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报季上市公司雷声隆隆亡羊补牢严控再融资“一剑封喉”

2019-06-11韩平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商誉修正业绩

韩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8日,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30家公司发布收到证监会立案通知以及业绩大幅下调的公告,即平均每天都有一家公司发布严重影响股价的坏消息——爆雷。

日均一雷,防不胜防  

在这些被坏消息引爆的地雷股中,有一些是ST个股,这些股由于已经预警,投资者相对较少中招,但是还有不少股是顶着绩优股的光环突然闪崩的,令投资者猝不及防。

比如盾安环境,公司将此前2018年度实现盈利6,460.11万元至9,228.73万元的预计业绩向下大幅修正;修正后,公司预计2018年度将巨亏19.5亿元~22.5亿元。从盈利近1亿到暴亏20个亿,这样的业绩预告比不预告还要害人。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盾安环境股东户数超过7万户。而自2004年上市至2017年,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19.75亿元,结果2018年一年亏光。

这并不是孤例。除盾安环境外,周一晚ST冠福、郑州银行等多家公司也对之前的业绩预告进行修正,基本都是向下大修。其中ST冠福之前预计2018年实现盈利4亿元~5亿元,但最新公告预计2018年将亏损23亿元~28亿元。郑州银行将之前预计2018年盈利42.8亿元~47.08亿元,修正为预计盈利29.1亿元~31.24亿元。周二,紫鑫药业、金新农、中通客车、大理药业、五矿发展以及南宁糖业等也大幅向下修正公司预期业绩或公布业绩大幅下滑的信息。

大股东不务正业,商誉减值是“大头”

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原因各异,但是归纳来看,大股东不务正业,以及天价资产重组带来的各种减值成为最重要的两大因素。

例如盾安环境表示,业绩预告修正一是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拟对节能业务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3.9亿元。二是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公司自收购精雷股份后,因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将对其计提商誉减值4669.55万元。另一方面,收购武安顶峰后却碰到煤价下跌,对其计提商誉减值2844.55万元。可见,上述资产基本上都是在高位收购后,业绩便没有了收购时的“美好”,导致资产泡沫破灭,真是买的不如卖的精。

通过对爆雷股的梳理,可以发现,大多数爆雷股还是有迹可循的:一个是上市公司热衷于收购,走外延扩张的道路来扩大经营规模。上述大多数公司之所以会出现巨额亏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前几年定向增发圈钱太容易,导致上市公司盲目扩张、四处收购,并且喜欢追逐热点,导致所收购资产的估值严重偏高。

二是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太高,比如ST冠福控股股东林福椿,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比例99.99%,控股股东陈烈权累计质押占其持股比例70.8%。在目前上市公司对大股东约束力极低的情况下,大股东将手中的股票全部质押换钱,要么为了套现跑路,要么丢开上市公司另搞一套,这就从侧面说明上市公司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

三是存货偏高,销售费用与应收款偏高,现金流极低或为负。以较早前爆雷的ST长生为例,该公司2018年的半年报显示,在营收仅6.88亿元的情况下,销售费用需要2.38亿元,应收账款高达8.03亿元。

四是净资产收益率奇低,总资产收益率更是低于3%。比如金新農,三季报净资产收益率居然是负的,这就是说,哪怕不用还利息,公司都挣不出利润来,更何况负债的情况下,基本上连利息都还不出,这样的公司还是少碰为好。

当然,上市公司如此密集的爆雷,与监管者前几年放松对企业融资的审批不无关系。许多上市公司热衷于追热点,高溢价、高增值速度去跨界收购资产,而机构拿着投资者的钱完全不知道珍惜,不报高价就怕抢不到筹码,以为锁定期一年股价不会大跌,结果却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导致一地鸡毛。

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完全可以一剑封喉:凡是大股东不以自有资金认购30%以上的,一律不批;凡是未能达到三年业绩承诺的,所有定增资金与资产卖出方永远不得减持,一直到连续三年达到业绩承诺为止!

猜你喜欢

商誉修正业绩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研究
在商誉泡沫中寻找投资机会
吴通控股:商誉减值情况会在年报详细披露
对微扰论波函数的非正交修正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
修正2015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修正2015生态主题摄影月赛