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CT、HPV-DNA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

2019-06-11曾慧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宫颈病变阴道镜

曾慧娟

【摘 要】 目的:探讨对宫颈病变患者实施TCT、HPV-DNA与阴道镜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宫颈筛查的1200例体检人员,经批量体检筛查HPV、TCT,阴道镜及镜下活检,检出106例患早期宫颈病变,并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为诊断标准,同时观察、比对不同检查方法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检测阳性率。批量体检筛查结果显示:在TCT阴性+HPV阳性、TCT阳性+HPV阴性、TCT阳性+HPV阳性条件下,病理结果检出率是63.21%、7.55%、29.25%。TCT检查病变检出率为37.74%,HPV检出率为81.13%, 三种联合检出率为100.00%,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1)TCT在宫颈病变中筛查率高,但还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2)实施HPV-DNA检测可改善TCT检查中的假阴性状况,且随患者病情加重,HPV-DNA检测阳性率呈逐渐升高趋势;3)阴道镜及镜下宫颈活检可降低宫颈病变的漏诊率;4)随宫颈细胞学检查级别增加,HPV感染发生率增加;HPV、TCT及阴道镜联合检查的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TCT、HPV -DNA检测及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病变诊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三者各有优缺点,不能相互替代,三者相互结合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关键词】 TCT;HPV-DNA检测;阴道镜;宫颈活检;宫颈病变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当前女性中最为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宫颈癌患者病情较为严重,5年生存率较低,是目前引起女性死亡的主要妇科肿瘤疾病。当前临床报道显示,在新发宫颈癌患者中,80%的患者来源于发展中国家,且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宫颈癌患者总数可达全球宫颈癌的30%左右,是宫颈癌的高发国家[1]。当前女性生活压力逐渐增大,不良生活习惯逐渐增多,宫颈癌的发病人群也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是宫颈癌发生中的重要阶段,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形成过程较为漫长,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因此加强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治疗过程是目前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手段[2]。当前临床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方式较多,本研究对本院行宫颈筛查的1200例患者(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了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hin prep 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high-risk 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现将患者检查结果实施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研究病例纳入时间范围,对该时间段内于本院妇科门诊实施宫颈癌筛查的1200例女性体检人员进行研究。体检人员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36.2±10.5)岁。研究对象均有性生活史,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配合检查过程。排除病例:妊娠及哺乳期人员;已经确诊的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血液系统病变患者;存在宫颈手术史患者;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TCT检查 患者检查体位为膀胱截石位,检查前均予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外阴清洗,用窥阴器暴露宫颈,随后缓慢置入宫颈专用刷,并在患者宫颈口缓慢转动宫颈专用刷,刷取宫颈内脱落细胞,缓慢取出宫颈专用刷,并置入保存瓶(含保存液)中,立即送检。实施TCT检查时可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以下等级:正常、宫颈炎症、意义不明的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意义不明的鳞状细胞及以上分类为阳性[3]。

1.2.2 HPV检测 TCT检查过程中以脱落细胞为检查基础,检测效果良好,但检查过程中仍有部分病例出现漏诊,因此,需采取其他方式辅助检查及诊断,以减少漏诊状况。本院在筛查过程中,实施了HPV辅助检测(检测HPV12种类型,包括16及18型高危型)。具体操作为:取患者非月经期,将专用宫颈刷缓慢置入患者宫颈管内,随后旋转4~5圈,可根据实际采样状况增加旋转圈数。随后将采集样本置入到保存液中,立即送至检验科待检。

1.2.3 阴道镜检查 实施阴道镜检查前,需指导患者禁止性生活3d,并禁止进行阴道冲洗、阴道用药及阴道手术操作等。检查时指导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阴道镜置于距会阴适当距离,调节好焦距,用窥阴器暴露宫颈,使用0.9%的氯化钠溶液棉球将患者阴道及宫颈分泌物轻轻擦拭,经阴道镜实施观测,采集原始宫颈图片,必要时可加用绿光观察宫颈血管情况,并采集图片,接着实施醋酸白试验,用蘸取3%~5%醋酸溶液的大棉球湿敷宫颈,时间为30~60s,用干棉球将多余液体吸走,观察2~3min,其中每隔30s就采集图片,必要时可多次采集图片,再给予复方碘溶液均匀涂抹宫颈部位,观察有无不着色区域,根据病灶可放大10~40倍进行观察,对暴露不清病灶,可进行适当宫颈扩张后,再进行观测。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宫颈,影响观测效果。当阴道镜检查出现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白斑或碘试验阴性,且存在镶嵌状况时表示为阴道镜检测阳性[4]。

1.2.4 宫颈活检 结合TCT、HPV及阴道镜检查结果,有异常者实施宫颈活检,在阴道镜检查基础上,根据患者宫颈复方碘溶液着色状况确定样本采集部位,对未染色区域进行样本采集,或采集醋酸白试验异常及高度怀疑部位作为样本,对于阴道镜检查無明显异常患者,实施四点(3、6、9、12点钟)取材,并进行宫颈管搔刮取材。将宫颈活检CINⅠ~Ⅲ级和宫颈癌纳入阳性标准[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在TCT阴性+HPV阳性、TCT阳性+HPV阴性、TCT阳性+HPV阳性条件下病理检出良性、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情况;单独TCT、单独HPV及TCT+HPV+阴道镜检对宫颈病变的检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TCT及病理检查结果筛查结果

106例患者实施TCT检测的阳性率为37.74%(40/106),实施HPV检测的阳性率为81.13%(86/106)。病理检查结果包括,良性74例、CINⅠ者9例,CINⅡ者12例,CINⅢ者9例,宫颈癌2例;在TCT阴性+HPV阳性、TCT阳性+HPV阴性、TCT阳性+HPV阳性条件下,病理结果检出率是63.21%、7.55%、29.25%。如表1所示。

2.2 比对HPV、TCT单一检测和三种联合病变检出率

TCT检查病变检出率为37.74%,HPV检出率为81.13%,三种联合检出率为100.00%,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宫颈癌属于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程普遍较长,从宫颈病变发展至最终的宫颈癌大约需十年时间,这意味着在宫颈癌前病变期间对宫颈病变进行有效诊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是可行的,其中关键在于病例筛查与诊断。目前,我国宫颈癌多通过无创方案筛查宫颈病变患者,从而减少患者受到的疼痛,大多数宫颈病变患者均比较适用于此类方法;常用宫颈病变筛查方案主要包括巴氏细胞学、液基细胞学、液相基因芯片、阴道镜、醋酸与碘等筛查方案;多建议根据患者实际需求、个人经济条件及临床表现等方面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从而在保证筛查安全性及诊断价值的同时,减少患者受到的痛苦[6]。

TCT检查是目前宫颈病变筛查的常用方式。但根据本研究结果,实施TCT检查对宫颈病变具有一定检测效果,但敏感性有限,检查过程中仍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状况,漏诊和误诊状况难以避免。分析原因可能与样本采集效果、TCT检查者经验相关,TCT检查过程以脱落细胞为基础,脱落细胞无组织结构,与活体细胞存在一定差异,而且TCT开展定性检查,而不能开展定量分析,即仅能分析当下病变,无法预测病变未来发展,因此T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仍存在局限性,该检测方式运用后,异常者仍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镜下宫颈活检,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而提升患者宫颈癌早期筛查效果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当前诸多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多存在HR-HPV感染状况,且HR-HPV感染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疾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7]。由于宫颈癌变的发生与HR-HPV病毒持续性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当前临床也逐渐认识到宫颈癌具有可预防性,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高危信号,当患者存在HR-HPV感染时,需高度警惕宫颈癌变的发生,及早实施预防。因此,HR-HPV感染也成为目前宫颈病变筛查的重要手段,对于存在HR-HPV感染感染患者需作为重点筛查对象。由于TCT检测效果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筛查中,可将TCT与HPV联合运用,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阴道镜检查是通过阴道镜,可将被观察的局部放大10~40倍用于宫颈上皮结构及血管形态的观察,以发现与癌有关的异型上皮、異型血管。实施阴道镜检查时,检查过程具有无创性,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检测方式以醋酸白试验及复方碘溶液为主,通过试验过程可及时了解细胞病变状况,确定患者病变范围,并可为阴道镜下活检提供基础,保证活体病理检查样本取材有效性及高效性,提升活检效果,也可减少盲目取材引起的生殖系统损伤。实施阴道镜检查时,对患者病灶定位、病变程度判断方面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可辅助患者病情评估、预后评估。但实施阴道镜检查时,对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部分人员受操作熟练度影响,可能会导致检测准确率较低状况。

本研究实施TCT、HPV-DNA、阴道镜联合诊断宫颈病变为阳性率的检出率高,检出率可达100.00%,证实了联合诊断在提高检出率、降低漏检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综上所述,在宫颈病变诊断过程中,实施TCT检查、HPV-DNA检查、阴道镜检查联合诊断可发挥协同效果,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状况,提升宫颈病变检出率,以便及早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诊治,及早控制患者病情,在宫颈癌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廖丹梅,黄明春,李惠珍,等.TCT联合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01):81-84.

[2] Rey-Ares L,Ciapponi A,Pichon A,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accine in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rch Argent Pediatr,2012,110(06):483-489

[3]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9.

[4] 李亚里,姚元庆.妇产科聚焦—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与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643-645.

[5] 李剑,曲芃芃.TCT阴道镜及阴道镜活组织检查联合应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医学,2016,22(06):995-997.

[6] 刘红艳.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医疗装备,2017,30(18):188-189.

[7] 马博文.液基细胞制片技术与宫颈细胞学诊断[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02):1-6.

猜你喜欢

宫颈病变阴道镜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阴道镜检查规范化势在必行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宫颈DNA异倍体检测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阴道镜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研究
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