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历史,点燃激情

2019-06-11孟梅凤

参花(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虎门销烟设计教学

摘要:《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一篇讲读课文,本节课进行这段历史的重温和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旨在引导学生以史为鉴,自强不息。

关键词:虎门销烟 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1)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2)学会用“先……再……然后……”的句式写话。

二、教学过程

(一)检查与复习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可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课上新学的生词,大家掌握了没有?

2.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拿出你们的听写本。

出示词语:

咆哮 嚣张 水泄不通 销毁 欺侮 震惊中外

3.同桌交换检查,批改。

4.小结并朗读词语。

5.提问:谁能从这些词中选几个说一两句跟课文有关的话?

6.交流。

7.提问:

A.虎门销烟的“烟”到底是什么东西?B.林则徐为何要销毁鸦片呢?

8.让我们看看中国人吃了鸦片是个什么样?

出示课件:

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9.小结。

【设计意图:听写生词,看似寻常的环节,有效地巩固了字形,随后的說话环节巧妙地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接下来的课题解读更是为学习课文铺好道路,不着痕迹地将学生一步步领进文本。】

(二)精问、精讲、精读

过渡:虎门销烟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

1.理解:“值得纪念”是什么意思?哪一天不同寻常?(1839年6月3日)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伟大壮举”是指哪项伟大的举动?

出示课件:

选择题:“壮举”的“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

2.过渡:找一找文章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这种“壮”?画下来,体会这些场面的“壮观”。

3.找出反映场面“壮观”语句。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景。

4.小结。

过渡:销烟只有一天吗?只有一点鸦片吗?哪一节文字叙述了这方面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播放视频文件:

此时此刻,让我们静静地思考:虎门销烟,它销去的仅仅是害人的鸦片么?

出示课件:

它销去了( );它销去了( );它销去了( )……

5.小结。

过渡:老百姓们看到鸦片被销毁的场面,他们有什么反应呢?

出示课件:

(1)哪些词语表现了现场的人们无比兴奋、欢乐的情景?(2)通过这些词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用你们的朗读和表演呈现。(3)读得真好,演得更棒!不知道写得怎样?老师这边有几道填空题,看谁写得精彩!

出示课件:

老百姓们激动得跳啊,他们();老百姓们激动得叫啊,他们大声地呼喊着:“()”;老百姓们激动得跑啊,他们( )。

过渡:同学们把老百姓们无比欢快的场景写得淋漓尽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大快人心,震惊了中外。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谁?——(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什么?——(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出示课件: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那份痛快,那份自豪。

【设计意图:有的放矢地读,有条不紊地说,别出心裁地写,稳扎稳打地训练。在这样的互动中,课堂变得灵动,学生的智慧一点点生成,教学过程中的“情”被催化,教学渐入佳境。】

(三)作业

(1)把虎门销烟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找一些讲述中国近代史的书籍来读一读,了解虎门销烟这伟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事件,进一步认识林则徐,并对他及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

【设计意图:此作业设计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后,既是对课堂学习有效的巩固和补充,又丰富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林则徐)虎门销烟(伟大壮举、值得纪念)

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设计直观地将人物、事件及过程、历史意义等课文阐述的重点内容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孟梅凤,女,本科,江苏省淮安市溪河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虎门销烟设计教学
BUBA台灯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的人物造型创作
有种设计叫而专
运用多媒体课件感知《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我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