性可能最大;水、通风和光照应保持恒定并通过一个一体的控制器来完成。场长负责对饲料进行称重和分配,并决定每周提供多少饲料,确保种母鸡达到理想的体重标准。饲料运输必须每天监控,注意自动喂料设备也许并不一定是自動的,必须每天精准管理才能确保喂料系统的正常工作。

1.1.1  生长发育曲线  育雏育成期对肉种鸡是至关重要的阶段,遵循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图1)进行培育,以使生产性能最大化。8周时骨骼均匀度已经定型,饲喂足够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的饲料对育成前期(0~11周)的骨架尺寸及良好的羽毛覆盖非常重要;在16周时要确保足够多的母鸡有良好的胸型,并在加光时准备好;从16~20周,体重应增加35%,如果没有按时做到,应评估喂料和营养程序。转群之后的第一周在现场观察喂料,加光时如果已经有足够的脂肪沉积,加料要慢一些。

1.1.1.1  早期体重(0~8周)  鸡群生长的前4周对其一生有影响。AA+种母鸡4周末的体重标准为420g,控制范围为400~450g,0~4周体重最好大一些。试验表明育成母鸡在前4周蛋白质摄入超过170g时有更好的产蛋性能和较低的死淘率(表1);摄入130g蛋白质的鸡群的骨骼密度要比摄入高蛋白的鸡群低3倍;早期的蛋白质摄入(前4周160~180g)对储存钙的骨小梁的发育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达到4周的体重目标。到8周时78%的骨骼发育已完成,良好的骨架均匀度对于该阶段非常重要。

1.1.1.2  育成前期(8~12周)  此阶段是为了发展骨架而不是胸部,控制生长和深化骨骼的发育,到12周时90%的骨骼发育已完成,继续发展骨骼的机会已没有。此间大多数种鸡的胸型分数应为2(图2)。12周之前的体重与标准尽量接近,若12周的体重与标准有偏差,需重新确定体重目标。该阶段非常容易看到种母鸡超重,已经超重和已经有良好胸型的种鸡一般在产蛋周期内性能不是很好;在它们携带很多额外肌肉和体重的同时,脂肪储存没有足够。饲料摄入量多少控制体重,必须遵循母鸡体重标准的喂料程序来达到理想的体重曲线。切记:饲养肉种鸡是为了生产肉鸡,但其实是把肉鸡的基因放到种鸡身上,所以在生产周期内必须控制体重。

1.1.1.3  育成中期(13~16周)  种母鸡开始塑造体型,12周是青春期的开始,从13周开始饲料逐渐增加,肌肉发育开始,胸型也越来越大,到14周95%的骨架已经成型。到16周大约60%的母鸡胸型应为3,有的鸡仍然维持在2。重视体重生长不应期的控制,此间即使连续超手册标准增加料量,无论公鸡或母鸡的体重增幅都有可能达不到手册标准,因而被称为肉种鸡体重生长不应期;控制不当会对肉种鸡的饲养管理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轻者会推迟鸡群的正常开产,重者影响鸡群的生产水平;实际生产中可通过采取改变育成初期的用料方法、育成中期提前加料等措施,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1.1.1.4  育成后期(17~24周)  16~20周又叫上升期,鸡的体重应增加33%~36%为身体塑型并为加光前的脂肪储存做准备,可通过测量胸型和耻骨脂肪来衡量,重要的是种鸡在上升期仍需在低光照强度5Lx和每天8h的光照时间内培育。育成期不同周龄对母鸡胸型进行评分,每周达到对应的胸型(图3~6),达到一定的脂肪沉积(图7~10),在12和16周时避免把鸡养小。如果鸡群的身体还没有为生殖系统的发育准备好,在体型和脂肪没有准备好之前就接受光照刺激,它们在产蛋期的表现不会很好。此间应确保栋(舍)内、群内、栏内均衡的周增重、增重率和总增重达标,避免曲曲弯弯的体重增长曲线。不管鸡是否准备好,加光会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如鸡没有准备好,会导致产蛋滞后、脱肛、高峰低、较差的持续性和体重过度增加,这可能是上升期在15~18周通过迅速加料达到的;喂料规律对于达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图11中的喂料规律,更大的饲料增加(6~9g取决于鸡群和饲料)是为了让母鸡越过长肌肉而开始储存脂肪;最大的增加量应在18~19周完成,如果最大的增加量在20周发生,鸡群的体重会在加光后上涨。在16~20周评估鸡群很重要,监控胸型和脂肪发育并关注体重,鸡在加光前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脂肪和胸型组合(与体重相关),有一些鸡群可能达到目标体重但达不到脂肪沉积而未达到良好的产蛋性能,体型和每日饲料量必须配合好。每枚种蛋大约有31%~33%的液体成分,如母鸡在开产时没有脂肪,母鸡会把身体其他地方的能量用来生产种蛋,脂肪的缺失可能会导致母鸡没有产蛋效率,性能不佳。在加光之前监控耻骨的脂肪是明智的选择,通过感受耻骨中央的脂肪和肌肉来检查,耻骨应圆润,外面的骨头被脂肪充满。从16~29周开始,鸡的耻骨脂肪和胸型应与它们的周龄相对应(表2),到20周时95%的母鸡应有3~4的胸型,90%的鸡有耻骨脂肪沉积。当母鸡达到标准体重时,达到合理的胸型和耻骨脂肪要求时才加光。

1.1.2  产蛋期  监测鸡群的生产性能,一般产蛋周龄加产蛋率大于110,表明种鸡生产成绩比较理想;低于110,反映有许多改进提高的地方,需要继续努力。监测周死亡率并进行分析(图12),图12是某公司2组12个鸡群加光刺激后不同喂料程序(表3)情况下的周死亡率曲线,过激的喂料程序在生产中产生了额外的死亡率且在鸡群后续生产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1.2  公母鸡体型配比达到标准要求  早期体重决定体型,早期体重应达标,避免早期公鸡体重不达标、母鸡体重过度超标、公母鸡体重和体型配比不合理的现象出现。良好的成年公鸡胫骨长度大约是139mm、胸骨长160~170mm;母鸡胫骨长110~115mm、胸骨长130~140mm;通过测量龙骨的长度来评定种鸡体格的大小。

1.3  体重配比  一般公鸡和母鸡的平均体重差异是500~600g,在混群的开始维持15%的体重差异,在高峰后期下降到13%。公母鸡性成熟同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体重差别,为达到最佳受精率,AA+种公母鸡20周达到最大容纳性的目标体重差异是835~865g;25周的公雞体重要比母鸡重约22%~25%;在整个生产期内公鸡的体重要始终比母鸡重22%~24%。一般如体重差异超过40%(少于500g或大于1000g),母鸡的交配效率和公母鸡交配效率都会较差,当存在这种情况时,受精率、孵化率和产蛋持续性也会较差。

1.4  体况评估  肉种鸡从雏鸡入舍到鸡群淘汰整个生产周期保持最佳的体况非常重要,应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体况如丰满度、腿部和脚趾爪等的评估,每周称重时触摸检查鸡群,确保其保持良好的体况;在舍内巡视时,随机抓起一些鸡只进行体况评估也是非常好的管理方法。这应作为鸡群管理的一项日常工作,通过定期评估,从感官及感觉上了解鸡群在各个周龄的发育状态,有助于种鸡场管理人员较好地掌握现场饲养管理技术,改进饲养管理及发现解决问题。

1.5  腹部脂肪沉积  产蛋期检查腹部脂肪沉积有助于提供鸡群总体身体状况的信息。评估腹部脂肪容量时,用手掌轻轻地触摸泄殖腔下方的区域,最大的腹部沉积量不应超过人的平均掌心大小或一个大的鸡蛋大小约8~10cm。开产前胸肌发育适当的种母鸡会有少量腹部脂肪沉积,明显的腹部脂肪沉积一般在种母鸡达到性成熟后出现,产蛋高峰前2周左右腹部脂肪沉积达到最高峰。种母鸡的腹部脂肪沉积能够提供最大产蛋率所需的能量储备,但是任何时候脂肪沉积过多特别是在产蛋高峰后对产蛋率的维持、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致命的影响,甚至会降低成活率。种母鸡开产后,应至少每周一次检查腹部脂肪沉积的进程,种鸡之间实际腹部脂肪沉积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产蛋高峰后的目标是保持种母鸡体成熟的体重,要尽可能减少过多的腹部脂肪沉积。

1.6  根据腿部力量选择种鸡  肉鸡的遗传进展,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胸肉出成率不断进步,鸡群健康和福利也必须有平稳的进步,腿部力量就是其中一项,希望鸡群强壮但不影响其生长速度或饲料转化率,腿部良好和心血管功能优秀的种鸡在养殖过程中更加有效,死淘率更低。通过在选种时将有缺陷的种鸡淘汰、挑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家庭信息淘汰待选种鸡、在混群之前对选择的种鸡进行最终检查等方法进行选择,特别是在种鸡转到产蛋鸡场之前,所有的公鸡和母鸡经过最后一次检查,以确认它们的健康并适宜交配。

2  均匀度控制关注点

均匀度对确保鸡群对加光反应的均一性非常关键,是衡量鸡群生长发育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均匀度高说明管理到位,鸡群发育均匀一致,将会有良好一致的性成熟和体成熟。在育成期良好的均匀度一般是80%的鸡处于标准体重的±10%之间,如低于70%可能对产蛋有影响,一般高于80%的鸡群产蛋最佳。如图13显示该鸡群5周时的均匀度为45%,还是有机会提高均匀度,但这种现象不应发生。实践证明,均匀度在标准(80%)基础上每增减3%,只入舍母鸡产蛋数相应增减4枚左右。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现均匀度高的鸡群产蛋性能反而低,而均匀度低的鸡群产蛋性能反而高,其主要原因是称重或计算失误导致指令错误;生产中需要的是鸡群自然饲养出来的均匀度而非挑出来的均匀度,是真实的而非表观的均匀度。均匀度管理是生产周期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产蛋期也应监测体重和均匀度以保持体重稳定增长和均匀度的稳定,32~50周均匀度易下降,体重增长不足及均匀度下降会造成部分鸡群身体况下降而影响产蛋率的维持。

2.1  导致体重均匀度出现问题的常见因素  主要是遗传和管理上的差异,以管理上的差异为主,包括进鸡时鸡舍存留甲醛气味、在1d不同周龄来源的雏鸡混养、断喙没有高标准要求、温度过高或过低、饲料分布不匀、料量不正确、饲料粉率过高或颗粒过大、储存时间过长、供水不足、饲料能量过高或过低、喂料时光照强度不够、料线高度不正确、喂料时间不规律、鸡数不准或隔栏串鸡、疾病或寄生虫等都会影响均匀度。很多因素尤其是饲料可能降低均匀度,不合理的喂料空间和较差的饲料分配是导致均匀度差的两个主要原因。每一只鸡都应在喂料时间有一个公平的机会吃料,其它的喂料方案如4/3、5/2或隔日喂料程序等可能会对提高饲料的供应有好处。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均匀度种鸡产蛋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肉用种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探讨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新西兰祖代种鸡加速入关:黑龙江引入3.32万只;江苏引入1.66万只
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喷头高度对防火林带喷淋效果的影响研究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PTT纤维纱线生产及在毛精纺面料中的应用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