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2019-06-11刘美金

参花(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构建

摘要:近年来,连城县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出现了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紧缺、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文化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以探究,以期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连城县 公共文化服务 构建

一、连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

几年来,连城县不断健全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便能更好地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进而实现全县公共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一)相关公共文化设施的改善

根据福建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六个一”基本建设标准,全县17个乡镇建成综合文化站,248个行政村(社区)基本建起了文化活动场所,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系统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全面覆盖、相关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送戏下乡活动等。进一步加深了连城县的文化惠民活动以及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落实的初步建成工作。

在文物古建筑利用方面,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编制古村落和传统文化保护利用规划,对现有的古民居、古建筑、古书院、古祠堂等文保单位进行修复修缮,打造四堡雾阁、莒溪璧洲、庙前芷溪3个文化、文物、非遗特色示范村镇,建设四堡雕版印刷流程馆和技艺传习中心,新建姑田大龙展示馆、芷溪历史文化展陈馆等,最大程度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

充分利用连城县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木偶艺术传习中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为不同群体长年举办公益性艺术培训。在开展培训工作中,严格按照培训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场馆、师资配备到课程设置、组织管理等多方面作全面的安排部署,落实专人负责培训业务工作,推动相关培训工作的全面开展,满足大家对文化活动丰富化、趣味化、层次化的精神需求。

挖掘连城县文化资源,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具有地域特色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月月有戏?文艺惠民”“非遗进乡村?戏曲进基层”、送电影下乡、十大群文活动、拥军慰问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人心;“迎新春年俗文化图片展”“李大成工笔画成就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十九大精神大型图片展、“冠豸讲坛”“中华礼仪之邦,现代文明社会”文明礼仪宣传图片展、非遗图片进校园等民俗、节庆、文化主题日活动,深受群众喜爱,有利地推动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公共文化产品繁荣

建立了中国作协闽西创作基地、福建省作协冠豸山文学创作基地、连城作家协会、文学院、书画院、艺术团、农民诗社,创办了《冠豸山下》《冠豸风》《客家文学》等刊物;各种文学艺术活动频繁,陆文夫、乔羽、舒婷、周梅森、张胜友等国内外作家、记者、摄影师、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作词作曲家等到连城采风,体验生活,创作文艺作品;文化艺术活动成就显著,创作出版文学作品达60多部,书画各类著作80余部,小说《雕版》获省政府百花奖和省作协十七届优秀作品奖,小品《市长和他的父亲》获华东六省一市相声、小品邀请赛金奖,小品《不要忘了人民》、南词鼓书《除陋习?树正气》节目荣获第二届福建省曲艺丹桂奖,“木偶书法”在全国民间艺术节获得金奖,并被载入吉尼斯纪录。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连城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但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为落后,尤其是村级的公共文化产品缺乏,导致了相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有待加强。现有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阵地存在无办公场所、设施陈旧、面积不达标、功能室不齐全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因经济能力提升而带来的对文化活动的精神需求。村级公共文化设施落后、缺乏,活动室过于简陋等,都难以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其真正的职能。

(二)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有待增强。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差异性较大,活跃度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部分乡镇存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随意性,未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挖掘特色文化服务活动。

(三)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有待建设。面对资金和人才压力,公共文化建设难以迈开步伐,基层服务网点建设薄弱,未能实现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的互联互通,资源和服务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三大文化惠民工程亟须统筹整合建设。

(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连城县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低,财政投入的增长与文化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投入总量偏小,投入机制尚需完善;公共文化机构存在专职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专职人员、基层人才队伍培养与激励机制亟待完善。

三、连城县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连城县强化和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不断加大相关建设力度,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着手,进一步提高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一)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投入。因经费不足导致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合理加大相关经费的投入十分必要,如基础设施、配套设备、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后勤补给等各方面。同时,政府还要基于相关便捷政策,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如有多余经费,还应该适当地资助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安全适用的公共文化产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抓好文化下乡活动,推进农村电影2131工程,为群众提供充足的公共文化产品;文艺团体多创作出版“三贴近”的作品,购买优秀剧本供基层艺术团体使用,改编创作文艺作品为农民群众演出等,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搭建草根文化创作平台,积极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借助新媒体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

(三)加強公共文化人才的培养管理。以文化专业人才、业余文化骨干、文化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制定出台加强公共文化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落实公共文化人员编制标准和比例,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划分为省级、县市级、乡镇级等三个等次,建立分级的公共文化人才评估体系;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将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决策、协调和督促落实制度。

(四)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公益文化。运用政策引导、舆论引导、规划引导,鼓励社会企业赞助相关公共文化设施或产业,让更多的业余人员参与到公益文化的队伍中来。同时,要为相关企业提前创建好舆论环境并提供便捷的政策扶持。还要采取表彰、评估定级等手段,充分调动企业或业余人员热情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形成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社,2013-11-12.

[2]李小林.协同推进、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4-04-01.

[3]杨济亮.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福州市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EB/OL].福州社科网,2008(12).

(作者简介:刘美金,女,本科,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群文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青少宫青少年阅读推广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