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巡回法庭将最高法的服务送到基层

2019-06-11张双山

公民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评查庭审实习生

张双山

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石子山体育公园一角的一座普通三层办公楼门前,国旗和国徽为其平添几分严肃与庄重。

这里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以下简称“第五巡回法庭”),“老百姓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走进第五巡回法庭大楼,正对面墙上的两行金色大字,熠熠闪光。

2016年12月29日,在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持续地建议和锲而不舍地督促下,第五巡回法庭终于在重庆市揭牌。这是全国唯一一个设在直辖市的巡回法庭,业务领域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5省区市有关案件外,还依法办理巡回区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来信来访事项。

不经意间,第五巡回法庭挂牌两年了。

两年来,第五巡回法庭共收案4584件,多是疑难重大复杂案件,审结4417件、结案率97.5%,累计接待群众近3万人次、处理群众来信7000余封。

以人为本,服务百姓方便百姓是起点

“您好,麻烦您把相关资料补充一下传给我们,不用专程跑一趟重庆。”在第五巡回法庭的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与住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的来信人进行视频连线,详细告知其应补充的材料,并就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来信人补充相关材料后,即可在家等候受理通知。

这是第五巡回法庭提升信息化水平、创新服务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了解,相较来访申诉,寄信申诉因成本更低,一直是群众诉求表达的主要手段。但是,受来信人诉讼能力制约,绝大多数信件存在材料不齐全、格式不规范的问题,既增加了甄别审查工作的难度,又致使相关案件无法及时受理,从而进一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救济。

在与来信人沟通补充材料的过程中,诉讼服务中心发现,信函告知、电话沟通的方式都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表述不完整及反馈不准确的情况,来信人提交的材料仍有错漏。

为保证回信及时准确,避免来信人反复补充材料甚至往返奔波,第五巡回法庭在致力于打造“智慧法庭”的总体思路下,决定利用视频接访系统,“面对面”为来信人提供诉讼服务。

“老百姓来巡回法庭,第一时间接触到的就是诉讼服务中心,我们的服务代表着第五巡回法庭的形象。”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振华说,诉讼服务中心的日常工作就是接待群众来访、材料审查、案件登记和诉讼指导,要做到“一声称呼、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次敬礼、一次搀扶、一杯热水”的服务标准,让老百姓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服务,切实做到司法为民。

储备人才,创新法治人才培養工作机制

“庭领导、指导老师们努力创造机会,让我们旁听主审法官会、聆听高水平的讲座,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像家长一样关心每一个人,这就是第五巡回法庭倡导的‘大家庭理念。”2018年7月30日上午,在第五巡回法庭第三期法律实习生总结会暨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座谈会上,实习生代表陈誉总结了半年来的实习体会。

陈誉的体会,正是来自于第五巡回法庭创新的法律实习生制度。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第五巡回法庭已形成一套严格、高效、务实、规范的实习生培养模式,累计接收4期共95名法学硕士研究生,多次得到最高人民法院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表扬,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法律实习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五巡回法庭副庭长刘竹梅说。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是多次建议在重庆设立巡回法庭的人大代表之一。自第五巡回法庭挂牌以来,韩德云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这里:调研、座谈、接待、辅导学生……他对法律实习生制度也非常支持。

韩德云认为,法律实习生制度对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和未来法律从业者职业素养提升,具有长远意义。

记者了解到,法律实习生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让实习生跟随业务团队直接参与办案、接访、公文起草、司法行政等具体工作。通过为期半年的“传帮带”,实习生们不仅掌握了办案、信访、写作各项基本技能,也逐渐懂得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法律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学会了如何做事,更学会了怎样做人。

“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姚辉,在高度肯定实习生培养模式的同时,向第五巡回法庭提出了建议。

“今后,我们会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第五巡回法庭庭长李少平说,法律实习生制度拓宽了法治人才的培养途径,为法院工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质量,切实发挥“以案指导”作用

日前,记者在查阅《第五巡回法庭对2017年案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报告》时看到,9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以附件的形式一一呈现。

原来,第五巡回法庭自成立以来,就率先、多次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文书质量评查、庭审质量评查,对已审结案件的质量进行“体检”。

在庭审质量评查中,第五巡回法庭积极进行了多种探索。

首先,评查活动设庭审质量评查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局、审管办有关同志,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黄锡生、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院长赵万一;重庆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民商委员会主任吴启均;以及第五巡回法庭刑事、行政主审法官。

“评委以庭外第三方人员为主,庭内评委占比低且未参与所涉案件的办理,以保证中立性。”第五巡回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次,评查活动分成制定方案、报送庭审、公布评委、逐案评分、汇总成绩和撰写报告六个步骤。从确定工作方案、各团队报送参评庭审及视频资料,到确定评委逐案评分、评查成绩确定并公布等,各环节均向全庭公开,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程序公正。

此外,参评案件有效覆盖了巡回区域范围和各种结案方式,保证了评查样本的代表性。主要评查庭审言行、庭审流程、庭审技巧、庭审秩序和庭审效果共5大类、26小项的内容,更符合巡回法庭民事庭审均为二审或再审程序的特点。

最后,各评委对照《庭审质量评查评分表》,逐案、逐项打分,一案一评。

记者了解到,分析报告还会下发给巡回区法院以供学习参考。

“大家都反映,收到最高人民法院对其各类案件‘一对一的分析指导报告,还是第一次。”刘竹梅表示,通过对上一年案件审理的全面分析,第五巡回法庭切实发挥了“以案指导”的作用,是一条加强对下指导的有效路径。

依托律师,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

“我是律师XXX,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在第五巡回法庭志愿律师接待室里,这样的对话每周都会出现。

自挂牌以来,第五巡回法庭积极探索建立律师参与矛盾化解、代理申诉信访案件工作机制,引入志愿律师,为申诉信访的群众义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配合处理涉诉信访案件,帮助化解矛盾。

据介绍,2017年3月,第五巡回法庭与重庆市律师协会共同搭建了上述机制,确立了每周二、四定期坐班接访制度,由重庆市律师协会成立派驻第五巡回法庭工作室服务团并选派律师。已经参加过志愿服务的42位律师中,包括重庆市律师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26人,协会理事16人。

第五巡回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律師在涉诉涉法纠纷化解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引导群众依法理性维权,努力将信访申诉化解在初始阶段。两年多来,第五巡回法庭日均来访量由初期的200多人下降到如今的50人左右,重复来访、缠访情况明显减少。

韩德云表示,重庆市律师协会将全力协助第五巡回法庭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同时,希望第五巡回法庭在律师业务培训交流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重庆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治元表示,希望重庆市律师协会更加优质、高效地做好法律志愿服务工作,继续深化与第五巡回法庭的教育培训合作,也希望第五巡回法庭加强对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监督,帮助树立律师执业的良好形象。

不断提升,努力促进法律适用标准统一

巡回法庭作为司法改革的“试验田”“排头兵”,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要求,充分还权合议庭,裁判文书由主审法官直接签发。

这一改革举措符合司法权运行规律,有助于法院去行政化,有利于审判质效的提升。

但这种“扁平化”模式,导致审判权分散的同时,也引发了法律适用标准、案件裁判尺度的差异化问题,增加了产生“类案不同判”现象的可能性,巡回法庭与院本部、各巡回法庭之间、巡回法庭内部,类案裁判尺度不一致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对最高审判机关司法裁判的权威性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需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为此,第五巡回法庭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如通过创建“每月一讲”学习制度,切实提升了第五巡回法庭主审法官的审判能力和水平,也提升了巡回区的审判质效。

为积极适应新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第五巡回法庭在建庭之初,就制定了主审法官会议规则,将其定位为合议庭的“智囊团”“后援会”,讨论的案件类型涵盖二审案件拟改判或发回重审、再审审查案件拟提审或指令再审、案件审理对法律适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等11种类型。会议讨论形成会议意见,供合议庭参考。但合议庭意见在与主审法官会议意见不一致情况下,如仍坚持原来意见的,需向庭领导说明理由,并将相关情况写入审理报告。

在制度设计上,还要求提交主审法官会议讨论的案件必须进行类案检索,会后必须提交会议纪要。

会议坚持研究一个案件、全体主审法官熟悉一类案件基本规则的做法,庭领导或擅长某一领域案件审判的主审法官对相关案件的相关问题给予讲解。

通过两年多的运行证明,主审法官会议制度在统一裁判尺度、提供审判参考、发挥集体智慧、确保案件质量、形成裁判规则、提升法官专业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第五巡回法庭成立之初,李少平就多次表示,要始终坚持“精品意识”,准确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高度重视裁判文书制作,办理一批“精品案件”,取得“审理一案、指导一片”的良好效果。

为充分发挥“精品案件”的典型示范效应,进一步加强“以案指导”工作力度,第五巡回法庭在对2017年审理案件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筛选、编撰了民事、行政精品案例各10个,下发巡回区法院以供学习参考。

精品案例的筛选坚持两个标准:一是从形式上,选取制作规范、文字精准、逻辑严谨、说理到位的优秀裁判文书,以切实发挥“标杆”文书的示范指导作用;二是从内容上,选取有裁判规则指导意义或疑难复杂、争议较大的案件,以确立裁判规则,统一法律适用。目的是通过精品案例,向下级法院传递裁判理念,借助“个案分析”加强“以案指导”作用,切实发挥巡回法庭对下监督指导作用,提升巡回区法院的司法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评查庭审实习生
旁听庭审
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的思考
宁夏贺兰:三项措施加强案件评查工作
平顶山新华:案件质量评查引入外部监督
人民法院庭审须全程录音录像
四项转变 提高案件评查实效
最牛实习生
穆巴拉克庭审辩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